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可珊
作者自畫
自幼生活在小城,雖沒有出生“書香世家”,但家中書柜陳列的好書,足以栽培我的志趣。我的父親重教育,重閱讀,重修身養(yǎng)性;而我有幸遇伯樂,至此,歡喜踏上寫作之路。人這一生可以喜歡的東西有很多,我偏愛電影、民謠和寫作,盼望與一切溫柔而富有詩意的事物交流一番。相信熱愛可抵歲月漫長,也相信可追求理想的自己是幸運的,于是愿拾筆作槳,疊紙為舟,在這生命的苦河之中,以寫作自渡。
現(xiàn)實從不似李太白于詩中放言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世上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各自疲于塵世。
但社會發(fā)展是滾滾向前的巨輪,碾著無數(shù)年少意氣的夢想,一刻不停地駛向明天。于是許多人因生活之茍且,而忘卻了心中的詩與遠方,過上所謂的“快餐式生活”。一味追求富足的物質(zhì),反倒丟失了本心中最寶貴的東西——這是時代的副作用。
社會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本就變化無常,以普遍性為基點,個性為發(fā)展空間,創(chuàng)造出無限捉摸不透的下一刻。從前人們沉迷燈紅酒綠、聲色犬馬,而今反倒向往小橋流水、恬靜淡然。被動著被平凡吞噬的背景下,人是圍著自己轉(zhuǎn)的,旁人皆是點綴,只因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們需要去適應所有無常,但并不意味著,它決定我們個人的價值和生命歷程。
誠然,科技發(fā)展并無原罪,但它引導的價值觀念變化,讓這個時代愛人先從臉愛起?!皼]有一副好皮囊,就沒有人愿意越過表層,去欣賞你自以為優(yōu)越的靈魂?!边M一步說,如今“內(nèi)外兼修”才是硬道理。如此,提升個人價值與追求美并不相悖,反而相輔相成。
內(nèi)要修德,要拒絕成為蕓蕓眾生,向平庸說“不”?!拔覍幵附箲],也不要一種腐朽的安寧?!币獯罄骷野矕|尼奧,面對平庸的命題如是說。平庸是前行路上一道避無可避的坎坷,是一把束縛人心的枷鎖。它常冷酷無情,有時更是野蠻而殘酷,而受困的人無不碌碌無為、囿于世俗。有人試圖用外表的張揚,來嘩眾取寵;用浮夸的偽裝,來掩飾空虛,可惜效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其實,一個人內(nèi)心的淺薄,常能為人一眼所看透。終究是,繁華靡麗,過眼皆空。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普通不等于平庸,他也許一輩子就是個普通人,但他要做個不平庸的人,在許許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表現(xiàn)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來。”路遙筆下的生活,多的是各種各樣的不順利,多的是燕然未勒的意難平,但他的主人公卻都對未來充滿希望,從未被苦難打倒。在不那么璀璨的人生里,有一分熱即發(fā)一分光,且如星河一般,不必等候炬火。
人世間本是一場庸俗勢力的大合唱,誰一旦對它屈服了,就永遠沉淪了。須逆風暴而行,以一身不屈的傲骨迎擊社會的不公。
王小波是這樣的人,他曾言:“寧做特立獨行的豬,不做千篇一律的人。”不朽的才華與天賦是他對抗風雪最好的武器。這個自帶作家氣質(zhì)的人,敏感中夾雜些許幽默,孤獨里包含很多憂郁,他總想和世界談談。只要有趣的靈魂永遠燃燒,精神的力量就永不泯滅。
拒絕成為蕓蕓眾生,應如諸葛先生所言:“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許多人先用知識武裝頭腦,向“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山頂攀登,再用烹飪、健身、冒險等方式補足短板,以謀一技之長,站在自己的領(lǐng)域閃閃發(fā)光。成為“內(nèi)心強大”與“能力拔尖”的一分子后,自然可胸有成竹地答上一句:“不做乏善可陳的偽精致者和受人支配的提線木偶。”
在紛亂繁雜的時代里,要做一個有價值的人。背上行囊,帶上信仰,去尋找自己的國度,以微薄之力推動歷史進程,哪怕傾盡一生。更要順應社會個性張揚與合作共贏的內(nèi)在發(fā)展規(guī)律,于低谷時期努力向上,成為別人眼中的遙不可及。
且如《逍遙游》中的宋榮子一般,“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以樂觀之心奔向遠方,笑看人間值得。
(指導老師:何文魁)
創(chuàng)作感言:
“蕓蕓眾生”,是我讀懂賽題后第一個想到的詞。一個朝氣蓬勃的社會里,每個人應當是積極奮斗的,絕不妥協(xié)的:除了現(xiàn)實,我們還應該在心中有一個自己的理想世界。于是我就著“平凡但不平庸”幾個字,細細思索,如今社會中部分年輕人頹靡之現(xiàn)狀。反觀自己和身邊有理想,并愿意為之奮斗的朋友,由此,便希望寫一些東西來警醒同輩的青年人。一定要拒絕成為“蕓蕓眾生”,活出自己的特色,就如范仲淹之人生信條:“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本退悴荒苋绯売⑿壅仁澜?,也要如一束光,至少奉獻溫暖,照亮周圍的一隅天地。
文中引用諸葛先生誡言“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不僅作為本文的主題,也希望每一位讀者戒驕戒躁,以平和之心,全力以赴,不負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