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出版思潮研究芻議

    2020-09-10 07:22:44曹世生
    中國出版史研究 2020年1期
    關鍵詞:思潮出版業(yè)思想

    【摘要】出版思潮是出版業(yè)客觀存在但尚未引起研究者關注的一種現(xiàn)象,指的是在一定時期的社會文化思想的影響下,為適應社會變革和出版創(chuàng)新而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為多數(shù)出版主體奉行,并對出版實踐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的出版思想所形成的潮流。明確出版思潮的概念和內(nèi)涵,有利于廓清認識、加強宏觀研究、開辟新的研究領域。研究者可以從出版史的角度出發(fā),與社會文化、思想史研究及出版實踐相結(jié)合,研究出版思潮的發(fā)展歷史、出版思潮與外部環(huán)境和出版實踐的互動關系。

    【關鍵詞】出版 思潮 出版思潮

    出版思想研究,是出版學理論研究中的一個常見課題。近年來,學界圍繞中國近現(xiàn)代乃至當代編輯家、出版家(包括一些有過編輯出版工作經(jīng)歷的歷史文化名人)的出版思想發(fā)表了豐富研究成果,有效地提升了出版主體研究的深度。然而,當前學界對出版思想的研究主要以個案剖析為主,尚缺乏針對一個時期的出版思想所形成的潮流進行概括性分析和總結(jié)。

    事實上,出版作為一項文化事業(yè),和文學、藝術、電影等一樣,都處在復雜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之中,深受社會環(huán)境影響,從而使得不同主體的出版思想中表現(xiàn)出一些與時代潮流一致的普遍性傾向。研究文藝理論,不僅要研究創(chuàng)作主體的文藝思想、文藝主張,還經(jīng)常要涉及對文藝思潮的研究。在文學、音樂、美術、電影等文藝領域,都有對應的文學思潮、音樂思潮、美術思潮、電影思潮研究,而同樣作為一項包含大量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文化事業(yè),出版領域卻沒有相應的“出版思潮”研究,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筆者不揣淺陋,針對構(gòu)建“出版思潮”這一研究課題,提出個人淺見,尚祈方家指正。

    一、出版思潮的概念及其特征探析

    在正式討論“出版思潮”這一概念之前,有必要對“思想”和“思潮”這兩個近似詞作一個辨析。人們在實踐中,首先獲得對事物的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chǎn)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毛澤東:《毛主席的五篇哲學著作》,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54—156頁。。所以,“思想”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屬于理性認識,有時候也可以用來指某種成體系的理性認識。出版思想就是出版主體對于出版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理性認識中對出版業(yè)的發(fā)展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的一系列成熟觀念的系統(tǒng)概括和總結(jié)?!八汲薄笔侵改骋粫r期內(nèi)反映當時社會政治情況而有較大影響的思想潮流商務國際辭書編輯部編《商務國際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第993頁。。研究思想史的葛兆光先生有一個較為通俗的說法,他認為“大體一致的思路和興趣就成為一種思潮”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頁。。由此可知,思想是特定主體(個體或組織)所持有的理性認識,而思潮則是不同主體所共同持有的理性認識。如果一種“思想”得到了多數(shù)人的認可,變成多數(shù)人所奉行的共同理念,那么它就從“思想”變成了“思潮”。

    綜合以上比較,筆者認為,可對“出版思潮”作如下定義:出版思潮是指在一定時期的社會文化思想的影響下,為適應社會變革和出版創(chuàng)新的需要而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為較多的出版主體所信奉、踐行,并對出版實踐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的思想觀念所形成的潮流。出版思潮既可以是一個時期內(nèi)被多數(shù)出版從業(yè)者共同認可并奉行的具有普適性的出版思想,也可以是根據(jù)出版業(yè)或出版主體的出版實踐在一定時期內(nèi)體現(xiàn)出來的普遍性現(xiàn)象所抽象概括出來的思想特征。

    出版思潮具有時代性,它既是應時代潮流而產(chǎn)生,也會隨時代潮流而變遷直至消亡。出版思潮具有普遍性,一種思想或者理念,必須具有某種普遍意義,為較多的出版主體所認同,并得到較為普遍的實際應用,才能被稱為出版思潮。出版思潮還具有實踐性,其不僅來源于出版主體的出版實踐,同時也必須廣泛地運用到出版實踐中去,并產(chǎn)生一批有影響力的出版機構(gòu),或出版一批有影響力的出版產(chǎn)品,從而對社會產(chǎn)生廣泛的影響和實際的效果。

    “出版思潮”一詞并非筆者生造。陳思和在《當代文化趨向與出版對策》陳思和:《從魯迅到巴金:陳思和人文學術演講錄》,中西書局2013版,第68—80頁。一文中,曾兩次提到“出版思潮”一詞。該文指出:“每一個編輯都可能成為一種出版思潮或?qū)W術思潮的推動者”,“從當代文化的發(fā)展或出版思潮的發(fā)展來說,每一個思潮的推動,總歸首先有一批精英分子……制造出一個文化高潮或文化潮流”,兩處論述揭示了“出版思潮”的部分特點,只是整篇文章的著眼點是文化思潮影響下的出版策略選擇,不在筆者所說的“出版思潮”。傅曉紅、賀權(quán)的《淺談兒童文學出版的新思潮》傅曉紅、賀權(quán):《淺談兒童文學出版的新思潮》,《新聞出版交流》2001年第6期。,是一篇以“兒童文學出版的思潮”為研究對象的文章,探討的是“出版思潮”的一個具體分支,對于“出版思潮”研究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李衛(wèi)東在論述抗戰(zhàn)時期納西族的出版活動與時代社會的關系時指出,“這時期納西族的出版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追求國家獨立、反抗帝國主義侵略與民族解放的出版思潮”李衛(wèi)東:《文明交往視角下納西族文化的發(fā)展》,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版,第471頁。,作者明確指出抗戰(zhàn)時期出現(xiàn)了“追求國家獨立、反抗帝國主義侵略與民族解放”的出版思潮,這一判斷大體是符合出版史的,但其論述的重點并不在此??梢姡俺霭嫠汲薄痹诂F(xiàn)有文獻中偶有出現(xiàn),但目前學界對于其概念和內(nèi)涵尚無明確定義,對于這一領域的研究自覺尚未樹立,相關文獻中對這一概念的提及只是一種不經(jīng)意的“觸碰”。筆者認為,明確提出“出版思潮”概念很有必要,這是一個值得跟進,具有深挖潛力的出版理論研究新領域。

    二、明確“出版思潮”概念的重要意義

    (一)準確描述出版思潮現(xiàn)象,廓清模糊認識

    出版活動與出版思潮始終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在悠久漫長的出版史上,許多杰出的編輯家、出版家形成了獨特的編輯思想、出版思想;同時也出現(xiàn)過許許多多的出版思潮,對出版業(yè)產(chǎn)生過廣泛影響,甚至引發(fā)某種類型的“出版熱”。例如,吳平、錢榮貴《中國編輯思想發(fā)展史》吳平、錢榮貴:《中國編輯思想發(fā)展史》,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一書在論及宋代編輯思想時中提到,宋代出現(xiàn)了各種體現(xiàn)“經(jīng)世致用”宗旨的編輯出版活動,而這一節(jié)的標題為“‘經(jīng)世致用’的編輯出版宗旨”。其實,作者在這里討論的就是宋代的一種“出版思潮”,只是用“編輯出版宗旨”一詞進行了替代。同樣地,作者在接下來的第三節(jié)中提到,不僅朱熹在注釋過程中體現(xiàn)出“以己意說道理”的思想,在很多其他經(jīng)注書籍中也體現(xiàn)了“以己意說道理”的思想傾向——這是否也正可以說明,朱熹所處時代出現(xiàn)了“以己意說道理”的“出版思潮”。該書第九章第三節(jié)的標題為“洋務運動時期編輯思想研究”,其研究對象很明顯是一個時期出現(xiàn)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思潮”,該節(jié)內(nèi)容指出,洋務運動時期出現(xiàn)了“固舊”“開新”“但求校讎之精審,不問成書之遲速”(即質(zhì)量優(yōu)先于效率)等思想,這些思想可以說就是洋務運動時期的“出版思潮”。

    此外,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的日本,巖波書店適應關東大地震后社會對低價書籍的需求,出版了廉價且外形便于攜帶、以普及為目的的小開本“巖波文庫”,在日本出版界掀起了一股“文庫”出版思潮李常慶:《把叢書放進口袋——日本“文庫”和“新書”小開本系列叢書出版記略》,《出版廣角》2003年第12期。。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知識分子不得不面向市場,走出書齋,考慮如何利用現(xiàn)代傳播工具把人文思想傳播出去,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化苦旅》的出版成功帶動了一股“大文化散文”的出版思潮陳思和:《出版策略與文化思潮》,《出版參考》2005年第10期。。以上實例說明,出版思潮是出版業(yè)客觀存在的文化現(xiàn)象,它總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產(chǎn)生,反映著一個時代的面貌,也通過具體的出版實踐作用于時代。提出“出版思潮”這一概念,有利于準確客觀地描述這一出版現(xiàn)象,廓清人們的模糊認識。

    (二)樹立出版思潮的研究自覺,加強宏觀探討

    筆者通過CNKI數(shù)據(jù)庫以“編輯思想”“編輯出版思想”“出版思想”為篇名關鍵詞,檢索到的文獻總數(shù)近2000篇。而以“出版思潮”為篇名關鍵詞搜索,僅能得到數(shù)篇研究社會思潮與出版關系的文獻,尚未檢索到真正以“出版思潮”為研究對象的文獻。絕大部分研究“編輯思想”“出版思想”“編輯出版思想”的文獻都是關注于特殊出版主體的個案研究,多個案分析,少歸納概括?!俺霭嫠汲薄毖芯康娜毕?,使研究者無法準確認識一個時期內(nèi)出版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很難對一個時期的出版特征做出準確客觀的概括,對于出版史的書寫來說,不免是個遺憾。研究出版思想發(fā)展的歷史,既要有出版思想的個案探討,也要有宏觀發(fā)展趨勢的脈絡總結(jié)。出版思潮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研究者從更加宏觀的視角,把握出版思想的時代演變過程,書寫更加完善的出版思想史著作。

    (三)完善出版理論體系構(gòu)建,開辟研究領域

    相對于文學等其他成熟學科,出版學作為一個年輕的學科,在基礎理論方面還存在一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概念。當前學界并非沒有人關注到“出版思潮”這一現(xiàn)象,前文提到的《編輯思想發(fā)展史》的作者,事實上在書中既有“編輯思想”的個案研究,也有“出版思潮”的概括性歸納,只不過作者籠統(tǒng)地用“編輯思想”或“出版宗旨”這樣的詞匯進行了替代。近年來的一些研究成果則顯示,社會、文化思潮與出版行業(yè)的關系已經(jīng)成為一些研究者的關注領域。如吳永貴《五四新思潮下的幾項出版變革》吳永貴:《五四新思潮下的幾項出版變革》,《出版發(fā)行研究》2009年第1期。,論述了五四新文化思潮下出現(xiàn)的重要出版變革,其中的“追求民主科學”“改文言為白話”“同人出版”都可視為在時代背景下出現(xiàn)的“出版思潮”。此外還有《改革開放以來的圖書出版與文化思潮》陳偉軍:《改革開放以來的圖書出版與文化思潮》,《中國出版》2008年第10期。、《明代社會思潮變遷中的詞選出版》岳淑珍:《明代社會思潮變遷中的詞選出版》,《中國出版》2013年第11期。、《啟蒙的生意——晚明商業(yè)出版與啟蒙思潮的興起和傳播》張獻忠:《啟蒙的生意——晚明商業(yè)出版與啟蒙思潮的興起和傳播》,《河北學刊》2017年第1期。、《論近代社會思潮對出版企業(yè)編輯制度的影響》歐陽敏:《論近代社會思潮對出版企業(yè)編輯制度的影響》,《出版發(fā)行研究》2018年第5期。等論文,不同程度上涉及了社會文化思潮與出版業(yè)之間的互動,與“出版思潮”研究僅有一步之遙。筆者認為,提出“出版思潮”這一概念,并與“出版思想”做出精確的區(qū)分,有利于構(gòu)建更加完善的出版學理論體系,也有利于使研究者自覺規(guī)范研究領域,避免概念混淆和體例混亂?!俺霭嫠汲薄边@一概念的提出,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有望為出版學研究帶來新的學科增長點。

    三、如何開展出版思潮研究

    “出版思潮”是一個新提出來的概念,但卻不是新現(xiàn)象。以往的出版學理論研究成果中,有相當一部分都可以看作是“出版思潮”研究的成果。結(jié)合對“出版思潮”所作的定義,筆者試著提出“出版思潮”研究三個主要方面的內(nèi)容,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與出版史研究相結(jié)合,研究出版思潮演變的歷史

    研究出版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對一個時期出版業(yè)的整體情況進行總結(jié)和歸納。這些總結(jié)和歸納包括很多方面,如編輯制度、發(fā)行體系、裝幀設計、印刷技術等,筆者認為對一個時期的出版思潮進行總結(jié)歸納也應是出版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出現(xiàn)過很多“出版熱”“出版潮”,構(gòu)成出版業(yè)明顯的時代特征,而每一次“出版熱”“出版潮”的流行背后,一定是有某種流行的“出版思潮”做支撐的。因為出版業(yè)是與思想、文化關系最為密切的產(chǎn)業(yè),沒有一定的思想和理念做支撐,很難形成一場真正的、能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出版熱”。研究出版史也好,研究出版史上的“出版熱”也好,一定要歸納總結(jié)出這些現(xiàn)象背后的“出版思潮”因素,如此才能對一個歷史時期的出版業(yè)形成更加理性客觀的認識,豐富出版史的相關研究。出版思潮的變遷,其實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出版業(yè)的發(fā)展,可以成為出版行業(yè)歷史發(fā)展的最好注腳之一。研究者還可以專門以“出版思潮史”為出版史研究中的一個分支,梳理“出版思潮”的發(fā)展和變化。比如,日本“文科·新書”出版熱潮在20世紀隨著日本經(jīng)濟狀況的變化多次起伏,其背后究竟是怎樣一種“出版思潮”在起著支撐作用,其形成和演變發(fā)展的過程是怎樣的,這正是“出版思潮”研究可以關心的問題。

    (二)與社會文化、思想史研究結(jié)合,研究出版思潮與外部環(huán)境的互動關系

    出版思潮是時代風潮與出版行業(yè)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研究出版思潮絕對不能脫離時代、社會背景,否則就有凌空蹈虛之嫌。一方面,出版作為一種文化活動,總是置身于某種特定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受到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社會文化思潮甚至出版技術變遷等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這些影響作用于出版從業(yè)者,使得他們的思想形成一些顯著的時代特征。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出版思潮就是社會思潮在出版界的映射。另一方面,由于出版對于文化傳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尤其是在其他傳媒不甚發(fā)達的年代,一旦形成有影響力的“出版思潮”,自然而然就會在文化界、文學界等產(chǎn)生連鎖反應,最終可能反作用于社會,推動社會思潮的進一步變遷。因此,研究“出版思潮”既要研究“出版思潮”形成時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更要深入研究時代背景與“出版思潮”之間的互動關系;既要看到時代背景制約“出版思潮”的一面,也要看到先進的“出版思潮”推動時代進步的一面。如研究洋務運動時期的“出版思潮”,既要看到內(nèi)憂外患疊加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知識分子“求新”“求自強”等文化思潮導致了“開新”這樣的出版思潮的形成,同時也可以研究在“開新”的出版思潮影響下所出版的一系列“西學”出版物又是如何引起晚清社會思想更新、促進社會進步的。

    (三)與出版行業(yè)實踐相結(jié)合,研究出版思潮與出版實踐的互動關系

    一種出版思想要想成為出版思潮,絕不能僅停留于空想,或只存在于部分人的言談和筆墨中,關鍵是要看它能影響多少出版人,變成了多少出版從業(yè)者的自覺行動,給出版業(yè)帶來多大變革,產(chǎn)出了多少有影響力的出版產(chǎn)品。研究出版思潮,既可以研究出版思潮的發(fā)生過程,研究其是從什么出版環(huán)境和出版實踐中發(fā)展起來的,也要研究出版思潮是如何指導出版實踐、變成出版人的自覺行動的,還要研究在一種出版思潮的影響下,取得了哪些標志性的出版成果和怎樣的出版效益。我國20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了一股“西方人文社科熱”的文化熱潮,在此影響下,出版界興起了系統(tǒng)譯介西方社科著作的出版思潮,并對出版實踐產(chǎn)生了切實的影響,僅1985—1988年就出版了專門匯集國外思想文化譯著的叢書53套,包含國外社科譯著的叢書69種汪濤:《1978—1998年讀書熱點解析》,載王余光編著《中國文化閱讀史論》,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203頁。,相關叢書的暢銷,對社會文化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這一“出版思潮”與當時的出版實踐的互動關系,就很值得作為典型案例認真研究。通過對出版思潮與出版實踐進行深刻分析和研究,總結(jié)其各方面的經(jīng)驗教訓,這對于做好當前的出版工作,加快實現(xiàn)出版業(yè)向高質(zhì)量發(fā)展轉(zhuǎn)型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總而言之,“出版思潮”作為出版行業(yè)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長期以來未能引起出版學理論研究者的注意和重視,使得其概念至今模糊不清,甚至被當作“編輯思想”“編輯出版思想”“編輯出版宗旨”等。認真梳理出版業(yè)存在的“出版思潮”,對其進行明確的概念定義和內(nèi)涵界定,既能加深對出版行業(yè)的理性認識、更好地指導出版實踐,也能為出版學理論研究開辟新的研究視角,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和研究意義。

    〔作者曹世生,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A Preliminary Study on PublishingThought Trends

    Cao Shisheng

    Abstract:The publishing thought trends is an objectively phenomenon but has not yet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It refers to certain trends of publishing thought formed and develop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ideas in a certain period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change and publishing innovation and believed by most publishers and had a wide-ranging influence on publishing practices. Clarifying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publishing thought trends will help clea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phenomenon, strengthen macro research, and stablish a new research field. Researchers can study the history of publishing thought tre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shing history, combine with the study of social culture and the history of thoughts to study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shing thought trend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study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shing thought trends and the practice of publishing.

    Keywords:publishing, thought trends, publishing thought trends

    猜你喜歡
    思潮出版業(yè)思想
    春秋時期重民的社會思潮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以按需出版為抓手,推動出版業(yè)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從回歸溫柔敦厚到走向天馬行空——當代文藝思潮的一種轉(zhuǎn)向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AR與VR技術在兒童出版業(yè)中的應用
    新聞傳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4:12
    對出版業(yè)供給側(cè)改革的思考
    出版與印刷(2016年1期)2016-01-03 08:53:34
    論20世紀初年的“興女學”思潮
    大兴区| 伊金霍洛旗| 武山县| 乌审旗| 青神县| 南陵县| 班玛县| 台南县| 开阳县| 伊宁市| 青龙| 许昌市| 柳江县| 宽城| 新兴县| 台东县| 宁明县| 桃江县| 彭泽县| 都兰县| 张家川| 藁城市| 禄劝| 咸阳市| 黄梅县| 乐陵市| 凤阳县| 尚志市| 乌拉特前旗| 庄河市| 黄大仙区| 阿瓦提县| 瑞丽市| 湘阴县| 哈尔滨市| 武鸣县| 岳池县| 炉霍县| 万山特区| 阿坝县|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