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愛玲
高爾基曾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能教育出好孩子?!毕膩D尊認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睈?,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心中有愛,我們才能如春風雨露般地溫暖每一顆心靈,才能用海納百川的胸懷去包容每一位學生;心中有愛,我們才能以極大的工作熱情、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投身到教育事業(yè)中;心中有愛,無論春夏秋冬還是白天黑夜,在教育工作中我們才能雖苦而快樂,雖累而幸福。教育是如此美麗,教師要在這條美麗的道路上用愛澆灌花朵,讓花兒開得更絢麗多彩。
一、用愛呵護學生,滋潤學生的心田
教師要把愛落在實處,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但要對成績優(yōu)秀、品質良好的學生有愛心,對一些比較特殊的學生更應付出更多的愛,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受到教師的愛與尊重。
小琪是一個智力有問題的孩子。她的爸爸媽媽每天放學接她回家后,都很用心輔導她做作業(yè),盡管是“一對一”地輔導,但是小琪能接受、理解的知識少得可憐,甚至連最簡單的抄寫拼音,小琪都要讓爸爸媽媽演示無數次。但小琪又是一個勤奮的孩子,每天她早早來到班里讀書、看書,上課時她更是坐得端端正正聽課,朗讀時她也是很大聲地跟著老師、同學讀。家長如此盡責,孩子如此勤奮,可她的成績還是停留在個位數。
我心里也曾想過好幾次放棄這個孩子,畢竟班里還有那么多學生在等著自己,輔導他們可能更讓老師有成就感。但一想到家長、孩子都如此努力,老師又怎么能放棄呢?想放棄的念頭又屢次被自己否定了。確定自己無法放棄后,我就轉變了觀念,自己再用心一點,哪怕讓這個上天不厚愛的孩子多認識一個字也好啊!于是,課堂上我盡可能偏愛小琪,請她朗讀最簡單的生字、詞語;請她回答最簡單的問題;學生自由書寫生字時,我會走到小琪位置上,手把手教她書寫......考試后,為了擔心她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我和她還有個“秘密”——她的試卷做錯的我不改,做對了我才打勾,試卷上的分數我也不給。而且她的試卷改完后,我會趁學生放學排隊時,把她叫到辦公室,叫她偷偷裝在書包里,回家訂正,盡可能地不因為分數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
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我引導小琪爸媽積極去發(fā)現小琪其他方面的能力,后來他們發(fā)現小琪在舞蹈方面很有潛能,一點即通。有了屬于自己的舞臺后,小琪對生活更充滿了熱情。
讓愛走近孩子的心靈,讓學生走近愛的世界,愛讓我如此真誠地呵護小琪的童心。有些事情既然無法改變,但能使孩子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斗志,讓她的生命之火盡情燃燒,這是讓小琪受益終身的!
二、用愛溫暖學生,走近學生的心靈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教師要憑著責任和智慧,憑著愛心和細心,去發(fā)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讓學生感受到老師重視自己、愛自己。
三年前的初秋,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信。打開一看,里面有一段話:“回想起小學的時光,您從不向別的老師一樣,因為我聽力不好就小瞧我,您總是給我陽光和愛,讓我感受到了溫暖......”翻到信的最后一頁,果然是小彥的信!
小彥是一個聽力有障礙的學生,盡管戴上助聽器后,他已經能和同學正常交流了。但因為自身身體的殘疾,他非常不喜歡和同學們溝通,在班里幾乎沒什么朋友。我接班后,很快就關注到了這個瘦弱的孩子。小彥雖然身體有缺陷,但是他的理解能力很強,文筆也很好。為了增強他的自信心,我抓住了小彥的這一優(yōu)點,給他機會,讓他在班里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語文課上遇到難題,即使小彥沒有舉手,我也經常叫他回答,小彥都回答得很精彩;作文評講課上,我也經常把小彥的作文當范文朗讀給大家聽。久而久之,同學們都用敬佩的眼光看待小彥,越來越多的同學主動和小彥交朋友了。
我把小彥當做正常的學生來看待,但對比起其他學生,我又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學校組織的活動,我鼓勵他積極參與;開班干會議時,我也教導班干部小彥有困難時要及時給予幫助,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因為我知道他自卑脆弱的心靈需要老師、同學們愛的溫暖。在大家的幫助和小彥自身的努力下,他的語文成績進步神速,在班里總是名列前茅。
三、用愛感化學生,觸動學生的靈魂
雙差生大概是讓老師最頭痛的了,擾亂課堂秩序、不做作業(yè)、成績差、經常與同學發(fā)生矛盾......但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教師堅持不懈,以誠對待學生,以情感感動學生,那雙差生肯定也有變好的一天。只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一顆向上的心。
小彬就是屬于讓老師“群情激憤”的雙差生。小彬讀幼兒園時,他的父母就離異了,小彬判給了父親,不久,他的父親再婚。由于小彬父親做生意比較忙,小彬的衣食、教育就交給了后媽。但由于小彬比較調皮,經常頂撞后媽,久而久之,后媽也逐漸放松了對他的管理。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小彬的心越來越浮躁,他不僅自己不聽課,還去打擾其他同學,作業(yè)不完成,下課時就經常和同學打架,而且下手沒輕沒重,用數學老師的話來說:“班里百分之九十的事都是小彬惹出來的?!?/p>
教師只有對學生付出愛,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決定讓小彬充分感受到老師的關愛、照顧,以愛喚醒愛。我經常找他談心、聊天,及時了解他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上也給予及時的幫助,一次次用真摯的感情融化小彬心靈的堅冰。我在他的座位四周安排性情溫和、懂事體貼的孩子,避免矛盾沖突的產生。我還經常讓小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去隊部室領取少兒期刊、出黑板報等等,并在班里大力表揚他的付出,讓他知道自己是能夠為班級做貢獻的。同時,我還通過家訪,和小彬爸媽面對面溝通,從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談起,一直說到孩子現在面臨的各方面困難,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地,小彬有了進步,他的作業(yè)能按時完成了;上課注意力集中時間也越來越長了;他的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大部分時間都能與同學和諧相處;他的成績也在慢慢提高......
人們常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炬”,是“辛勤的園丁”,這些比喻既說明了教師的偉大,也暗示了教師必須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奉獻出無數的心血和愛心。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教師要做到“以人為本,育人以情”,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沐浴著愛的關懷,快意成長!那樣,當我們在感慨教育工作艱辛的同時,也能發(fā)出來自內心的一聲感嘆:愛,使教育如此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