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茁
摘要:有人認為:“電視新聞的文字稿件是完整的新聞”,“電視新聞的文字稿不是解說詞,它是新聞要素齊全、結構形式完整的新聞樣式,是構成電視新聞的骨干因素。”也有人認為:“因為電視新聞報道的內容和形式不同,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情形不盡相同。文字形式從結構上就不一定十分嚴密和完整?!逼鋵崳娨曅侣劦奈淖指寮苊浇閭鞑シ绞降挠绊?,其語言的使用有著自己的特點。
關鍵詞:新聞記者;文稿;新聞事實
一、電視新聞稿的概述
電視新聞稿是配合電視新聞圖像的播出,敘述新聞事實,供播音員誦讀的文字稿。它與新聞圖像互相配合,構成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一條條音畫兼?zhèn)涞碾娨曅侣?。電視新聞有聲音和圖像兩部分。電視新聞稿(文字稿件)在電視新聞里面就是播音員播出的聲音(解說詞),新聞圖像是由電視攝像攝制的畫面。一條完整的電視新聞是由聲音和圖像組成的,兩者缺一不可,兩者同等重要。同時,聲音和圖像有機結合、互為補充的電視新聞才是成功的電視新聞。聲音歸聲音在說,圖像歸圖像在放,這就是電視新聞界常說、常見的痼疾——“兩張皮”現(xiàn)象:聲音一張皮、圖像一張皮,兩不相交。這是電視新聞新手,特別是從報紙記者轉為電視記者最常犯的錯誤,也是電視新聞稿的寫法里面最需注意的方面。
二、電視新聞稿格式
電視新聞稿有一定的格式,但并不局限,特別是對消息類電視新聞來說更是如此。如果初著手的新人按一固定的電視新聞稿格式去撰寫電視新聞稿,可以更容易上手、入門,迅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
一般的電視新聞稿格式:標題-導語-畫面-解說詞(同期聲)-畫面-解說詞(同期聲)-畫面-解說詞(同期聲)……也就是說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1、導語;2、新聞由頭、新聞切入點、新聞例子(現(xiàn)場采訪);3、面上內容,有點及面,新聞的重點部分。另外,應該盡量多使用同期聲、現(xiàn)場聲、現(xiàn)場采訪,這是電視媒體的獨特優(yōu)勢。其中,標題和導語與一般消息無異,區(qū)別是在敘事過程中,將直接引語轉化為畫面或同期聲,將記者的表述轉化為解說詞。在電視新聞稿寫作過程中,要有畫面感,文字始終要為畫面服務。更需要注意的是,畫面或同期聲要與解說詞交叉組合,進而將事件完整敘述。
電視新聞當中出現(xiàn)的文字語言是聽的語言,是畫面語言的補充,依附于畫面而存在,而報紙的寫作語言是看的語言,能夠獨立傳達完整信息。因此,電視新聞稿在用詞造句上有著特殊的寫作要求。
從大的方面來說,電視新聞寫作在用詞方面應盡量使用大眾語言,多用生活中的口語表述。具體到具體的電視新聞寫作,以下幾個方面應該特別注意。
1、寫作語言口語化,多用現(xiàn)在時
區(qū)別于人們閱讀的報紙、雜志等紙質媒體,電視新聞的寫文章作要注意扔掉書面語,多使用人們日常生活中朗朗上口的口頭語。口語化就是要求新聞稿的寫作要簡明、樸素,以大眾通俗易懂為目的,大眾聽播音員播新聞時,就像是在聽人說話,而不是機械地在念稿子??谡Z化的風格也集中體現(xiàn)在詞匯使用通俗化、句式的短小精簡化,不使用過多讓人難以理解的形容詞和連詞。
在進行電視新聞稿的寫作時,我們要盡可能地使用現(xiàn)在時,因為新聞最大的特點就是及時性,要想體現(xiàn)新聞即時性的特點,最直接的途徑就是使用現(xiàn)在時,將正在觀看新聞的大眾引入預設場景中,給人一種事件此時似乎正在發(fā)生的代入感、現(xiàn)場感、及時感。
2、把信息分開來描述
一個句子、一段新聞包含的信息太多,在報紙上,通過反復閱讀可以讓人理解,但在電視新聞中就不容易讓人聽懂。如果把這個含有較多信息的句子作為導語念給人聽,除非人家特別有意識地記憶,否則很難記住有哪些信息。這樣的導語,在電視新聞稿件中就不合適,要做一些改造。把信息分開來說,聽眾或觀眾就更容易弄明白了。
三、長句要改為短句
報紙常常使用長句子強調某人某事,而電視新聞稿因為是觀眾聽的,句子一長,就會使人摸不著頭腦。我們應該用日常談話的方式來寫電視新聞稿件,盡可能用雙音詞、白話語和口頭語;選用的字、詞力求簡單易懂;注意使用簡單句。
四、盡可能把單音詞改寫為雙音詞
單音詞多是古代漢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遺存下來的,閱讀時不成問題,寫出來登在報紙上,一般也可以,沒有什么感覺,但多數(shù)情況下是讀起來不順口,聽起來不順耳。
五、電視新聞文字稿對陌生名詞要解釋
我們在報道企業(yè)新聞時,經常會接觸到新的設備,新的管理詞匯,新的專業(yè)術語等。因此,我們心里要經常想著觀眾,對新聞中出現(xiàn)的生僻術語,新設備,新技術等要注意加以解釋。不要以為自己懂了的東西,觀眾也都懂。
六、不要過于頻繁地使用連詞
我們在寫新聞稿件時,經常用“但是”“和”等這樣的連詞,使用這樣的連詞會使電視新聞聽上去更有面對面和觀眾談話的感覺。但不要過于頻繁地使用,否則也會把人忽悠迷糊了。有的連詞,如“然而”,在報紙中使用的很多,但在電視稿中就不合適。因為“而”沒有聲母,與“然”連起來,容易使人聽不清。所以,電視新聞稿件中,盡量用“但是”代替“然而”。另外,還要避免表達不清。在日常談話中,我們經常不重復已提到過的人名,而用“他”或“她”等指示代詞代替,在電視新聞稿中,這種省略要謹慎,以防聽覺上出現(xiàn)偏差。
七、用詞準確,言之有物
電視新聞稿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全敘述事件的經過。這就需要正確、簡潔、有意義地使用電視新聞稿的語言。另外,電視新聞有畫面和聲音兩個要素,電視新聞稿的寫作與畫面呼應的同時,可能會出現(xiàn)句子成分不足、因果關系欠缺的現(xiàn)象。但是,如果缺少這樣的句子成分的話,可以通過畫面、現(xiàn)場的聲音、采訪的聲音來補充。
八、立足實踐,學會拉片
拉片是一種反復觀看、暫停、慢放,逐格觀看電影的行為。拉片的目的不是去觀賞電影,而是為了發(fā)現(xiàn)電影的核心秘密——視聽語言。電影拉片主要關注視聽語言(主要包括鏡頭、鏡頭的拍攝、鏡頭的組接和聲畫關系)。電視新聞稿除了視聽語言,需多關注下聲音(主要包括解說詞、同期聲、音樂)。
電視新聞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學習進步的過程,這不僅需要在工作中長期積累和運用,還需要理論知識,更需要敬業(yè)精神。我們可以在寫完電視新聞稿件后,大聲朗讀一遍,這樣可以使我們察覺出哪些詞可以省略,哪些地方應做著重強調,意思表達是否清楚,前后語句之間的連接是否順暢。這樣才能寫出優(yōu)質的電視新聞稿。我們只有勇于實踐,大膽嘗試,深入采訪,勤奮筆耕,不斷提高新聞采訪寫作的技巧,才能寫出更多更好的新聞作品。
作者單位:巴南區(qū)融媒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