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鋒 林紅坤 張曉暉
[摘要] 行動學習法,就是透過行動實踐學習。在一個較為專業(yè)的環(huán)境下,學生以學習為目的,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去解決實際工作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在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該文針對行動學習法應用于臨床教學過程中實際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 行動學習法;臨床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6(a)-0173-03
[Abstract] Action learning method is learning through action practice. In a more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students use learning for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use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solve problems in practical work,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handling these problem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action learning method in clinical teaching, and explor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Action learning; Clinical teach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行動學習法是以實踐活動為重點,通過實踐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習團隊為單位,促進學生小組學習,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教學過程中以真實案例為對象,保證學生真切感受今后臨床工作的氛圍,時刻讓學生對生命保持敬畏。行動學習法是以角色扮演為手段,通過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最終以團體決斷為要求,讓學生以團隊為單位,提高工作效率。
1 ?行動學習法在臨床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
1.1 ?教學容易出現(xiàn)流于形式,未能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
在臨床教學中利用行動學習法進行教學時,由于帶教老師臨床工作量大,往往在實行過程中沒有利用實際行動進行教學,流于形式,只是在教學目標中加入行動學習法的理論知識,沒有運用于實際當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在整個過程中沒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上級醫(yī)師缺乏參與熱情,未起到核心作用和促動作用,導致一線的帶教老師沒有受到監(jiān)督管理,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臨床醫(yī)生水平的提高依賴于知識的積累和經(jīng)驗的積累,而文獻的查閱方法、資料的積累方法為有效地進行知識和經(jīng)驗的積累提供了捷徑[1-2]。醫(yī)學知識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交流這些財富的方法主要通過醫(yī)學論文、專著交流,每一個醫(yī)務工作者,都有義務將自己的經(jīng)驗和成果奉獻給人類。通過臨床教學,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基礎理論與技能,基本掌握常見疾病的診療常規(guī),并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幫助學生適應角色過渡,由學生轉化為專業(yè)醫(yī)務人員。
對策:分管領導和科主任,參與重視關懷。
想要讓行動學習法在臨床教學中得到良好的應用,就需要醫(yī)院領導以及科室主任重視,要求他們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密切關注,保證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可以得到良好的指導。醫(yī)院領導和科室主任的態(tài)度決定了老師教學的態(tài)度和學生學習的效果,科室主任應該鼓勵帶教老師進行教學研究,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關懷,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學習技巧。在學生面對緊急情況時,科室主任可以很好地對其進行指導,避免學生因為一些問題對醫(yī)生這個職業(yè)產(chǎn)生誤解。例如,在實習醫(yī)生面對第一個搶救無效死亡的患者會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壓力,此時科室主任需要指導帶教老師對學生進行開導,激發(fā)學生對醫(yī)生職業(yè)的信心,讓學生更加認真積極地去面對自己的責任。
1.2 ?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設計不明確,選題不當
行動學習法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制定詳細的教學目標,設計相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考核。目前在臨床教學的實際應用中,帶教老師常常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設計不明確,選題不當。想要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就需要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嚴格的教學體系。對學生進行目標的制定,保證學生有一個行動方向,制定評價考核制度,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評價,從中了解學生所需要樹立的新目標。其中最常見的情況是教師對教學題目的設置和選題的范圍內容往往偏大,缺乏核心的知識點,不切臨床實際。
對策:精心策劃,將學生要學的重點知識融合到整個教學活動中。
行動學習法的核心內容就是切合實際,以實際行動中的情況來對學生進行教育。想要改變教學“缺乏核心的知識點,不切臨床實際”這一現(xiàn)狀,教師需要做到集體備課討論,精心策劃學生的學習活動內容,明確核心知識點,通過核心知識點來制定嚴格的教學目標,使得教學目標切合實際,符合臨床醫(yī)學的發(fā)展,以及符合學生的自身情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保證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可以融合到實際操作中,可以保證整個學習過程完全依照臨床醫(yī)學的目標。同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需要具備完整的知識體系,保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對學生今后的工作產(chǎn)生影響。
1.3 ?團隊建設缺乏對整個教學目標的認同,時間和資料得不到保障,責任不明確
醫(yī)學的教學不同于其他的專業(yè),一個疾病的診療需要多個知識點教學,臨床教學不可能一個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完整的團隊[3]。在團隊中各個帶教老師理論基礎和教學能力存在差異,教學的方法和教學效果目標也不一致,直接導致了各個老師帶出來的醫(yī)學生能力和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由此,在行動學習法應用于臨床醫(yī)學時,需要注重教師的團隊建設,整個團隊對需要完成的目標需要嚴格的認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學時間和資料的更新沒有跟上學生的進步;老師對自己的責任沒有明確的認知;不知道自己在整個團隊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建立完全的教學體制,都導致了最終的學習效果并不好。
對策:建立教學機制,加強團隊的培訓,專人負責資料更新保管,建立獎罰制度。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教學團隊。在團隊中明確各個老師的分工,高年資的老師負責制定明確的目標體系,培訓年輕教師,幫助年輕教師提高理論知識和教學能力,確保帶教老師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分配出固定教學時間。建立在評價體系,面對教學成績優(yōu)異的老師進行獎勵,激發(fā)老師教學的積極性,保證老師可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與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對內部資料進行嚴格的管理,對知識內容及時進行更新,防止珍貴資料的丟失,在發(fā)現(xiàn)問題時及時更正[4]。
1.4 ?帶教老師和學生在教學中不處于平等關系,無好的學習氣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保持一種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對學生的教學有一種不平等的關系。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與老師之間產(chǎn)生距離,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了阻礙。帶教老師總是保持一種經(jīng)驗豐富的老者態(tài)度,對于實踐中的學生沒有保持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5]。帶教老師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承受能力較差就會導致不良的效果。學生沒有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帶教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也讓學生產(chǎn)生壓力,最終產(chǎn)生的影響會讓學生對醫(yī)生職業(yè)產(chǎn)生誤解,也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教老師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或許很強,但是缺乏教學經(jīng)驗,對學生的教學也沒有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沒有根據(jù)學生的自身情況特點對學生進行教學[6]。
對策:行動學習法重點在老師和學生的平等關系。
行動學習法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處于一種不對等的狀態(tài),學生和老師之間有無形的障礙[7]。但是在教學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學模式興起,行動學習法就是其中的一種。行動學習法改變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與教師成為朋友,兩者之間積極交流,教師也改變對學生的態(tài)度,積極地與學生相互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教師主要責任是引導,面對問題時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保證學生在自我探索過程中自我反省,同時又不是盲目的自我追求。教師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時刻保持著引導者的形象,改變對學生灌輸式的教學,讓學生自我探索,積極地處理所面臨的問題。最終,學生與教師保持一個平等的地位,對學生保持尊重,學生也會對老師保持尊重的態(tài)度,促進自身的綜合發(fā)展。
1.5 ?教學只重視結果,不重視教學過程
在行動學習法應用之初,教師對學習方法的內涵了解不透徹,沒有及時掌握學習方法的精髓,一味地注重學習結果,而不注重學習過程。有時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保持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但是因為專業(yè)知識的不完善導致最終結果并不如意,教師就對學生的能力產(chǎn)生質疑。這樣的教學方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善于洞察,對學生要有更多的關注和幫助,積極融入學生群體,營造師生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輕松的學習。教師不能一味講而不注重實際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的話可實行分層教育,分層教育是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采用的一種教學策略[8]。
對策:認真處理好教學整個過程,注重方法和學生知識點的掌握熟練。
教師需要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過程,不能僅僅依靠學習成果對學生進行評價。教師認真處理每一個教學過程,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保證學生在掌握學習方法后對知識點可以很好的運用,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提供幫助。學習行動法對臨床教學的幫助不僅僅在于學生與老師的關系等,還在于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在建立考核機制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綜合考慮,例如目前高校中各個專業(yè)知識最終評定的成績是由一半的平時成績加上最終期末的成績,兩者分別占據(jù)一定的比例,保證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分析。
1.6 ?缺乏充分的資源投入
在臨床教學中,需要一定資源投入,無充分的資源投入,會讓整個教學過程得不到保障。目前普遍存在臨床科室醫(yī)師人員配備不足,臨床工作繁忙,導致帶教時間不足;教學經(jīng)費少,影響教學資料的更新;帶教費少,導致帶教老師動力缺乏。
對策:醫(yī)院科室層面對教學的重視,科教科和科室有績效工作支持。
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醫(yī)院各個層面都需要對整個教學過程提高重視,保證每一個科室都把自己的責任落實到位??平炭埔约芭R床科室結合,利用績效考核的方式對教師進行教學評價,保證教師的每一個努力都可以被看到。有績效考核作為支持,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學經(jīng)費的投入,保證教學研究順利進行。
1.7 ?帶教老師有專業(yè)知識,但教學知識匱乏
每一個帶教老師都具備一定的醫(yī)療專業(yè)知識,他們具有較高的水平,也有豐富的經(jīng)驗,但是他們的教學知識匱乏,自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高。有些帶教老師,在自己的工作中可以保持一良好的狀態(tài),但是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就有所偏差。帶教老師對學生的情況不了解,一味地應用學習方法,照搬硬套的對學生進行教學,沒有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也沒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最終效果并不好。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靈活的對教學方法進行運用,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壓力,學生學習不到有用的知識也讓學生自身產(chǎn)生壓力。
對策:對帶教老師教學學習行動法知識和技巧的培訓。
對帶教老師進行培訓,根據(jù)老師的情況,科室制定培訓內容,讓教師根據(jù)醫(yī)院內部的實際要求制定相關的教學培訓計劃,讓每一個帶教老師都可以成為教學的多面手,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實習醫(yī)生。
2 ?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改變臨床教學的現(xiàn)狀,就需要不斷的教學改革研究,積極探索各種教學方法。行動學習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對臨床教學中客觀存在的問題,需要各個教學單位不斷研究完善對策,讓每一個帶教老師和學生在學習應用行動學習法時獲得更大的收益。
[參考文獻]
[1] ?劉芳,胡曉麗,吳宇超,等.行動學習法提升規(guī)培護生綜合能力帶教模式的研究[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8,15(2):226-227.
[2] ?張秀華,湯婷,邵麗.行動學習法在手術室護生外周靜脈留置針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9,17(1):124-126.
[3] ?楊道鳳.新時期臨床護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醫(yī)學衛(wèi)生,2013(2):616.
[4] ?施盛瑩,劉文蓮,歐慶,等.行動學習法在護理管理干部培訓中的應用與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8(3):72-74.
[5] ?張碧楠.臨床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病案,2019(7):78-80.
[6] ?丁亞波.產(chǎn)科臨床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7,14(6):66-67.
(收稿日期:20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