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根
摘 要:基于科技的持續(xù)進步,多媒體技術不斷發(fā)展和應用,人們了解新聞事件不再受到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的束縛,而是結合多樣性和豐富性的媒體形式。這樣一來,我國一線記者存在越來越大的壓力。而怎樣在新聞現(xiàn)場迅速地掌握一手新聞信息,從而將新聞事件呈現(xiàn)給大眾,這是一線記者主要重視的問題。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一線記者新聞采訪存在的主要問題、一線記者的新聞敏感性及提升策略、一線記者的新聞采訪技巧應用。
關鍵詞:一線記者;新聞采訪;問題;敏感性;技巧
中圖分類號:G2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7-00-02
一線記者的主要工作是實時面對重要性、突發(fā)性的新聞事件,確保新聞的價值性、真實性、時效性?;诰W絡媒體領域與新媒體的持續(xù)發(fā)展壯大,作為新聞事件的傳播者,一線記者不但應在新聞現(xiàn)場迅速地做出報道,而且應采訪有關事件的人員等,從而獲取有價值的一手資料信息,為社會大眾完整地呈現(xiàn)最新出現(xiàn)的新聞事件,確保新聞傳播體現(xiàn)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一、一線記者工作概述
新聞的時效性以及真實性需要一線記者快速出現(xiàn)在新聞現(xiàn)場,從而獲取一手資料。因為新聞的客觀性,新聞可以讓大眾感受到真實性、準確性、清晰性。一線記者挖掘新聞事件的前提條件是采訪,一線記者根據(jù)自身的敏感性再預測現(xiàn)場的狀況之后會通過適當?shù)牟稍L方式或技巧調查、訪問、認證、概況事件,從而向大眾及時、有效、真實地傳遞新聞事件信息,這才是新聞的內在價值體現(xiàn)。一線記者具備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與職責,一線記者在新聞的產生以及傳播中體現(xiàn)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其采訪技巧也與新聞的質量存在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性。
二、新聞采訪的特點及對一線記者的要求
(一)新聞采訪的真實性特點要求一線記者真實還原新聞事件
新聞采訪具備真實性的特點,這就需要一線記者真實地還原新聞事件本身,不可以夸大、歪曲真相,一線記者可能會對十分重要的人物或重大的事件進行采訪,因此更不可以以自我的思想為核心報道不合事實的內容。
(二)新聞采訪的時效性特點要求一線記者在第一時間去現(xiàn)場
新聞領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報道沒有發(fā)生的事件或消息,為此,新聞具備顯著的時效性特點。對于一線記者而言,其報道的都是最新鮮和最前沿的新聞信息,為此要求的時效性標準非常高。一線記者應在第一時間去現(xiàn)場獲取新聞資料信息,并且將掌握的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報道給社會大眾,只有如此,才可以吸引社會大眾的注意。
三、一線記者新聞采訪存在的主要問題
縱觀我國一線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的表現(xiàn)情況而言,其面臨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尤其是體現(xiàn)在新聞敏感性與采訪技巧上,這不利于新聞采訪工作的深入開展和價值體現(xiàn),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所述。
(一)新聞采訪的準備工作欠佳
一些記者務必具備的一種職業(yè)素養(yǎng)是新聞敏感性與采訪技巧,這往往體現(xiàn)了記者的綜合能力,具體涵蓋自身的價值觀、知識層面、業(yè)務水平、觀察能力等??v觀當今一些記者的實際現(xiàn)狀而言,雖然都具備相應的職業(yè)素養(yǎng),但是在新聞采訪工作的開展中廣泛面臨準備工作不到位的情況,不管是對于采訪過程中的準備工作,還是采訪之前的準備工作,都難以落實到位。像是在采訪現(xiàn)場時一線記者未曾科學地判斷、預測現(xiàn)場、人員和其它相關狀況,造成難以順利地開展采訪工作,這意味著記者缺少新聞敏感性,也未曾將準備工作做好以此作為一個關鍵性的采訪技巧。
(二)新聞采訪難以凸顯重點
新聞采訪比較繁瑣,倘若一線記者在采訪時抓不住重點,那么將難以吸引受眾。縱觀很多一線記者的采訪現(xiàn)狀,其未曾在采訪技巧中凸顯重點,不明確采訪過程的主要和次要部分,未曾以某個重點內容為核心開展采訪工作,這造成采訪過程的無序化,從而不利于后期的整理,尤其是基于不斷進步的新媒體背景之下,對新聞采訪的時效性要求較強。實際上,在采訪工作中抓不住重點,也屬于一線記者缺少新聞敏感性的表現(xiàn)。
(三)新聞采訪模式單一化
一線記者想要提高新聞的敏感性和靈活地應用一系列的采訪技巧,注重各種新聞采訪模式的應用顯得非常關鍵,這樣能夠確保采訪工作特色性的提升。然而,一線記者的新聞采訪模式缺少多樣性,雖然可以完成采訪任務,但是難以有效地控制采訪過程和挖掘新聞熱點內容,不少一線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應用一種套路開展,這業(yè)已變成目前形勢下一線記者采訪工作面臨的重大缺陷,要求高度關注以及改進。
四、一線記者的新聞敏感性及提升策略
一線記者的新聞敏感性主要從具備新聞敏感性的意義和提升新聞敏感性的要點兩方面展開分析。
(一)一線記者具備新聞敏感性的意義
新聞采訪屬于一線記者平時工作的關鍵性組成部分,應確保順利地開展每一次的新聞采訪工作,這就需要新聞采訪的一線記者在日常的工作當中對新聞事件保持較強的敏感性,如此一來,才可以由生活實際中提取有價值的新聞信息。與此同時,一線記者自身新聞采訪敏感性的提升,還可以實現(xiàn)其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從而自覺擔負聯(lián)系黨群關系的橋梁作用,在基層群眾中有效地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并且,記者還可以在每一次的新聞采訪工作中對自身做出嚴格的要求,從而持續(xù)累積采訪經驗,不斷提升處理一系列新聞事件的能力和分析判斷新聞采訪信息的能力,以及使一線記者懂得立足于細微之處樹立一系列的新聞線索和挖掘有內涵的新聞事件的價值,最終使新聞的質量提升。
(二)一線記者新聞敏感性的提升要點
一是一線記者到達社會基層認真、系統(tǒng)地觀察生活。因為新聞采訪需要報道社會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事件,所以一些記者在新聞采訪過程中,應結合自身的新聞敏感性,懂得洞察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發(fā)展過程中體現(xiàn)社會大眾多姿多彩生活的事件或問題,一線記者愈是進一步把握社會大眾關注的事件,愈加可以對一系列社會事件的本質進行深入的分析,并探究其涵蓋的深層次的社會問題。除此之外,新聞一線記者到達基層,還可以跟群眾開展進一步的互動溝通,從而明確大眾最重視的問題,體現(xiàn)群眾的耳濡目染作用,讓新聞一線記者可以從各種視角探究新聞事件,有效地體現(xiàn)新聞工作的價值。
二是一線記者懂得思考取得的新聞內容信息。新聞一線記者想要使自身的敏感性提升,還應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由于新聞采訪工作屬于真實地反饋社會客觀事件,而新聞報道工作屬于向大眾呈現(xiàn)加工處理之后的新聞信息。想要確保新聞報道可以對社會問題進行深入地體現(xiàn),要求一線記者深入生活,合理地認知生活,懂得對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問題進行思考,以及不斷過濾、篩選一系列新聞信息,進而提取有價值的關鍵性信息,然后有效地統(tǒng)一生活實際中的政策,結合新聞一線記者對信息的加工或編輯處理,可以使受眾更好地了解社會問題。
三是一線記者注重學習黨的方針與國家的政策。新聞報道的一個關鍵性目的在于向社會大眾迅速地傳播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即向社會大眾通過各種方式、不同視角傳遞國家政策,以使社會大眾可以明確我國的發(fā)展程度與發(fā)展趨勢。在何種情況下,新聞報道的主導事項都要涵蓋黨的方針與國家的政策,新聞一線記者只有熟悉我國的方針和政策,才可以在將來的新聞采訪中以宏觀的視角洞察事件的發(fā)展趨勢和動向,從而評價具備新聞價值的一系列素材,讓新聞采訪和報道工作體現(xiàn)出應有的作用。
五、一線記者的新聞采訪技巧應用
一線記者的新聞采訪技巧的應用能夠立足于采訪準備工作、采訪記錄工作、提問技巧幾個方面進行。
(一)做好采訪準備工作
新聞采訪屬于一線記者為了報道新聞而開展的調研活動,屬于一線記者客觀與主觀認知之和,這就要求一線記者在開展新聞采訪工作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一是一線記者應熟悉關于采訪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區(qū)域的風俗習慣等,以及對采訪的相關資料信息進行掌握。二是擬定采訪者的提綱,從而盡可能地確保采訪工作的綜合性。
(二)做好采訪的記錄工作
一線記者在做筆記時,只要不影響思考和來得及,就需要系統(tǒng)地記錄整個采訪事件,在完成采訪進行新聞報道時也可以迅速地把握思路,從而實現(xiàn)工作效率的提升。具體來講,一是在進行采訪時應記錄好被采訪者的核心話語內容,像是行為、人物、地點、時間等,應盡可能地具體化記錄。二是記錄好被采訪者話語的重點,由于這樣可以體現(xiàn)新聞采訪的真實性,以使社會大眾結合相關話語明確新聞事件的核心思想與主導內容。三是在進行采訪時應掌握概況疑難問題的方法,這是由于一系列的疑難問題恰恰可以體現(xiàn)新聞事件的主題,并且也屬于新聞最想報道和大眾最想知道的問題。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四是一線記者不但要向社會大眾清楚地表達采訪的情景和內容,而且應表達自身的心理活動,如此一來,可以讓社會大眾切身體會新聞報道,提高采訪的形象生動性,讓大眾也更好地接受。
(三)把握住提問的技巧
對于新聞采訪工作來講,應確保動腦、動口、邊想、邊問、邊聽等,尤其是應多開動腦筋思考。通常在采訪過程中應思考需要問證的觀點、需要核實的數(shù)字、需要多問的細節(jié)、需要進一步挖掘的材料等。這一系列的采訪都要求做到胸有成竹。一線記者在進行采訪時應懂得觀察采訪者,一是選擇理想的觀察被采訪者的現(xiàn)場,由于采訪現(xiàn)場非常有利于主題的表達;二是對被采訪者的外貌、舉止、神態(tài)等細節(jié)進行認真地觀察,從而發(fā)現(xiàn)被采訪者表達的情感與思想。三是對被采訪者的語言和動作進行觀察。四是對被采訪者的立體式觀察。立體式觀察即一線記者有效地統(tǒng)一對被采訪者的動態(tài)以及靜態(tài)觀察,密切結合眼睛的觀察、耳朵的聽、官能的驗證等。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對被采訪者的神情、外貌、儀容、服飾等進行觀察,而且可以對被采訪者表達的觀點或表現(xiàn)出的行為進行觀察??傊?,不但要求以眼睛進行觀察、以口進行提問,而且應對被采訪者的心理改變、情感波動進行認真的感悟。
六、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全媒體時代下的一線新聞工作者,面臨很大的壓力和考驗。這就要求我國一線新聞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時,應不斷地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根據(jù)自己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反復思考,探究解決辦法。對新聞采訪的經驗進行總結,以此提高自己的專業(yè)判斷力、新聞敏銳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對真相的探索能力??傊挥腥嫣岣咭痪€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才能提高電視新聞節(jié)目質量,讓電視新聞節(jié)目在真實、有效的同時,更加具有新聞傳播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梅.試論融媒體環(huán)境下編輯的融合意識與編輯能力[J].出版廣角,2019(5):51-53.
[2]金欣.媒體融合背景下高職學報新入職編輯的培養(yǎng)[J].保定學院學報,2019,32(1):109-112.
[3]王彥琦,張海.融媒體環(huán)境下現(xiàn)場意識的培養(yǎng)路徑[J].出版廣角,2019(3):73-75.
[4]吳俊.全媒體環(huán)境下記者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4):126-127.
[5]張馳.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學實踐類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德州學院學報,2019,35(1):96-99.
[6]董博.一線記者的新聞敏銳與采訪技巧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