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
摘 要:近些年坊間開始流行“現(xiàn)代插畫”,插畫的再度流行與受關注在廣大藝術類院校及學生之間激起波瀾。與相對沉重的嚴肅藝術與哲學化的現(xiàn)代藝術相比,插繪內容淺顯易懂、色彩絢麗、表現(xiàn)形式多樣、造型奇幻明快,無論是對藝術專業(yè)學生還是初學者,插繪的吸引力都是毋庸置疑的。該種繪畫形式最初用于書籍中輔助文字閱讀,能夠實現(xiàn)閱讀趣味性的增加,兼具藝術欣賞與說明的雙重功能,因而可謂來源已久。
關鍵詞:插繪;教學;美術
中圖分類號:J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2-0222-02
半個多世紀以來,當代藝術語境逐漸覆蓋并影響了全球各個國家。而作為一種觀念藝術形態(tài),插繪教學的基礎首先在于確定插繪概念及判斷其本質屬性上。個人體驗是落實思想意識與繪畫技術手段的決定性要素,因而對個人體驗的恰當提取尤為重要。在插繪教學過程中,如果僅以插繪作品的完成作為教學目的,那么其意義并不大。插繪創(chuàng)作以造型藝術與技術手段作為支撐,因此僅追求數(shù)字技術而脫離藝術形式的表達無疑是買櫝還珠,這會導致插繪的發(fā)展出現(xiàn)偏差[1]。此外,“圖文互證”是插繪的一大特征,但該特征并不意味著插繪僅對圖文互補類問題作出簡單回答,而是要對其背后隱藏的哲學性、歷史性及藝術性問題進行深入挖掘與準確解答。通常而言藝術的風格并不是跟隨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的,也并不一定是對當時民族精神及時代特征的反映。藝術自身的程式或者說傳統(tǒng)是特定的,它與時代的關系既可以是落后,同時也可以是超越?;诖?,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融入插繪創(chuàng)作理念,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及審美意識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極大的現(xiàn)實性意義。以下將對不同年齡段插繪實踐教學的應用展開詳細論述,借此拋磚引玉,為插繪教學乃至美術教學的進步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提出建設性意見。
二十一世紀,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支持與發(fā)展,使得大量圖片傳播進入美術課堂,學生對插繪的接受鑒賞能力逐步提高,各種插繪在美術教學中廣泛運用,同時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
插繪是一門既古老又現(xiàn)代的直觀藝術形態(tài),在原始社會有洞窟壁畫,伴隨著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各個時期,以插繪形式記錄著人類社會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及自然風貌。讓我們真實地看到先輩的生存狀態(tài)及當時的社會文化形態(tài)。插繪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悠久的歷史,從古老的洞窟壁畫到日本民間的浮世繪。國內最早的插繪是以版畫形式出現(xiàn)的,它隨佛教傳入中國,在經(jīng)書中傳播教義。據(jù)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版畫作品是在唐肅宗時期,到了宋、金、元時期,書籍插繪設計有了很大進步,應用范圍擴大到考古書、歷史地理書、日用百科書中,并出現(xiàn)了彩色套印插繪設計。明清時期,古代插繪藝術得到更好發(fā)展,全國各地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2]。
插繪進入課堂輔助美術教學,對學生耳濡目染,影響深刻。教學中經(jīng)常作為輔助材料穿插在教材之中,對正文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增加書中文字的趣味性、形象性,使文字內容更生動,更有感染力。中國古代就已有將插繪與教學相融合的案例,比如古代的詩歌圖片與文字巧妙的配合,文人墨客在精心繪制的畫作上題詩抒發(fā)感受等。直到現(xiàn)在,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插繪與教學配合得更加相得益彰,為美術教學開辟了嶄新的天地。
一、插繪在不同年齡段學生中的教學應用
(一)插繪在4~7歲學生的教學應用
一方面,4~7歲兒童有著天真爛漫的性格、豐富的想象力、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在插繪創(chuàng)作過程中都是極其美好的品質。然而該年齡段兒童注意力容易分散,這就要求美術教師注重激發(fā)學生的繪畫熱情,在滿足學生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礎上培養(yǎng)其良好的品質,引導學生對插繪內容、含義進行深入研究。針對4~7歲學生的插繪教學,教師應選用色彩豐富明快、畫面活潑生動、造型簡單可愛的插繪作品,鼓勵孩子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揮灑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作品。
而另一方面,4~7歲兒童無論是觀察能力還是認知水平都比較低,作為美術教師需引導學生學會簡單的圖形組合,并對其中的含義加以理解。教師在開展插繪教學時通常會選擇色彩鮮艷、造型簡單的簡筆畫作品。兒童對插繪作品的感知往往是從色彩、圖形開始的,對于插繪中較復雜的內容懵懵懂懂。4~7歲兒童本身大多具備強烈的繪畫欲望,但是存在眼高手低的問題,很難通過繪畫表達自己心中所想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承擔起引路者的職責,通過分解插繪作品來引導學生學習。一幅完整的圖畫往往是由簡單的幾何圖形構成的,如長方形與三角形共同構成房屋、圓形構成太陽、三角形與橢圓形構成樹木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簡單的小插圖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分步驟開展繪畫練習,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的同時,實現(xiàn)繪畫學習難度的降低[3]。
(二)插繪在8~12歲學生的教學應用
就認知水平、觀察力與理解力而言,8~12歲兒童相較于4~7歲兒童有了較大提升,他們能夠較好地掌握自己想要表現(xiàn)的畫面效果。在針對8~12歲學生的插繪教學中,教師可采取教學與插繪有機融合的方式展開授課,結合學生學情適當引導學生掌握作品色彩、溝通、畫面含義的表達等,對學生觀察意識、探究意識進行培養(yǎng),從而形成良好的美術學習態(tài)度。就色彩與構圖而言,8~12歲學生作品中色彩的豐富程度有所提升,作品構圖也向著較成熟的方向發(fā)展。教師在進行插繪作品的選擇時,可選擇內容相對豐富、形象相對復雜、難易適當同時又能激發(fā)學生繪畫熱情的作品。
(三)插繪在13~17歲學生的教學應用
13~17歲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藝術教育會對其個性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需要學校、家長以及美術教師給予特別關注。然而調查研究顯示,13~17歲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有所下降,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客觀層面有課業(yè)壓力的加重,主觀層面則有想象力與表現(xiàn)力的缺乏。作為一門興趣類課程,美術課首先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將其創(chuàng)作熱情激發(fā)出來,促使學生對美術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實現(xiàn)學生審美品質及思維能力的提升。
在開展針對13~17歲學生的插繪教學中,教師應著重考慮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保持下去。以課堂導入為例,教師可采取多媒體插繪的形式來導入課堂,引起學生關注,為美術課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開端[4]。無論是構圖還是對畫面的掌控,13~17歲學生都已具備較強能力?;诖耍處煈ωS富插繪課堂內容,針對不同類型、不同主題的美術課程采用相對應的插繪作品,使學生在鑒賞插繪作品的過程中,對畫面的美進行深入體會,對作品情感的表達進行充分領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
(四)插繪在18歲及以上學生的教學應用
一方面,教師可基于教學需求進行插繪素材庫的構建。插繪在現(xiàn)代社會可謂是隨處可見。首先,依托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教師可指導學生多渠道搜集優(yōu)質的插繪作品,通過鑒賞和解讀這些作品對目前國內外插繪風格進行了解。其次,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構建豐富的插繪素材庫,基于藝術風格及類型作出相應的分類,同時使該素材庫銜接美術教學,實現(xiàn)美術課程內容的豐富與課程體系的優(yōu)化。
另一方面,教師可針對18歲及以上學生展開插繪專項訓練,拓展其插繪思維。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利用插繪藝術展開對學生的思維拓展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美術綜合能力。超現(xiàn)實主義手法是插繪藝術較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神秘、奇幻是該手法的基本特點,能夠將學生對周邊事物的固定認知打破,實現(xiàn)對學生藝術創(chuàng)造思維的培養(yǎng)。在對學生展開插繪思維拓展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抽象符號或造型來體現(xiàn)幻覺,同時融入寫實的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似曾相識的意識,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不可能真實存在于現(xiàn)實世界但又具有合理性的空間。
二、總結與展望
美育對于人的一生有著深刻而長遠的影響。在教育教學深化改革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美術課程的價值意義。而作為美術教學的有機構成部分,插繪教學更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認知能力、藝術表現(xiàn)力以及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5]?;诖?,作為美術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插繪教學的重要性,熟練掌握不同的插繪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并將其靈活運用到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插繪教學方案,并將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論文分析了插繪藝術對學生當下與未來的影響,結合多種案例探討了插繪的各種技法與表現(xiàn)方式,闡述了插繪在不同類型美術課中的運用,并且深入研究了插繪在4~7歲、8~13歲、14~17歲、18歲以上這四個年齡階段學生中的教學應用,得出結論: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融入插繪方面的內容,有助于豐富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插繪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法,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到美術課堂活動中,實現(xiàn)對學生藝術鑒賞力、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6]。
參考文獻:
[1]張守義,劉豐杰,著.插圖藝術欣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60~71.
[2]張磊.對插圖設計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學的研究與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7):115~116.
[3]張磊.現(xiàn)代插圖設計課程教學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11):46~47.
[4]張磊.插圖設計在高校藝術設計創(chuàng)意思維中的教學應用[J].藝術科技,2016,29(5):75.
[5]張磊.高校插圖設計教學的相關研究[J].藝術科技,2016,29(4):74.
[6]夏平.插圖設計教學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美術大觀,2009(3),184~185
(責任編輯:林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