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巧
摘要: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的發(fā)展,全能型人才培養(yǎng)成為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目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將讀與寫進行結合教學,不僅可以實現(xiàn)讀寫互助,有利于提升閱讀教學質(zhì)量,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基于閱讀課堂,探索讀寫結合教學的方法,為語文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應用模式
分類號:G623.5
引言: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的基礎教學內(nèi)容,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傳統(tǒng)模式下,語文教學模式單一,讀與寫常常處于分開教學的狀態(tài),忽視了讀寫之間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系,影響了教學質(zhì)量。因此,如何合理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成為語文教學改革的關鍵。
1.基于閱讀內(nèi)容開展模仿寫作教學
在小學語文初期階段,學生詞匯、語言表達積累較少,無法充分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情感,不僅理解閱讀內(nèi)容存在難度,在寫作方面也存在言語匱乏、詞不達意的問題。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在此階段可以開展仿寫教學,引導學生模仿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和表達技巧,既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掌握文章寫作思路,又可以加強學生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實現(xiàn)針對性寫作訓練。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利用仿寫模式開展讀寫結合教學,借助閱讀內(nèi)容豐富寫作素材,是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例如,在學習《長城》的閱讀課文時,文中描繪了長城的景象,不僅展示出長城雄偉壯觀的魅力,還贊許了修筑者精湛的技藝,表達了作者對中國的熱愛之情。在這篇課文中,作者運用了由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想象的寫作手法,將長城景象描繪地惟妙惟肖?;谶@篇閱讀文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西安兵馬俑的景象進行描寫,先為學生展示相關視頻和圖像,讓學生充分了解兵馬俑的景象,然后指導學生運用《長城》所用到的寫作手法進行描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會再次深入閱讀《長城》,分析寫作技巧的運用方法,然后將其嵌入西安兵馬俑景象的寫作中。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幫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2.基于語文內(nèi)容引導寫出讀后感
“讀后感”是實現(xiàn)讀寫結合的重要方式,是基于閱讀課文內(nèi)容,利用寫作的方式表達閱讀的體會和感悟,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例如,文章《幸福是什么》講述了三位少年在挖井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姑娘”,“姑娘”為了感謝三位少年做的好事,祝福了少年們健康幸福。但是,當時的少年尚小,并不懂得幸福是什么,便開始“幸福是什么”的探索。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通過一個小小的挖井故事,講述了“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的道理。學生在學習完這篇文章后,肯定會有很多感觸,教師便可以布置寫讀后感的作業(yè),讓學生結合文章內(nèi)容、生活體會,如:生活中幸福感、成就感,表達閱讀文章的體會和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深入體會“幸福是什么”,學習到幸福需要靠自己爭取和努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對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具有積極意義。此外,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課文時,在基本講解完課文內(nèi)容之后,便可以讓學生針對周恩來同志的所作所為,寫出自己的感悟。在寫讀后感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寫出讀書的意義和目標,描繪中華民族人民的無私的精神,將體會到的民族意識融入作文中,表達自身對民族的崇敬之情。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確學習的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
3.基于閱讀內(nèi)容引導學生續(xù)寫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利用文章續(xù)寫的形式開展讀寫教學,不僅可以強化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在開展續(xù)寫教學時,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原本的閱讀內(nèi)容,這樣才能抓住續(xù)寫的切入點,融入自身的想法和觀點,拓展原文內(nèi)容,才能保障與原文章有效契合。例如,在文章《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其故事讓人回味無窮,而小女孩最終結局卻讓人悲痛和惋惜。在這樣的情境下,教師可以布置文章續(xù)寫的作業(yè),引導學生換個角度思考,將悲劇結局改寫成喜劇結尾,為小女孩營造一個幸福的童話生活。學生在結局改寫中,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融入自身對童話世界的美好幻想,將其設置在小女孩身上,如:在擦亮火柴的那一刻,奶奶奇跡般地出現(xiàn)在小女孩面前,然后拉著小女孩的手,帶她走向了回家的路,也走向了幸福之路。還有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遇見白馬王子的故事,當小女孩坐在圣誕樹下時,一位帥氣英俊的小男孩走過來,攙扶起小女孩的手,為小女孩披上了厚厚的外衣,帶這小女孩坐上了通向幸福生活的汽車。在這樣的讀寫結合模式下,學生可以將自身的期盼和想象融入到作文內(nèi)容中,不僅抒發(fā)了美好的愿望,又鍛煉了寫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將讀寫結合模式合理應用起來,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通過分析語文閱讀的教學內(nèi)容,從模仿寫作、讀后感寫作以及內(nèi)容續(xù)寫等多個角度出發(fā),分析了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讀寫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技能,還可以優(yōu)化閱讀教學質(zhì)量,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麗萍.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0(23).
[2]張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淺談[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