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的全面發(fā)展中,志愿服務已經是加入社會管理的重要路徑了,還可以培養(yǎng)人的良好品德并讓人有著一種自我滿足感,對此,很多的大學也開始了以志愿服務來實踐育人的相關研究,本文就將以成工職院汽車工程學院為例來深入的對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研究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志愿服務?育人研究?實踐育人
中圖分類號:G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引言
在我國的大學職業(yè)教育中,緊緊地貼合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相應主體,為了達到更好的育人方式,推出了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的教育方針,沒多久志愿服務便在成工職院汽車工程學院達到了展開式的發(fā)展,讓學生們深刻地實現了一種強烈的自我滿足感,學生的道德認知系統(tǒng)也變得更加完善起來,讓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的研究得到了巨大的收獲。
一、志愿服務實踐育人有哪些好處
1.培養(yǎng)健全性格并提高了道德的品質
大學時期正好是學生塑造自己價值觀的重要時期,通過志愿服務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在樂于助人和無私奉獻的志愿服務活動的展開中,讓學生們秉承良好且無私的服務精神,把任勞任怨且不怕吃苦受累的精神發(fā)揚光大。真正地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志愿行為。在這樣的志愿服務實踐育人中切實的做到了人格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塑造。
2.自我能力和基本素質的提升
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的具體執(zhí)行中,可以讓學生的基本素質得到巨大的提升,志愿服務給所有的大學生都提供了一個更好且更廣闊的平臺,讓其在志愿服務中可以增強很多的社會參與感和社會責任心,與此同時,因為更加廣闊的平臺和不同于校園的成長環(huán)境,會使得學生們在專業(yè)素養(yǎng)和個人能力上有著顯著的提高。讓每一個的學生個體都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隊伍協(xié)同能力。志愿服務實踐育人讓大學生們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3.弘揚志愿者的精神
志愿服務本就是讓人一心向善的社會公益活動,又是我國社會發(fā)展趨勢所提倡的活動。這讓大學生們的志愿精神變得更加投入。讓學生們都積極地參與到了其中,極大地弘揚了志愿者的精神,帶動了更多的人到志愿服務之中。
二、志愿服務實踐育人有哪些要面對的問題
1.志愿服務的相關組織并不完善
志愿服務活動像是一種完整的社會系統(tǒng),在把志愿服務落實到現實的具體情況中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經過足夠的相關實踐,我們發(fā)現在大學生志愿者們進行志愿活動時,許多的培訓并不健全,志愿者經費也是市場沒有保障,這使得學生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yǎng),讓其無法做到更有挑戰(zhàn)的志愿服務,讓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的方針難以有效地落實。在有些學校甚至志愿機構都已經不再健全。這已經是目前志愿服務實踐育人方針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2.大學生對志愿服務缺少認知并且覺得是浪費時間
在大學生們進行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的過程中,想要達到育人效果的前提條件便是大學生們對于志愿服務的看法與態(tài)度。雖然多數人還是以志愿服務為參與目標,但是還有少數的人是為了相對利益才參與的報名,想把志愿服務當成一個評優(yōu)秀學生的標準,更是有著不少大學生對于志愿服務不屑一顧,認為這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動。在大三大四學業(yè)重時,這些有志愿經驗的學哥學姐便回到了學業(yè)的繁忙中,使得志愿團隊并沒有資深的志愿者,這便讓新參加的志愿者缺少對志愿服務的認知。還有很多的同學覺得參加志愿者服務屬于浪費時間,這是一種狹隘的想法,在志愿服務過程中會有很多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三、讓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繼續(xù)發(fā)展的相關策略
1.完善志愿服務組織
在完善志愿者組織的過程中,相關學校與部門一定要給予相應的人力物力支持,只有這樣志愿服務組織才會平穩(wěn)的發(fā)展,在志愿服務組織管理機制的建設上也要多下苦功,目前很多的志愿服務組織因為沒有專業(yè)的相關部門進行引導,導致了這些志愿服務沒有明確的管理條例。這讓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策略難以得到有效地展開。在志愿服務組織缺少大學生志愿者報名時,應利用校內網站和相關的公眾號的等網絡途徑對志愿服務實踐育人進行廣闊的宣傳工作,在學校和相關部門解決了物力和財力的情況下,通過加大宣傳力度來解決人力缺少的問題,讓更多的大學生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務組織當中。讓相關的志愿者組織得到應有的完善。
以成工職院汽車工程學院的志愿分隊為例,這個志愿團隊就是缺乏明確的管理機制,但是在沒有前人之路的情況下,他們還是制定了相應的保障機制,目前只等待相關部門的具體實施,其中包括榮譽證書、公開表揚、綜合素質,各項評優(yōu)和入黨等。因此,相關的政策應建立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讓學生們的能力和保障得到相應的提高。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地建立起志愿服務組織。
2.加大宣傳志愿服務精神并對能力進行培養(yǎng)
在大學生們不了解志愿服務的相關內容時,應該加大對志愿服務精神的宣傳,讓大學生們對于志愿服務產生更深層次地思考,以此來讓更多的大學生們踴躍報名參加到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的活動中來,在學生們對志愿服務缺少相應認知的時候,應該對其進行簡單的培訓,對新加入的大學生志愿者進行基本的志愿者服務內容與志愿者精神的講解。對于覺得志愿者是浪費時間的同學,應該讓其了解到志愿者服務對各方面能力有多大的提升。
在加大宣傳的同時,還應該對報名志愿者的同學進行能力上的一個培訓,第一增強了大學生的整體能力,第二便是有了更強的能力后便可以進行更深層次且要求更高的相關志愿服務,讓志愿服務實踐育人不再是一句空談。
以成工職院汽車工程學院的志愿分隊為例在新能源1902班中的袁佳俊便是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志愿者骨干,在志愿者培訓中,有著各種能力的訓練,其中包括英語、通識常識、口語強化、基本技能和國情文化等等。在參加志愿服務的過程中,讓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直線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以志愿服務實踐育人是十分可行的辦法,有著很多的好處,雖然目前還有這相關組織不完善;服務平臺少和缺少認知等相關的問題,但是以成工職院汽車工程學院的志愿分隊為例,應盡快尋找相關的解決辦法并提出對應問題的策略分析,以此來保證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的方針得到正常執(zhí)行。
參考文獻
[1]王博.新時代大學生志愿服務實踐育人工作的路徑研究[J].決策探索(下),2020,(06):93-94.
[2]趙丹.新時代大學生志愿服務實踐育人困境與對策探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3(02):83-86.
作者簡介:覃琴(1987.07—),女,漢族,四川成都人,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思政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