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蓮
摘要:科學的教學方法是強調讓學生親自參與與動手操作,讓學生本身和周圍的環(huán)境相互融合,從而在實際活動中得到真理和經(jīng)驗。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設計科學的、有意義的探究活動,以此來有效的增加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究興趣,從而幫助幼兒在探索中獲得知識,本文就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和指導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科學探究活動;幼兒;設計與指導
分類號:G613.3
兒童本身就有探究和調查的本能,對于身邊的很多事物都非常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本身特性,利用幼兒的探究和調查本能,設計出科學的探究活動,保護、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對于幼兒的教學方式應當積極探究,設計科學的教學活動,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應當做有心人,科學探究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內(nèi)容,制定科學的教學活動
1.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特點
1.1開展探索式科學研究
在幼兒科學探究活動中設計出探索式的科學探究,重點是要引導幼兒提出問題,指導幼兒在探究活動中猜想和思考的過程中,利用感官或者借助工具,通過實驗觀察,就可以把觀察的結果和本身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形成新的知識。比如在“小汽車爬坡“實踐探索活動中,教師給幼兒準備幾種不同材質的坡面,讓幼兒在探索以之前大膽猜測,哪種斜坡的“車速快、爬的遠”,哪種斜坡的“車速慢、爬的近”,進行探索驗證把不同的汽車速度、距離記錄下來,讓幼兒在實際自主探索活動中驗證自己的猜測,從而獲得科學的事實和答案,建立幼兒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為幼兒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1.2引導發(fā)現(xiàn)式的科學探究
在新形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僅是需要扮演“教”的角色,不再是簡單的教師教、幼兒學,而是需要教師意識到,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發(fā)現(xiàn),從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和經(jīng)驗[1]。引導幼兒把本身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轉化為實際操作,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利用身邊的事物進行教學。比如,利用大蒜進行種植,可以采取幾種不同的種植方法,把大蒜剝皮和不剝皮,頭朝上種植和頭朝下種植,并且讓學生事先進行預測結果,并且自主的在實踐中進行觀察記錄,從而得出實際結論,利用這樣的探究方式,引導幼兒對事物的認識。
2.幼兒探究活動中指導的重視點
2.1重視探究問題的提出
在幼兒探究活動中,探究性的提問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幼兒自主探究,主要目的就是讓幼兒在心里產(chǎn)生疑問,從而激發(fā)自身強烈的探究學習欲望提升幼兒的自主學習欲望。幼兒本身會在問題下得到啟發(fā),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能夠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探究活動當中,有效的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自主性,在實際的探究活動中解決問題,從而有效的實現(xiàn)幼兒探究活動的目的。
2.2重視探究過程的指導
培養(yǎng)幼兒探究能力是學習科學的基礎,教師在指導科學探究活動中,要精心設計探究活動,首先明確探究活動的目的,對探究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預測[2]。在實際實踐過程中,讓幼兒學會觀察周圍的事物,對要探究的活動進行大膽猜測,幼兒教師需要積極的鼓勵幼兒自主進行幼兒的探究活動,最終通過自主參加科學實驗活動的結果得出正確的結論, 逐漸建立正確的科學探究能力,從而有效的提升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建立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2.3重視合作與交流
在幼兒教學中設計科學的探究活動,本身既要注重強調幼兒本身參與探究和發(fā)現(xiàn),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鼓勵學生積極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再教育過程中幼兒之間的相互影響不可忽視[3]。而且知識是在孩子們的探究之后,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所以要鼓勵學生積極的和同學進行交流,共同分享探究的樂趣,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增長自己的知識,逐漸形成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
2.4重視個別探究和小組探究
本身由于幼兒的心智不健全,每個幼兒的興趣也都不相同,所以教師也要考慮到這個因素,尊重每個幼兒學生的意見和需要,組織幼兒自發(fā)組織個別小組和小組合作探究。讓幼兒在合作探究中不斷去嘗試推理,與同伴反復比較中,讓幼兒學會選擇,同時為幼兒個體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會,同樣重視個別探究和小組探究,尊重每個幼兒的自主性,幫助幼兒建立科學的世界觀與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
結語:
結合實際生活,設計科學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注重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讓幼兒實際探索過程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初步了解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4]。讓幼兒在體驗活動中探究樂趣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教會幼兒如何正確獲得知識。
參考文獻:
[1]周小燕. 大學生在幼兒園中的服務學習初探——以幼兒科學探究活動設計兩個個案為例[J]. 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04:133-135.
[2]陳學敏. 《專業(yè)標準》視域下幼兒園教師職前教育教學策略——以“幼兒科學教育與活動指導”教學策略探究為例[J]. 襄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6:110-113.
[3]公燕萍,吳振東. 科學活動應是幼兒的探究之旅——優(yōu)質幼兒科學活動的特征分析[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01:120-124.
[4]許瓊華. 讓幼兒像科學家一樣探究——基于科學活動的分析[J]. 兒童發(fā)展研究,2015,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