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泳梅
摘 要:《小學品德課程標準》強調(diào):“本課程必須從學生發(fā)展的現(xiàn)實和可能出發(fā),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關(guān)鍵詞:小學;品德;教學;生活化
分類號:G623.15
引言
采用學生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和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使教學成為學生體驗生活、道德成長的有效過程?!?/p>
1.立足生活需要,教學目標確定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因而,我們在品德教學過程中,讓教學最終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為目標,從學生生活出發(fā),尋找教學渠道,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1]比如孔老師《人人都應該懂得的道路語言》一課,因為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當?shù)氐拇謇锏暮⒆?,他們對城市交通法?guī)缺少了解,在實際的生活中接觸交通標志的機會也相對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雖然學校和老師也經(jīng)常就此問題進行了教育,但對于接觸不到這些知識的孩子來說則收效甚微[2]。所以,教學這課時孔老師就從細微之處入手,讓學生學會常見的交通標志,由此這堂課的目標讓更多的學生不常能看到的一些交通知識,甚至要面向?qū)W生的未來生活,讓他們在頭腦中時常緊繃“安全”這根弦,為今后的生活做好鋪墊,讓學生學會規(guī)范自己的生活,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小公民。
2.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引發(fā)情感共鳴
小學品德課程在新課改中更關(guān)注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讓兒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受到道德品質(zhì)的教育。如麥老師一節(jié)(保護健康,珍愛生命)主題活動時,她是通過統(tǒng)計家庭吸煙人數(shù),從生活出發(fā),了解自己最親的人吸煙的數(shù)量。通過活生生的吸煙后的圖片對比資料顯示,讓同學直觀的了解自己親人吸煙后身體的不同程度的損害[3]。為什么要設立世界無煙日,為什么要禁止吸煙,我們吸煙危害有多大,我們身體受多大的傷害等。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讓我們變成直接吸取二手煙,被動吸煙者比吸煙者受到的危害會更大。因此生活中,我們多處地方都會設為禁煙區(qū)域,而學校就是其中的禁煙區(qū)等等的生活化教學。從而進步一萌發(fā)學生了解志愿者,樹立當志愿者的欲望,通過加入小小志愿者,走上社會,開展一次向社會宣傳“保護健康,珍愛生命”的活動。
3.品德源于生活,歸于生活
“生活化”教學法與這門課程的自身特色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在更大程度上引導教師改變自己的教法,改變自己的角色。
如趙老師開展《生活中的垃圾》主題的時候,她先讓同學們了解青山綠水的美,再出示垃圾成堆的景象。讓同學們各抒己見的表達自己的意見。然后直觀的通過數(shù)據(jù),我們每天每個家庭生產(chǎn)垃圾的數(shù)量,分析垃圾的產(chǎn)生也是源于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更以我們身邊的生活中的垃圾場,我們每天都能聞到臭氣熏天的垃圾氣味,我們深受其害。從而引發(fā)同學們要進行垃圾分類的欲望[4]。在授課之前,趙老師還讓同學們在家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垃圾分類試驗。讓同學們源于生活中領(lǐng)會到自己對大自然的貢獻。也明白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這一系列,都是學生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學生最熟悉的身邊事,因此,我們要通過生活教育,這種將知識引入生活,通過身邊的事物來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結(jié)語
總之,學生生活中的種種表現(xiàn),決定了小學品德課程教學中需要及時關(guān)注的課題。也是我們課堂教學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學習的情景,讓學生們自主探究,合作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準,做適合于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小主人。
參考文獻:
[1]馬永均.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69-70.
[2]汪春長.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02):41.
[3]謝宏偉.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生活化教學方法與對策探討[A]. .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 總第3輯)[C].天津電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
[4]薩日娜.小學品德課程生活化教學實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5(3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