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福,王 松
河北醫(yī)科大學附屬燕達醫(yī)院,河北廊坊 065300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起病急、傳播快,并發(fā)癥多,重者可危及生命。但因其起始癥狀類似于普通感冒,易造成病情診斷延誤,因此及時檢測流感病毒抗原相當重要。北方冬春季氣候變化劇烈,室內外溫差大,外加許多因素造成可吸入顆粒物較多,一般是流感的高發(fā)季節(jié)。本研究對2016-2019年冬春季北京東部地區(qū)不同年齡流感就診人群情況進行分析,追蹤流感流行的新特點。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2019年冬春季北京東部地區(qū)某三甲醫(yī)院就診及收治的所有流感樣病例(ILI)9 286例,其中男3 369例,女5 917例,年齡0.5日齡至95歲,最大年齡95歲,平均(16.9±20.6)歲。按年齡將所有納入患者分成以下8組:新生兒組(0 d至<4個月),嬰兒組(4~<12個月),幼兒組(1~<5歲),學齡兒童組(5~<13歲),青少年組(13~<17歲),中青年組(17~<45歲),中老年組(45~<65歲),高齡老年組(≥65歲)。兒童組包括新生兒組、嬰兒組、幼兒組、學齡兒童組;青年組包括青少年組、中青年組;老年組包括中老年組、高齡老年組。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根據《全國流感監(jiān)測方案(2017年版)》要求,ILI,即發(fā)熱(體溫≥38 ℃),伴咳嗽或咽痛癥狀之一者[1]。排除標準:不符合ILI診斷標準者;有明確實驗室診斷依據可以解釋發(fā)熱原因者,如發(fā)現其他病原體感染性疾??;病歷資料不全者。
1.3方法
1.3.1標本采集 患者就診后或住院患者發(fā)現流感樣癥候24 h內,按試劑盒說明書采集鼻咽拭子,1 h內檢測。
1.3.2檢測方法 采用廣州萬孚生物科技公司的免疫膠體金法試劑檢測甲型流感(簡稱甲流)/乙型流感(簡稱乙流)病毒抗原,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做好陰性對照、陽性對照及質量控制。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納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9.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頻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016-2019年冬春季甲流、乙流感染患者性別分布情況 男性甲流陽性率高于女性,女性乙流陽性率明顯高于男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甲流、乙流合并感染在男、女性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男性組、女性組及總體中,甲流陽性率高于乙流陽性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47.1,P<0.001;χ2=411.9,P<0.001;χ2=917.8,P<0.001)。見表1。
表1 2016-2019年冬春季甲流、乙流感染患者性別分布情況
2.22016-2019年冬春季甲流、乙流感染患者年齡分布情況 8個亞組間甲流陽性率、乙流陽性率及總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青少年組和中青年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老年組和高齡老年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感染總陽性率在3組間兩兩比較,兒童組(31.89%)高于青年組(15.86%)和老年組(11.31%),且青年組高于老年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016-2019年冬春季甲流、乙流感染患者年齡分布情況
2.3各年齡組男、女性感染情況 幼兒組、學齡兒童組、青少年組的男性甲流陽性率高于女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學齡兒童組男性乙流陽性率低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嬰兒組、幼兒組、學齡兒童組、中青年組、中老年組中,男性、女性甲流陽性率均高于乙流陽性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新生兒組男性、女性甲流陽性率與乙流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青少年組、高齡老年組中,僅男性的甲流陽性率高于乙流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甲流陽性率與乙流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016-2019年冬春季甲流、乙流患者年齡、性別分布情況
2.42016-2019年冬春季甲流乙流感染情況 2016-2017年、2017-2018年、2018-2019年冬春季甲流、乙流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016-2019年冬春季甲流、乙流感染情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呈季節(jié)性流行的特點[2-4]。根據研究推測,中國每年大概有100 000~200 000例死于流感及其并發(fā)癥。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機體天然免疫、輔助性T細胞、細胞因子及炎性介質介導的免疫反應,從而造成支氣管壁、肺泡壁的炎性損傷,且常常發(fā)展為嚴重的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并且這種病毒感染可能反復發(fā)生[5]。流感亦因地域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流行特征[6]。因此,持續(xù)對流感病毒的病原學監(jiān)測,密切關注其流行趨勢,可以為制訂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本研究納入對象為北京東部地區(qū)的一家大型醫(yī)院的就診患者,主要涉及往返于北京與河北的人口及本地常住人口,人口密集且流動性強,更易造成流感的暴發(fā)流行傳播,因此對該地區(qū)的流感進行監(jiān)測及規(guī)律分析有一定代表意義。
本研究關注的重點在于冬春季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群流感發(fā)病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甲流陽性率高于女性,女性乙流陽性率高于男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女性因個體差異和不同生活習慣,可能對甲流和乙流存在易感性差異,但本研究結果與國內報道不一致[7-8],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本研究結果顯示,甲流陽性率、乙流陽性率和總陽性率的峰值都集中在嬰兒、幼兒及學齡兒童時期(即4個月至<13歲),該年齡段人群屬流感高發(fā)人群。而且兒童組流感總陽性率高于青少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兒童時期可能因為年齡較小,自身免疫機制尚不成熟,部分還處于小學集體生活階段,屬于易感人群,被傳播流感的概率更大,但與國內報道有較大差異[9]。這可能與人口地域差異、納入對象不同、檢測方法不同及檢測的病毒種類不同等因素有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組流感總陽性率低于青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中老年組與高齡老年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赡芘c當今高齡老年人越來越重視冬春季節(jié)自身的保健,通過健身提高自身免疫力有關。各年齡組中,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甲流陽性率大多高于乙流陽性率,提示近3年冬春季流感還是以甲流為主。2016-2019年冬春季甲流陽性率、乙流陽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甲流、乙流在每年冬春季各有不同的流行特點。但是乙流的局部暴發(fā)流行也應引起足夠重視[10-11],乙流在2018-2019年冬春季陽性率為3.19%,2017-2018年冬春季陽性率達10.11%,而2016-2017年為0.21%,提示2017-2018年冬春季在本地區(qū)為乙流流行高峰期。
綜上所述,本地區(qū)冬春季流感仍以甲流感染為主,而乙流感染也可能在冬春季暴發(fā)流行,應引起重視。年齡、性別是影響冬春季甲流、乙流感染的因素。嬰兒、幼兒及學齡兒童時期(即4個月至<13歲)屬流感高發(fā)人群,需重點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