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
摘 ?要:語用能力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目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罢Z用取向”旨在強調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文字的運用,要在語言運用中獲得語言,在言語實踐中發(fā)展語言。本文闡述了基于語用取向背景下的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語用取向;語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185-01
1.教師要提高語用意識,教學內容關注語用形式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教師要有正確的語文教育價值取向,明確語文教學的任務,制定適度的學習目標。課堂學習目標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所在,制定適宜的學習目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豐富思維路徑、生成言語智慧?!罢Z用”背景下設定學習目標時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要專研《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墩n標》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旨在強調語文課程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墩n標》中個學段內容往往隱含著課程能力的生長序列,如小學中段閱讀教學目標第三條與第五條明確指出語言文字的學習與積累不單純讓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結構、規(guī)律等方面的特征,更要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這種工具,學會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好語言文字。深入研讀《課標》能讓我們明白各學段的教學重心所在。其次,要專研教材,發(fā)現文本的教學價值。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行文特點,只有熟悉文體特點在教學價值的把握上才能做到精確定位。大多數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沒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語料和語言范式,沒有形成學生相應的語言思維方式。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2.基于語言應用目的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
語文的學習要重在體驗,重在積累,重在不斷地接受熏陶。這就依賴于閱讀活動而實現。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由于識字內容還不多,不用看重文本篇幅的大小,盡量選擇短小的有價值的文本引導學生讀,重點要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以使其終身受益。具體而言,基于語言應用的目的,引導學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引導學生放聲讀。引導學生讀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文本中話語的表達。最好是讓學生朗讀出來。據有關研究,兒童大聲朗讀規(guī)范的閱讀文本,可以較快地形成良好的語感,為其將來規(guī)范地使用語言文字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引導學生精細讀。葉圣陶先生曾說,“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就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由于所讀的文本一般較短,總量一般也不會多,教師應當引導他們精細地閱讀文本,努力把字詞句弄懂,不斷積累詞匯,為將來豐富的表達奠定基礎。第三,引導學生學著體會文本思想。在引導學生精讀文本,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文本中的句子的表達方式、所用詞語等和作者的心情的關系??梢圆挥靡龑W生體會深奧的思想內容,但體會情感應當是可以的。就小學低年級這個年齡段來說,體會人的情感已經問題不大。這當然還是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來引導??傮w而言,以上三個方面的引導是逐層深入的,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懂得如何規(guī)范表達,也要懂得如果準確地表達感情,如何把話說好寫好?;谶@樣的語用目的來引導學生閱讀,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兒童在這個過程中也才能逐漸體會到獲得感,進而自覺形成好的閱讀習慣。
3.基于語用取向,聽說讀寫立體結合
從語用學角度看,會說話,也要會聽話。即不僅要懂得如何更好的解碼別人傳過來的話語信息,也要懂得更好地編碼自己的話語信息。而這樣的能力要從兒童時期就開始訓練。閱讀,主要是接受和解碼的過程。而要真正學好這個解碼過程,兒童也要懂得如何去編碼。所以在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指導學生學著表達。表達什么呢?至少可以表達三方面內容:一是模仿表達,即對閱讀文本中一些重要的內容,學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一次。二是內容解讀表達,即對文本的內容進行理解后,用自己的話復述一遍,復述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用詞造句的規(guī)范。三是閱讀問題的表達,即表達自己閱讀時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著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內容。同時,當有人在表達時,也訓練其他學生的聽,必要時,可以讓其他學生復述前面同學表達的內容。這樣的訓練進行一段時間,班級整體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這樣的閱讀能力提升的過程,也是主體語言應用能力提升的過程。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得到較好的提升。
4.適當用信息技術輔助擴展閱讀
在信息技術普及到各行各業(yè)和各個家庭的時代,我們不可能完全和信息技術隔離,要主動利用信息術的優(yōu)勢來輔助教學。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課堂上盡量引導學生閱讀紙質的文本,但光靠課堂這點時間是不夠的,還應當家校聯合,即和家長配合,引導學生在家里適當通過手機或平板等擴展閱讀其他電子文本,如網頁新聞、電子書等。
綜上所述,基于語用的價值取向,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充分深入地理解文本,懂得如何解碼文本,從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積累相應的詞匯,又要多手段結合,讓學生讀的過程中伴隨訓練聽和說,即學著更好的編碼表達。以這樣的多維度的立體方式進行訓練,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必然能得到較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玉榮.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B版),2011(01):2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