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維 宋志剛
雞糞飼養(yǎng)黑水虻的密度初探
王子維 宋志剛*
(山東農業(yè)大學 山東 泰安 271000)
黑水虻生物處理畜禽糞污成為一個促進畜牧業(yè)綠色轉型的重要方法,國內外研究也對黑水虻的生物處理能力和效果進行了肯定和研究,但是一個系統(tǒng)完善的養(yǎng)殖程序沒有被提出,所以本文對用雞糞飼養(yǎng)黑水虻的密度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研究,結果表明選用1.95cm3/只的黑水虻幼蟲飼養(yǎng)密度對雞糞進行處理更具有實用價值。
黑水虻 飼養(yǎng)密度 雞糞養(yǎng)殖
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是雙翅目水虻科昆蟲,也是我國分布的扁角水虻亞科中的唯一水虻種,學名是亮斑扁角水虻。1738年由Linnaeus首次記錄,野生幼蟲體重一般在0.15~0.25g每只左右,幼蟲體長一般為18mm,寬6mm,部分個體最長可達27mm。該蟲起源于南美洲熱帶草原,近些年來隨著國際貿易的展開已經在全球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北緯45°和南緯40°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之間,傳入中國后,已經在貴州、廣東、廣西、上海、湖南、山東、天津等地廣泛分布[1, 2, 3]。
黑水虻是營腐生生物,pH耐受性高[4],所以食性極廣,可以以畜禽糞污和有機廢物為食,幼蟲分為六齡,乳白色,半頭式,有毛[1],呈蛆狀,喜群居,且有避光特性,預蛹期可達22mm,隨著成長體表色素沉積逐漸轉變?yōu)樽睾稚S紫x在適宜條件下需要15~20d進入預蛹期,且值得注意的是3齡幼蟲食量增大,4齡幼蟲開始迅速成長,這個階段是處理糞污和餐廚垃圾的極佳時期,因為幼蟲階段會儲存大量能量和脂肪,預蛹和成蟲都不再進食。黑水虻進入預蛹期后對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都會降低,7~10d化蛹,而蛹期彈性極大,從一周到六個月不等。成蟲羽化第一天大多為雄蟲,羽化后即可交配,2~3d后開始產卵,每只雌性黑水虻可產卵600~1000枚,多在干燥陰涼縫隙中,故生產上多用木質收卵板收卵。黑水虻成蟲也不是完全不進食,研究表明,糖水和蜂蜜水都可以延長成蟲壽命[5, 6]。
1.1.1 幼蟲 試驗幼蟲選用本實驗室繁育一日齡幼蟲種蟲,在本實驗室以玉米、麩皮和面粉飼養(yǎng)繁殖五代。
1.1.2 材料與設備 新鮮雞糞、幼蟲飼養(yǎng)箱(23cm×17cm×10cm)、智能溫濕度控制器、室內加濕器、室內加熱器、碘鎢燈、電子天平、蟲箱架、篩網。
設置A、B、C、D、E、F、G和H,8個試驗組,每組4個重復,各處理中幼蟲密度分別為:A組200頭/盒;B組300頭/盒;C組400頭/盒;D組500頭/盒;E組600只/盒;F組800只/盒;G組1000只/盒;H組1200只/盒。每個重復一天加一次雞糞,雞糞為每天統(tǒng)一處理新鮮雞糞,含水量70%[7]。加料需確保每箱料厚一致(5cm),以保證充足雞糞供幼蟲采食,控制每箱幼蟲料溫33℃,濕度65%。觀察幼蟲生長發(fā)育狀況,15d后篩出幼蟲溫水洗凈,并用濾紙吸干水分,統(tǒng)計幼蟲重量。
平均體重=幼蟲總重/幼蟲數量(死亡幼蟲計入總重)。試驗數據采用SAS 9.2進行顯著性分析,數據均以(平均值±標準誤)表示,統(tǒng)計顯著水平選擇P=0.05,差異顯著者進行Duncan氏法多重比較,相關敏感指標用線性和二次曲線模型進行回歸分析。
試驗過程中,每個重復雞糞均未被采食完,每組幼蟲環(huán)境溫濕度恒定,所以可以看出:在雞糞充足,溫濕度恒定的試驗中,密度對幼蟲的生長沒有顯著影響,但是當飼養(yǎng)密度為1.63cm3/只時,黑水虻幼蟲平均體重絕對值較小,所以不排除密度越大,幼蟲平均體重越輕的可能性。根據申高林的研究:更多的幼蟲利用更多的飼料[8];選用1.95cm3/只的黑水虻幼蟲飼養(yǎng)密度對雞糞進行處理更具有參考價值。
附表 不同密度對幼蟲平均體重影響
項目ABCD 平均體重0.19±0.000.19±0.000.19±0.000.18±0.01 項目EFGH 平均體重0.19±0.000.19±0.010.19±0.010.17±0.01
根據附表可以看出八個組幼蟲平均體重沒有顯著差異(P>0.05),在絕對值方面H組平均體重最小。
黑水虻作為營腐生生物,具有高于蒼蠅幼蟲的消化有機廢物的能力,Kim W等的研究也表明,黑水虻腸道內含有更高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9],而且黑水虻的世代短,人工飼養(yǎng)狀態(tài)下,一個世代可以做到35~40d,也不會像家蠅一樣干擾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黑水虻中的抗菌肽可以被動物采食利用,增強畜禽的抗病能力[10],為抗生素的替代提供了一種參考,同時,黑水虻是一種優(yōu)質動物蛋白原料,可以替代魚粉和玉米粉應用于畜禽生產[11, 12],陳曉瑛在黃顙魚幼魚上用黑水虻蟲粉代替魚粉取得了優(yōu)良的效果。也有研究證明黑水虻處理雞糞和豬糞的效果好于處理牛糞和鴨糞,甚至處理人糞便的效果更好[13]。所以用雞糞生產黑水虻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改善了畜禽廢物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這是一種具有可行性和極大優(yōu)勢的畜牧綠色生產模式。1.95cm3/只黑水虻的飼養(yǎng)密度為雞糞處理提供了一個參考值,但是各種飼養(yǎng)環(huán)境下更準確的飼養(yǎng)密度仍需探討和研究。
[1] 安新城, 呂欣. 黑水虻的生物學特性及營養(yǎng)價值[J]. 養(yǎng)殖與飼料, 2007(11): 67-68.
[2] 張俊哲, 劉執(zhí)平, 陳國忠. 黑水虻的養(yǎng)殖及其處理畜禽糞便的研究進展[J]. 山東畜牧獸醫(yī), 2019, 40(1): 72-74.
[3] 劉杰. 黑水虻養(yǎng)殖的前景與利用[J]. 農村. 農業(yè). 農民(B版), 2014(4): 57.
[4] 唐曉琴, 盧杰. 黑水虻人工飼養(yǎng)及其應用[J].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15(9): 152-155.
[5] 靳任任, 劉杰. 黑水虻繁育技術[J]. 農村新技術, 2016(7): 30-31.
[6] 李志剛, 楊森, 賴劍雄等. 海南興隆地區(qū)黑水虻的人工繁育技術研究初報[J]. 熱帶農業(yè)科學, 2011, 31(6): 28-30.
[7] 唐文倩, 王安皆, 周麗霞等. 淺談山東省黑水虻養(yǎng)殖及開發(fā)利用前景[J]. 農業(yè)知識, 2018(3).
[8] 申高林. 黑水虻飼養(yǎng)條件優(yōu)化及其富硒研究[D]. 南昌大學: 南昌, 2016.
[9] Kim W, Bae S, Park K, et al. 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digestive enzymes in the black soldier fly, Hermetiaillucens (Diptera: Stratiomyidae)[J].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 2011, 14(1): 11-14.
[10] 郭明. 黑水虻—營養(yǎng)全面的動物保健品[J]. 農村新技術,2015(12):39.
[11]靳任任,劉杰.黑水虻人工養(yǎng)殖技術[J].科學種養(yǎng), 2016(10): 53-54.
[12] Banks I J, Gibson W T, Cameron M M. Growth rates of 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fed on fresh human faeces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improving sanitation[J]. Tropical Medicine & International Health, 2013, 19(1): 14-22.
[13] 張笑嫣. 淺談黑水虻人工飼養(yǎng)及其應用[J]. 農技服務, 2017, 34(8): 142.
基金:畜禽糞便高效生物利用及轉化技術(2017GSF16110)
(2020–06–09)
S816.59
A
1007-1733(2020)09-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