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玲
摘要:初中時期是一個學生學習狀態(tài)變化、心理生理變化的關鍵時期,好的班集體能夠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作為班主任,應該在這個關鍵時期為學生營造一個學風向上的班集體。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既不能太過嚴格,也不能太過放松,如何有效的管理班級是本文的研究內容。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初中時期;
分類號:G635.1
學生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班級里度過的,班級的整體情況會對一個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班主任沒有對班集體進行有效管理,那么這個班里的學生學習質量一定是相對較差的。學生只有在一個學風濃厚、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級里,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上,好的班級管理方法能夠讓學生愛上這個班集體,整個班集體團結在一起,一起努力,凝聚在一起,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班主任必須對班級的管理提高重視,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
1.班主任應該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班主任是學生學習路上的引導者,班主任不是高于學生之上的,而是和學生處于平等地位的。班主任應該多多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努力成為學生的朋友。現在初中時期學生正處在叛逆期,如果老師對學生采取較嚴苛的管理手段,很可能會給學生帶來逆反的心理,這就可能造成學生故意在班級內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影響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施。
大部分學生都是尊重班主任的,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對學生充滿愛意,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懷。當學生和班主任能夠多多交流,形成良好的師生和朋友關系時,他們不但會主動配合老師的日常管理工作,而且會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會主動投身于班級的建設之中。
其次,班主任應該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有針對性的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管理,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不同角度的關愛。對大部分積極向上、擁護班集體工作的同學給予肯定,對少部分班級體意識薄弱的同學多加引導,使得班級內所有同學都能主動遵守班級規(guī)章制度。
2.班主任應該堅持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每個班主任都應該有終身學習的意識,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tǒng)的部分管理方法可能無法適應于現階段的學生了,這就要求每個班主任,都要有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意識,緊跟新課改要求,制定適應現階段學生的班級管理方案。班主任應該加強自身專業(yè)知識,努力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僅要培養(yǎng)自己的教學水平,更要在平時多注重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讓學生真正的能夠意識到老師是自己的榜樣,當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已經足夠優(yōu)秀還在堅持不斷學習時,自己就會有更加強烈的學習意識,而且也會有榜樣力量的積極影響。
初中時期是學生心理變化的關鍵時期,很多孩子受多方面的影響可能學習效率不高,這時班主任應該運用自己學習的心理知識對學生加以引導,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有針對性的與學生進行溝通,老師只有真正的關心學生,學生才會感受到這份愛,他們會在老師的積極影響下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調節(jié)自身的心理變化,努力的配合老師的班級管理工作。
3.班主任應該與其他科任老師加強交流
有些學生因為和自己的班主任接觸的時間比較長,就會偏向于配合自己的班主任老師,但當班主任老師走了,其他科任老師來上課時,學生就不是很配合了。如果班主任忽略了這一點,就會以為學生都在認真聽課,但其實,有些學生只有在班主任面前才是“乖孩子”,因此,班主任應該加強與科任老師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在其他課堂上的表現,這樣能夠更加真實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當學生不夠了解科任老師時,可能就不會很好的配合科任老師的工作,此時班主任應該充當科任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主動把科任老師的優(yōu)點、教學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型、老師的性格愛好等主動介紹給學生,學生只有足夠了解到這個老師的好,才能夠在課上做到尊敬師長,優(yōu)秀的老師更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榜樣,老師的引導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更高的求知欲望,這樣學生才能夠很好的配合科任老師的工作。
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多多溝通的同時,科任老師受到班主任老師的積極影響,也會更加配合班主任老師的工作,為班集體的管理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樣的班集體才會更加融洽。班主任自己的力量在加上科任老師的力量,這個班集體才會更加團結,班級管理工作也會更容易進行了!
4.班主任應該與學生家長加強溝通
好的學生教育是由學校和家庭共同完成的,老師和家長必須要加強溝通。單靠班主任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和家長多多交流,才能讓中學生更加健康的長大。班主任應該主動與家長聯系,可以通過電話、微信、家訪等多種形式,主動把學生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告訴家長,同時家長也能把學生在課堂外的表現告訴給老師,這樣老師也能了解學生在學校外的情況,能夠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引導改正。
有的學生家長會對學生講出不好的話,給學生心理帶來很大的打擊,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不好時,學習效率自然是不高的,作為班主任應該告訴家長不要經常對孩子發(fā)脾氣,他們的情緒極大可能會影響學生的情緒,營造出好的家庭環(huán)境才能讓孩子安心的學習。
針對部分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老師更應該加強關心,讓學生能夠把老師看作家長一樣。這樣學生才能夠感受到老師帶給他的溫暖,及時對老師敞開心扉,老師也能夠幫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把他們平日里缺少的那份親情通過老師的關懷彌補回來。老師對這部分學生的關心,能夠使學生主動配合班級工作,也就間接提高了班集體的管理效率。
總之,班主任在班集體的管理工作中,必須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多多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真正的做到關愛學生,其次要加強自身素質的學習,努力成為學生的榜樣,并且要與科任老師、和家長多多溝通交流,營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做學生的朋友,這樣才能夠提高班集體的管理效率,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玲《探究初中班集體管理方法》[J];教育管理,2018年1月.
[2]楊宇榮《初中班集體管理策略》[J];管理論壇,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