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賾琨
早上,我在校門口護導,發(fā)現(xiàn)剛剛入學的女生小涵(化名)總是要在校門口和媽媽道別很久。起初,我只是覺得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孩子正在適應期,早上不愿那么快和媽媽分開也是正常的。這一天,小涵從最初的延長道別時間變成了不愿進校門。媽媽一個勁地催促:“快點小涵,快和媽媽說再見,你要遲到了。”“媽媽,我不想進去?!薄靶『?,你很棒的,媽媽相信你,你快去吧?!薄皨寢?,我就是不想進去?!毙『扉_雙臂想躲進媽媽的懷抱,可媽媽把小涵推開了。“你快點去上學吧,媽媽還要上班呢,我都要遲到了,快點,快點……”最后,母女的正常對話演變成了孩子的小聲啜泣,后來到大聲哭泣。
作為學校的班主任兼心理老師,見此情景,我給小涵媽媽使了一個眼色,又做了一個擁抱的動作,她馬上領悟,把孩子抱在懷里。我又做了一個拍拍的動作,小涵媽媽也學著輕輕拍小涵的后背,慢慢地,孩子的哭泣從大聲變成小聲,最后漸漸止住了。后來,小涵班里的同學來了,平復了心情的小涵看看同學,又看看媽媽。我在媽媽耳邊小聲地說:“你和小涵說,今天放學媽媽早點來接你,我會在學校門口一直等你出來。”當媽媽和小涵說了這句話后,小涵竟然讓同學牽著手走進了校園。
其實,小涵這種情況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孩子不想進校門,根源多半在媽媽,只要媽媽作出改變,孩子就一定會改變。我針對小涵的情況,給了她媽媽幾點建議。
一、安全感來自于擁抱和撫摸
孩子對世界最初的安全感來自于父母,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會感覺父母不愛自己,覺得被拋棄。對于父母來說,多陪伴就是給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方法。家長不要經(jīng)常批評或催促孩子,否則孩子感覺父母不愛他,對他沒有耐心,要多抱抱孩子,多拍拍孩子;父母不要嚇唬、威脅孩子,不要責怪甚至懲罰孩子,尤其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起沖突,這樣會讓孩子感覺極不安全,甚至恐懼。同時,不要因為孩子心情上的不適而過度縱容,要鼓勵孩子獨立,接納孩子的個性,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你,爸媽保證會隨時幫你”。
二、受委屈了要給孩子認同感
當孩子受到委屈時,媽媽把孩子攬在懷里,輕輕地告訴他:“你現(xiàn)在一定很委屈、很傷心?!甭牭竭@樣的話,孩子可能會止住哭聲,盡快平復自己的情緒。與其去講道理,不如給孩子一個擁抱和安慰,因為媽媽理解他的委屈,孩子的情緒會很快平復下來。當孩子宣泄不滿情緒時,家長首先應認同、重視、關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緒表現(xiàn),不論是委屈,還是憤怒、恐懼。孩子控制能力弱,有負面情緒時父母要幫助其發(fā)泄出來,并適當引導他們表達真情實感。要學會和孩子說:“你是不是感到委屈和傷心?你想生氣就生氣吧,我陪著你?!?/p>
三、說教再多不如情感呵護
當孩子有處理不好的事情時,父母要和孩子站在同等立場為他解決問題,只要適當考慮孩子感受,就容易和孩子達成一致。當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時,家長可間接詢問,或通過紙條、書信婉轉了解,避免正面沖突。等了解情況后,父母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學會說:“我想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了解你的心情,我尊重你的選擇?!?/p>
經(jīng)過和小涵媽媽深入的交談,她知道了問題出在自己身上,為了孩子,她決定要快速做出改變,讓孩子多多感受到自己的愛和支持。兩周后,我再也沒有看到小涵因為進校門這件事哭過,相反,總是看見媽媽在校門口笑瞇瞇地和小涵擁抱、再見。當孩子擁有了父母的愛,他們的內(nèi)心中就充滿了陽光、充滿了力量,一個小小的生命就會慢慢綻放出自己的光彩。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