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祎銘,趙竑緋,朱宇斌,王睿楊,鄭雅心,楊紫瀅
(浙江樹人大學,浙江 杭州 310015)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綠色妝點生活,所以花卉市場的生意格外紅火,且我國的城市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1]。近年來,花卉市場出現(xiàn)了新的發(fā)展態(tài)勢,一種“植物壁畫”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眼球,它一方面為人們裝扮家居、辦公場所提供了新的途徑,另一方面也通過植物改善著周邊的環(huán)境,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從專業(yè)角度看,“植物壁畫”是一種由綠色草本植物和新鮮花卉共同組成的微型植物壁掛系統(tǒng),植物壁畫作為高檔裝飾懸掛于墻面、家具上,不僅美化了居住環(huán)境,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而且具有吸塵、消聲、凈化空氣等功能[2]。
植物墻起源于澳大利亞。1927 年,澳大利亞法律規(guī)定,如果要建造城墻,必須建造植物墻。因此,在澳大利亞,如果辦公機構、私人住宅等需要建造圍墻,就必須種植樹叢,花卉、珊瑚樹等,由這些樹木、花卉等形成各式各樣的植物墻。在日本,人們首先在一些特殊工廠建造工廠的墻壁,然后賣給需要它們的人。他們把墻網的框架放在一種特殊的水中,可以很快就被苔狀的植物覆蓋。因此,這些墻網框架形成了一塊新穎和獨特的生態(tài)預制件,即未來的植物墻。2008 年5 月,在上海蘭會所,出現(xiàn)了中國最早的植物墻,它是與法國的植物學家布蘭克合作設計建造。之后隨著不斷探索以及人們對美好環(huán)境的追求,大型植物墻逐漸演變?yōu)槲覀兘裉焖熘闹参锉趻旌推溜L[3]。
植物壁畫分為兩種:一種是具有現(xiàn)代感的西方式植物壁畫,另一種是極具東方特色的植物壁畫。在選材方面,植物壁畫對植物有著嚴格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植物模塊只能為植物提供非常有限的生長空間,因此必須要選擇覆蓋性強、側根發(fā)達、觀賞效果好的淺根植物。同時,以葉類植物為主,要求植物的葉厚密、株型低矮整齊、季節(jié)景觀效果好。植物壁畫選擇植物時應進行綜合考量,可選取一兩年的草本植物、通常用作地面覆蓋和低樹籬的植物,還有藤蔓植物,且這些植物要具有耐旱、耐修剪的特性[4]。
1.2.1 西方式植物壁畫
西方式植物壁畫主要由兩類構成,即大型植物幕墻壁畫與室內小型植物壁畫,它們以利用植物造景為主。與此相對比,東式的植物壁畫運用少量的小型植物和假山石裝飾而成的景觀[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主要為室內小型植物壁掛,本文的研究對象也是類似的室內植物壁掛組合,如圖1 所示。
圖1 室內小型植物壁畫
小型植物壁畫的框架設計相對來說較為簡單,有的只需要有一個簡易的塑料框架和一塊防水板。在防水板和外框之間,要留有一定的空間來放置基體和植物,主要目的是防止墻體被污染。塑料外框的上部一般會留有細孔,它是作充水口用,而下部的凹槽則是用來容納多余的水[4]。在塑料外框顏色的選擇上,可以根據(jù)植物顏色來進行考量,以搭配出更加美麗的畫面。
1.2.2 東方式植物壁畫
東方式的植物壁畫以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畫和盆景作為原型,結合當今社會人們對植物養(yǎng)護經驗,以及國外關于植物培育的先進理念,不斷得以豐富完善。它們使植物花卉與假山石結合,以小見大、以近見遠。所搭配的植物主要以蘭科(Orchidaceae)、景天科(Crassulaceae)、苔蘚類(Bryophyta)和鳳梨科(Bromeliaceae)等為主。由于鳳梨科和景天科的植物能夠適應多種氣候條件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容易栽培,且本身對水肥養(yǎng)料的要求不高,使其更適合栽培在室內。在苔蘚類植物方面,由于該類植物更適合蔭生,只要在生長環(huán)境中保持一定的濕度,它們就可以生長并易于管理[4]。
植物壁畫對于植物的篩選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在植物的選擇方面,要選擇覆蓋能力強,側根比較發(fā)達淺根植物;不僅要綜合抗逆強、耐濕熱、耐旱澇、抗病蟲能力強,同時還得具有良好的耐寒、抗風等能力[5]。正因為如此,在植物壁畫選擇上,更應當考慮1—2 年的草本植物,它們通常被用作地面覆蓋和低樹籬的植物,此外還有藤蔓植物,且這些種類的植物還要具有耐旱、耐修剪的特點[6]。室內小型的植物壁畫對于植物的要求主要是能夠耐蔭、抗病蟲能力強、容易養(yǎng)護管理,并且要具有較高的觀賞性,這相對于其他植物壁畫來說,要求已經有所降低了,詳見表1。
植物壁畫一般懸掛于室內,但由于室內光線沒有室外光線強,一些植物突然從室外的高光環(huán)境到室內的低光環(huán)境,往往不能很好地適應變化,從而導致植物死亡。因此,植物壁畫中的植物應當要做好“光適應”的相關工作。植物對弱光環(huán)境的適應性與樹木的種類和體量、生長和年齡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lián),當然很多植物也會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如施肥和溫度。植物的“光適應”一般需要6 周到6 個月,有的植物則需要更長時間。從種類上看,小盆栽植物由于體量小,所以“光適應”花費的時間也相對較短,大盆栽植物則一般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在植物光適應階段,應當適當減少施肥量,同時注意控制溫度上升。植物從繁殖開始到生長完成,適應室內低光環(huán)境,壽命長[7]。
植物壁畫中的綠化植物,除了直接種植以外,大部分植物是種植在各種盆、碗、箱、籃等罐狀容器中。因此,可以利用形狀、顏色、質地、不同的容器,使其成為室內展示藝術的一部分。容器的選擇應當要滿足植物生長的要求,并且還要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根系。
正常生長發(fā)育的植物不僅需要良好的透氣性,而且還要有良好的排水性。固定容器在施工過程中,應當安裝排水系統(tǒng),移動容器的應放置在托盤上,以免弄臟室內地板[8]。
由于光照的不足,植物壁畫中的植物生理活動有時會變得非常緩慢,植物的澆水量需要區(qū)別于室外植物。因此,植物在室內養(yǎng)護時應比室外澆水量要小,要理解“先干后澆”的原則。一般3—7d 澆水一次,春、夏生長季節(jié)則應當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適當多澆。而介質培植和水培兩者是不同的,植物所需要的養(yǎng)分主要是從液體肥料中獲得,因此,每間隔7—10d 要進行換水來進一步補充養(yǎng)分。在施肥前,容器植物應澆水使盆土更加濕潤,然后用腐朽有機肥料進行適量施肥或者用葉面追肥,應當遵循“稀施勤施”的原則。夏季的葉類植物和開花植物,宜在夏天和初秋進行施肥,冬季的開花植物則應當在晚秋和春季進行施肥。施肥前,應當先進行松土。另外,室內植物應當定期清潔樹葉,這樣可以使得葉面明亮潔凈,更加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9]。
植物壁畫作為室內盆栽植物的一種,其病蟲危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和受真菌等病毒侵染而引起的葉斑病。它們的危害性在于容易導致盆栽植物的葉片局部壞死或者葉表面枯萎,甚至導致整棵室內植物的萎黃。所以,植物壁畫只有在水肥養(yǎng)護以及光照等管理方面多作文章,并要保持室內通風透氣,當然也要及時噴藥預防[10]。
植物壁畫已成為當今社會一種時尚、美觀、環(huán)保的裝飾用品之一,把它應用于私人臥室、客廳,商物、會所,休閑場所等公共空間,不僅可以凈化空氣,更能夠提高整體審美功能,營造出綠色節(jié)能的生活以及辦公環(huán)境。因此,只要使環(huán)境能夠滿足植物生長的基本要求,植物壁畫就可以優(yōu)于常規(guī)的盆栽植物保持較長時間的觀賞性。在應用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植物壁畫進行人工補光,定期補水,并適當添加特殊營養(yǎng)元素,后期保養(yǎng)相對來說并不復雜。植物壁畫的養(yǎng)護成本非常低,可以在任何墻壁上進行設計,不受任何尺寸、形狀和高度的限制[11],因此被廣泛應用。
表1 室內植物壁掛畫的常用植物
室內植物壁掛畫造價成本相對較低、維護管理技術也略簡單,因此也有著更加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例如,植物壁掛畫可以用于商業(yè)建筑、酒店大堂和室內墻壁,這樣不僅改善了室內空氣質量,創(chuàng)造了綠色景觀,而且可以使人們近距離觀賞美麗植物,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今后,植物壁畫所需材料將朝著更加生態(tài)、環(huán)保的方向發(fā)展,開發(fā)利用更多可回收利用的環(huán)保材料,進一步提高植物壁掛畫的使用期限。如果植物壁掛畫想做成一種產業(yè),必須在前期投資和后期維護兩方面降低成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