吳雙燕 韋玉慶 韋玉姣 余信 羅生 覃光毅 肖大杰 李芳 梁麗娟
(1,廣西鹿寨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45600;2,廣西鹿寨縣水產技術推廣站 545600;3,廣西鹿寨縣平山鎮(zhèn)水產畜牧獸醫(yī)站 545612;4,廣西鹿寨縣中渡鎮(zhèn)水產畜牧獸醫(yī)站 545609;5,廣西鹿寨縣導江鄉(xiāng)水產畜牧獸醫(yī)站 545622)
豬偽狂犬?。≒orcine pseudorabies,PPR)是由偽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傳染性疾病[1]。豬感染該病后臨床癥狀因感染日齡不同而表現各異:妊娠母豬表現為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初生仔豬具有明顯的神經癥狀,并呈現急性致死性經過;育肥豬出現呼吸道癥狀,生長不良,并長期帶毒和排毒;公豬精液質量下降[2]。本病給養(yǎng)殖業(yè)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生豬養(yǎng)殖是鹿寨縣畜牧業(yè)的優(yōu)勢產業(yè)和支柱產業(yè),是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但該病在鹿寨縣的現狀及流行情況尚不清楚,為了摸清鹿寨縣規(guī)模豬場偽狂犬病的發(fā)生流行情況,有效控制規(guī)模豬場的偽狂犬病,對鹿寨縣規(guī)模豬場偽狂犬病感染狀況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通過使用豬偽狂犬病病毒gE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檢測血清樣品,計算出鹿寨縣規(guī)模豬場豬偽狂犬病血清學場流行率及個體流行率,為鹿寨縣制定豬偽狂病的防控計劃和措施提供數據支持。對農民持續(xù)穩(wěn)定增收、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具有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將流行病學問卷調查結果中免疫過豬偽狂犬病基因缺失苗的規(guī)模場群作為采樣群體。根據采樣策略,2018 年9~12 月,從鹿寨縣5 個鄉(xiāng)鎮(zhèn)(平山鎮(zhèn)、中渡鎮(zhèn)、鹿寨鎮(zhèn)、寨沙鎮(zhèn)、導江鄉(xiāng))的21 個豬場,隨機采集不同生長階段(母豬、保育豬、仔豬)的豬血清樣本進行gE-ELISA 試劑盒抗體檢測。共計采集到豬血清樣本992 份。
檢測過程嚴格按照豬偽狂犬病毒gE 糖蛋白阻斷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檢測豬偽狂犬病野毒抗體。
西班牙海博萊生物大藥廠gE-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
平山鎮(zhèn)位于鹿寨縣城西北部43km 處,東靠中渡鎮(zhèn),南連柳州市魚峰區(qū)雒容鎮(zhèn),西界柳城縣東泉鎮(zhèn),北與融安縣橋板鄉(xiāng)比鄰;中渡鎮(zhèn)位于鹿寨縣西北角,與平山相鄰;導江鄉(xiāng)位于鹿寨縣境南部,南臨柳江縣,東南與象州縣水晶鄉(xiāng)、運江鎮(zhèn)相接,東部近鄰四排鄉(xiāng),西接江口鄉(xiāng)。如表1 所示,鹿寨縣北部地區(qū)平山鎮(zhèn)、中渡鎮(zhèn)共抽檢血清444 份,南部地區(qū)共抽檢豬血清407 份;南北地區(qū)之間豬偽狂犬病毒野毒陽性率差異顯著,北部地區(qū)豬偽狂犬病毒野毒陽性率顯著高于南部地區(qū)。這可能與不同地區(qū)豬場飼養(yǎng)模式、管理水平、養(yǎng)殖環(huán)境等有關。
如表2 所示,豬偽狂犬病野毒感染率與豬場規(guī)模大小存在著重要的關系。小型豬場的陽性檢出率是中型豬場的2 倍多,是大型豬場的4 倍多,小型豬場、中型豬場、大型豬場偽狂犬病野毒陽性率依次降低。由此可以看出,大型豬場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較高,對PPR 高度重視,防控措施到位,雖有野毒感染,但是陽性率低,較易淘汰凈化;而中小型豬場,特別是小型豬場的飼養(yǎng)管理水平低,野毒陽性率高。
表1 不同地區(qū)豬偽狂犬病gE 抗體檢測結果
表2 不同規(guī)模豬場豬偽狂犬病gE 抗體檢測結果
表3 不同生長階段豬偽狂犬病gE 抗體檢測結果
如表3 所示,不同生長階段豬群偽狂犬病野毒感染率相差顯著,母豬偽狂犬病野毒陽性檢出率最高為24.57%,其次為仔豬6.15%,最后是育肥豬0.35%。
本次調查所用的豬血清樣品采自鹿寨縣21 個豬場,各豬場均進行PRV 基因缺失苗免疫。當豬接種了缺失gE 糖蛋白的基因缺失苗后,將產生缺少gE 糖蛋白的抗體;由于PRV 野毒攜帶gE 基因,因此,采用豬偽狂犬病毒gE-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可以鑒別豬群的野毒感染情況。
PRV 血清學檢測結果表明,鹿寨縣南北地區(qū)均存在豬偽狂犬病,北部地區(qū)中小型豬場PRV 感染嚴重。北部地區(qū)養(yǎng)殖密度較高,養(yǎng)殖場與道路主干線的距離,場與場之間的距離對北部地區(qū)PRV 的整體流行有著一定的影響;而南部地區(qū)導江鄉(xiāng)有柳江河阻隔,各豬場間隔較遠,山川河流的天然屏障對整個南部地區(qū)PRV 的整體流行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同時,豬偽狂犬疫苗的免疫毒株、免疫程序、免疫劑量、采樣時機、生豬流通等因素也會影響當地PRV 的流行態(tài)勢。
檢測結果表明,鹿寨縣小型豬場PRV 陽性檢出率顯著高于中型以及大型豬場。在生產環(huán)境、管理等多重因素的互相影響下,導致PRV 活躍,從而引起豬偽狂犬病的流行,分析原因如下。
3.2.1 良好的生物安全是前提
做好豬場和外界的隔離,出入場人員、車輛的消毒、場內滅鼠工作、慎重定點引入種豬等工作,大型豬場做得最好,中型豬場次之,小型豬場比較隨意。
3.2.2 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是基礎
大型豬場通常都是規(guī)?;a,在場地建設、生產設備、技術人才引進等方面要遠遠優(yōu)于中小型豬場。良好的“人養(yǎng)設備” 對豬群免疫效果大有不同,豬群抗體水平參差不齊,對疾病流行產生較大影響。而小型豬場由于技術水平,生產條件,養(yǎng)殖觀念落后等因素造成PRV 的嚴重流行態(tài)勢。
根據豬偽狂犬病毒gE-ELISA 抗體檢測結果可知,各個生長階段的豬群血清中均有PRV 野毒抗體檢出,說明不同生長階段的豬群均可感染PRV。血清學檢測數據顯示母豬PRV 野毒陽性檢出率最高為24.57%,與韓剛豬偽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3]、湯海平調查與分析[4]的結果一致。而仔豬PRV 野毒陽性檢出率為6.15%,育肥豬的PRV 野毒陽性檢出率為0.35%,出現仔豬PRV 野毒陽性檢出率比育肥豬的PRV 野毒陽性檢出率高的現象。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仔豬受母源抗體的影響[5],不一定是受到野毒感染,還需要大量數據研究。課題研究結果表明,母豬是鹿寨縣規(guī)模豬場PR 野毒株感染的主要來源,母豬群及后備豬群的野毒清除情況是決定該場PR 凈化的首要關鍵點。
(1)合理制定種豬高效免疫計劃,每半年進行一次疫苗抗體水平檢測,對疫苗抗體水平低下的個體或滴度參差不齊的群體予以加強免疫或普免。在免疫前后給豬群飲水或飼料中添加免疫促進劑,以促進豬群的免疫應答;添加適量的電解多維等營養(yǎng)性藥物以提高豬群抗應激能力。
(2)果斷淘汰病豬。檢測有繁殖障礙的母豬全部,留作種用的仔豬在100 日齡左右進行檢測,育肥豬不定期抽檢。掌握豬群野毒感染狀況,對野毒感染陽性豬要堅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