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虎
提起筷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中國的筷子文化源遠(yuǎn)流長,在古代,筷子被稱為“箸”,早在殷商時期就開始使用了,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筷子的標(biāo)準(zhǔn)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七情六欲”;筷子一頭圓一頭方,暗喻“天圓地方”,也因此,中國的筷子在世界餐具大家族里都獨樹一幟,堪稱中國的國粹。
每個中國人的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筷子,一雙筷子,貫穿了人的一生,承載著中國人數(shù)千年來的情感、記憶、喜怒哀樂和舌尖鄉(xiāng)愁。而仔細(xì)想想,人生,其實就是一雙“筷子”。
人生如筷,豐富多彩??曜右虿馁|(zhì)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種類,比如常見的木筷子、竹筷子,不銹鋼筷子,純銀筷子、象牙筷子等,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選擇。人生也一樣,出生于不同的家庭,也就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無論貧窮或富貴,都需要坦然接受??曜拥膬?yōu)劣,不在于材質(zhì),而在于是否用得順手;人也亦然,我們不能選擇出生,卻能通過后天的努力,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
人生如筷,本性正直??曜邮欠竦眯膽?yīng)手,正直是根本,再昂貴的筷子,一旦變形或彎曲,就失去了它的價值,遲早遭人丟棄。人也一樣,要以誠信為本,善良為根,行得正,坐得端,若走上彎路邪路,必遭世人唾罵。
人生如筷,一根易折。一根筷子,輕易就被折斷,但一把筷子,卻會變得堅挺無比。人生旅程中,小時候,有父母這雙貼心的“筷子”呵護(hù)我們健康成長;長大后,有家人這雙暖心的“筷子”幫我們披荊斬棘;落魄時,有朋友這雙熱心的“筷子”幫我們渡過難關(guān)。我們要心懷感恩,當(dāng)父母老了,做一雙烏鴉反哺的“孝心筷”;當(dāng)家人倦了,做一雙噓寒問暖的“親情筷”; 當(dāng)朋友累了,做一雙推心置腹的“友情筷”。
人生如筷,相輔相成。自古以來,筷子總是成雙成對的出現(xiàn),長度一致,粗細(xì)均勻,這樣兩根筷子才能密切配合,順利把飯菜夾進(jìn)嘴里。若只有一根筷子,用起來則十分費力。人生的餐桌上,男人是一根筷子,女人是一根筷子,兩根“般配”的筷子有緣握在一起,這就是婚姻;兩根筷子,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同心同德,默契十足,成為一雙筷子,將美好的生活夾進(jìn)嘴里,慢慢咀嚼,細(xì)細(xì)品味,這就是家庭。
人生如筷,切記三忌。從小,長輩就教育我們使用筷子時:一忌“三長兩短”,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二忌“敲碟敲盤”,在吃飯前用筷子敲擊碗盤,既吵鬧又不雅觀;三忌“筷子插碗”或“筷子指人”,這是一種大不敬的行為,讓人厭惡。人生也一樣,做事不能三心二意,需要始終如一;做人不能朝三暮四,需要腳踏實地;無論何時,擯棄浮躁與功利,拿得起,更要放得下,永葆善良的初心!
人生如筷,傳承家風(fēng)。中央電視臺播放過一個“筷子”的公益視頻,曾感動了億萬觀眾:餐桌上,父母用筷子給年幼的孩子夾了第一口菜來“啟迪”味覺;團(tuán)聚時,父親及時攔住孩子焦急的筷子,示意長輩優(yōu)先來“明禮”;回到家,母親不停用筷子給子女夾菜來表達(dá)“關(guān)愛”;除夕之夜,孤單的老人被鄰居盛情邀請到自家餐桌遞上一雙筷子來“睦鄰”……千百年來,勤勞樸實的華夏兒女,不僅用筷子傳遞著“舌尖的味道”,更傳承著“優(yōu)良的家風(fēng)”。
一雙普普通通的筷子,品盡酸甜苦辣咸,嘗遍世間冷暖味。而人生,也是由許許多多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組成的,只有嘗過五味,經(jīng)歷過風(fēng)風(fēng)雨雨,方知生活的艱辛與幸福的真諦!
人生如筷,筷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