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茜茜
摘要:新課改的持續(xù)推進,有效變革優(yōu)化了小學課程教學。小學語文作為小學課程中最為基礎的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精心設計教學目標,以便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048-01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以前,應該設計好教學目標,這樣才可以展開教學評價和反思。事實上,現(xiàn)階段我國部分小學語文教學教師的目標并不準確,導致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待提高。因此,在語文教學時,教師應該設計正確的教學目標,才有可能保證教學成效。
1.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目標主要是讓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當中,輔助小學生形成準確的思路,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xiàn)小學生的高效學習。因此,教學目標主要是為了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成效進行設計的,因此,語文教師應該保證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時,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只有這樣,才可以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進行保障。
例如,語文教師對《憶江南》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如下:第一,利用此詞中的注音進行朗讀,對此詞中的節(jié)奏點進行感悟,然后流利地進行朗讀,并且對《憶江南》進行背誦;第二,教師應該對小學生進行指導,對詞中的注釋進行參考,并且利用課外資料,對本文的含義進行理解;第三,小學生在語文教師的指引之下,根據(jù)詞當中所描寫的畫面,對創(chuàng)作的意境進行感悟。對于此教學目標而言,一方面可以明確小學生的行為目標,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確小學生的發(fā)展目標,進而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成效和質量。
2.根據(jù)學生自身學習能力擬定教學起點
由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和自身閱讀的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如果采用統(tǒng)一教學的模式,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因為部分學生會在課堂中感到學習吃力,降低閱讀學習興趣。而另外一部分學生會認為此教學內(nèi)容過于簡單,當前講述的閱讀理解方法均已掌握,所以在課堂中不認真聽講,甚至擾亂課堂秩序,不利于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擬定教學起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針對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為其擬定偏低的教學起點,以閱讀基本方法作為重點講解內(nèi)容,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理解技巧,并且?guī)в星楦械胤治鑫恼滤磉_的含義。此分析過程以教師引導為主,提示一些閱讀思考思路,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閱讀技巧。針對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為其擬定較高的教學起點,以情感分析、思維發(fā)散理解作為重點講解內(nèi)容,要求學生利用已經(jīng)掌握的情感分析基本閱讀方法,探究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文章所要表達的另外一層含義,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
3.確保目標清晰規(guī)范
準確的教學目標主要包含行為動詞、行為主體以及行為標準等,行為主體主要是學生。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的過程當中,語文教師應該把教學目標主體當作是體驗表達,這樣能夠有效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成效,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保證。例如,行為動詞是非常抽象且系統(tǒng)的內(nèi)容,并且缺少操作性,所以,語文教師在表述的時候,應該掌握相應的表述辦法,盡力讓學生能夠聽懂。與此同時,對行為條件進行創(chuàng)造,只有在實現(xiàn)相應條件目標的時候,才可以保證教學目標的準確設計。除此之外,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而言,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主要是調(diào)動小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所以語文教師在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與制定的時候,應該讓小學生充分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進而對小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與整體素養(yǎng)。
4.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互動
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其快速理解閱讀文章的內(nèi)涵有所幫助。所以,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對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情境模式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nèi)容。例如,《母愛是一根穿針線》閱讀文章的理解,可以選取幾名學生來扮演母親和孩子兩個角色,在情境中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
另外,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來,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首先,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對于閱讀文章中涉及到的中心思想、語句理解等,以提問方式,觀察學生是否掌握了此閱讀分析方法。另外還可以采用師生角色互換的嘗試,由某名學生擔任本節(jié)課程講述教師,以此鍛煉學生的問題思考能力、表達等能力。
最后,教師需要對本節(jié)課的教課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布設、師生互動情況、學生問題回答情況、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的情況等信息進行總結,判斷分析此方案的布設是否滿足閱讀課程布設要求,該方式是否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根據(jù)教學目標做出調(diào)整,以此完善閱讀教學方案,使其更加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結語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對小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了解,并且對語文教材內(nèi)容進行全面分析,堅持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基本目標,促進課堂教學成效的落實。在全面達成國家課程目標和學校校本課程目標的基礎上,優(yōu)化教學目標設計,繼而促進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白秀琴.淺議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評《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指要——漢語·閱讀》[J].中國教育學刊,2018,301(5):131.
[2] 閻長松.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對策[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