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韻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開展過程中,閱讀教學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且對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而批注式閱讀教學方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又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因此,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充分采用批注式閱讀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6C -0088-02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科學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避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或者說教現(xiàn)象嚴重的教學方式。基于此,教師應該重視批注閱讀教學對學生學習習慣的積極影響,在教學中,從引導學生感悟能力入手,傳授學生閱讀技巧,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新課程改革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想要在語文教學中進一步實施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就要將教學改革中對學生的實踐要求融入到教學操作的具體開展中,在教學目標中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作出細致化規(guī)定。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以上要求,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就成了小學語文教師較為關注的內容。筆者以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采用批注式閱讀的教學方式,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二、批注式閱讀概念及應用價值
(一)批注式閱讀概念
批注式閱讀是指,學生在自主閱讀時,對文章的語言進行感知,對文章的內容、層次、思想感情、表現(xiàn)手法、語言特色、精彩片段、重點語句等,在思考、分析、比較歸納的基礎上,用線條、符號或簡潔的文字加以標注的讀書方法。
(二)批注式閱讀的應用價值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策略,使學生有閱讀的興趣,有學習閱讀的動力?;诖?,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批注式閱讀的教學方法,在小學生進行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隨時批注的學習習慣,以便于對閱讀材料的整體語言和思想內容進行充分的感知。
批注式閱讀,是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思考、歸納、比較的方式,在文本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方便記憶的方式對文章中的重要內容或者疑問處進行標記。學生掌握這一閱讀方法,有利于其對文章的整體內容和結構層次形成自己的認識,對表現(xiàn)手法的應用和思想感情的梳理,以及文中的語言結構特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進而促進自身閱讀水平的提高。
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相比,批注式的閱讀學習過程更加強調學習中學生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對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的有效培養(yǎng)途徑。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對批注式教學策略的應用,引導學生主動去理解、感悟閱讀材料的主體結構內容和思想情感,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章的思想內涵,進而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
另外,學生在采用批注式閱讀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時,能夠對文章的寫作結構和寫作手法進行充分的學習,然后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便于自己在寫作中進行運用,間接提高了自身的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批注式閱讀教學,在應用批注閱讀方法時,應該針對學生的學習實際和性格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使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循序漸進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賞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語文閱讀批注教學策略
(一)教師示范引導,加強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應用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和思維靈活的特點,通過批注式閱讀方法,引導小學生提高閱讀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對方法應用的興趣,進一步強化閱讀教學效果。
在小學階段學習中,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其認知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對于批注式閱讀學習方法的理解,普遍存在認識不深和應用不到位的現(xiàn)象,因此,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批注式閱讀教學時,應該先為學生進行示范,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學習實際,用自己易于理解的方式標注問題或重點內容,使學生形成初步的應用批注進行學習的習慣。
例如,在閱讀一篇新的文本時,教師要在學生閱讀之前告知他們,對于其中不理解的字詞,可以先在旁邊標注問號,然后繼續(xù)進行下面的閱讀。不要被不認識的字詞卡在中間,然后放棄閱讀?;蛘邔τ谖闹忻鑼懹幸馑嫉木渥樱梢栽谙旅娈嫴ɡ司€,旁邊標注“精彩”或“好”字,表示自己的喜歡。這樣在教師一步步引導示范下,學生會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逐漸掌握簡單的批注式閱讀方法。然后通過不斷的訓練,形成學習習慣,達到能夠熟練運用的目的。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在自主學習中采用批注式學習方式,能夠有效降低閱讀難度,提高閱讀水平,使學生充分掌握批注式閱讀方法,加強應用意識。
(二)注重差異化引導,讓學生充分掌握批注方法
批注式閱讀,是一種研究性閱讀,是一種以主動探究為核心的閱讀實踐活動,是一個動態(tài)的思維過程。因為小學生的個性、成長環(huán)境各有不同,且都是初次接觸批注式閱讀學習方法,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強化具體的運用指導,引導小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對自己感興趣的、有疑惑的內容進行批注,不能人云亦云。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對文本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教師不能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批注標準,遏制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例如,在學生應用批注式閱讀方法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開展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同時針對不同的文本內容,教學不同的批注重點,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以及便于自己學習的習慣,創(chuàng)設特有的批注符號、方式,如旁批關鍵詞,或者旁批完整的點評語句,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求掌握不同的批注方法,進一步提高批注式閱讀方法的運用效果。
四、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采用批注式閱讀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批注式閱讀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對批注的方法進行示范引導,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養(yǎng)成批注的習慣,進而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申宵.小學高學段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師范學院,2016.
[2]程慶娣,張旭.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的教學策略探索[J].農家參謀,2019,(3).
[3]程慶娣,劉思蕊.試論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方法[J].中外企業(yè)家,2019,(4).
[4]陳雅.運用批注式閱讀 提升學生學習力[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9).
[5]張春華.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的教學體會[J].華夏教師,2018,(7).
[6]武庚敏.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
[7]張新讓.小學語文教學個性批注閱讀之我見[J].科教導刊(下旬),2016,(7).
[8]朱重林.小學語文課內外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3,29(06).
[9]王彩霞.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意見分析[J].才智,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