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摘要:為滿足如今家長忙碌工作無暇顧及嬰幼兒的照顧,同時也為了嬰幼兒能夠科學有效的健康成長,各類托育機構應運而生。托育機構是時代的產(chǎn)物,也是滿足家長需求和嬰幼兒成長要求的產(chǎn)物。
關鍵詞:嬰幼兒、托育大綱、科學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3-
托育機構的不斷出現(xiàn)使得托育機構魚龍混雜,一些托育機構甚至沒有專業(yè)人員、專業(yè)場所,使得家長對各類托育機構的質(zhì)量有很大的擔憂。為了對我國不斷出現(xiàn)的托育機構實施科學化管理,指導托育機構對嬰幼兒實施科學照顧,于2020年發(fā)布了《托育機構保育指導大綱(試行)》。本文就對托育大綱內(nèi)的部分內(nèi)容的意義以及如何有效實施展開討論。
一、科學照顧,細心呵護
托育機構面臨的是7-36個月的嬰幼兒,其和幼兒園的教學還是有一定的差別,幼兒園的幼兒有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但是托育機構照顧的嬰幼兒處在完全需要看護的階段,此時對嬰幼兒的照顧不僅要依賴《托育機構保育指導大綱(試行)》的科學規(guī)范要求,還要依賴托育人員自身的照顧經(jīng)驗。《托育機構保育指導大綱(試行)》中對嬰幼兒的“進食、睡眠、衛(wèi)生習慣、認知、活動等”多方面進行了指導要求和相關建議,托育人員對嬰幼兒的照顧應該熟知大綱的相關要求并按照要求執(zhí)行。
大綱指出在嬰幼兒的進食方面:7-12個月以及13-24個月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或使用配方奶粉。托育人員在進行相關的進食方面的安排時應該注意分清母乳以及配方奶粉的不同嬰幼兒,對超出母乳喂養(yǎng)年齡但仍然母乳喂養(yǎng)的嬰幼兒及時和家長溝通調(diào)節(jié)。一方面,托育人員在嬰幼兒進食方面應該為嬰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進食環(huán)境,鼓勵嬰幼兒表達自己對食物的想法,不強迫喂食。另一方面,托育人員應該指導嬰幼兒自己進食,并在一旁給予協(xié)助。食物的獲取是嬰幼兒成長的必要條件,托育機構在嬰幼兒的照顧方面首先應該制定科學的餐譜,其次注重不同嬰幼兒的不同營養(yǎng)攝入,為嬰幼兒提供細心的照料。在嬰幼兒睡眠方面,托育人員應該鼓勵嬰幼兒自己入睡,養(yǎng)成良好的入睡習慣。同時,在嬰幼兒睡眠過程中,托育人員也應該及時照看防止不良后果。
二、鼓勵協(xié)助,養(yǎng)成習慣
嬰幼兒在托育機構獲得的不只是日常生活的照料,同時還有日常簡單習慣的養(yǎng)成?!锻杏龣C構保育指導大綱(試行)》中對于嬰幼兒相關生活衛(wèi)生習慣和閱讀興趣習慣方面的養(yǎng)成有所涉及。托育機構中的嬰幼兒由于離開父母的陪伴,因此在習慣養(yǎng)成方面有所滯后,托育人員面臨的嬰幼兒也是不同層次、不同起點的嬰幼兒,在習慣的養(yǎng)成方面難免有困難。同時,嬰幼兒對自己的想法表達也不完善,一些托育人員如果不能清楚的辨別嬰幼兒的肢體動作和斷斷續(xù)續(xù)的語言描繪也無法有效地開展習慣的養(yǎng)成。
對嬰幼兒最有效的習慣養(yǎng)成就是鼓勵協(xié)助,針對不同嬰幼兒所具有的不同基礎習慣進行相關的協(xié)助。例如,筆者在之前遇到的一個幼兒,不喜歡洗手,一般嬰幼兒碰到水都很興奮但這個幼兒每次飯前的洗手過程都很艱難。為了幫助幼兒養(yǎng)成洗手的習慣,筆者采取了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情景表演為嬰幼兒展示了沒有洗手就吃飯的后果。筆者和另一個托育人員在幼兒面前沒有洗手就吃了飯,然后偽裝成肚子痛的痛苦樣子,讓幼兒看到不洗手吃飯會導致肚子痛。另一種就是為幼兒提供了帶有香味的嬰幼兒專用洗手液,嬰幼兒普遍對帶香味的洗手液有好感。每當幼兒安靜的洗手之后,筆者都會利用開心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表揚幼兒。幼兒在筆者的這一系列行為之后,每次吃飯前都能夠安靜的洗手。由此,筆者認為對嬰幼兒的習慣養(yǎng)成應該利用有效的方式進行協(xié)助加之鼓勵表揚,會更有幫助。
三、合理安排,進行活動
嬰幼兒處在身體發(fā)展時期,其平衡能力、運動能力方面都有著需要幫助才能發(fā)展的要求。在《托育機構保育指導大綱(試行)》中,對嬰幼兒的動作、認知方面都有著相應的指導培養(yǎng)。嬰幼兒的動作進行需要托育人員在一旁進行輔助,嬰幼兒的平衡能力差、手臂和腿部沒有力量,對一些未知的危險也沒有辨別能力,在進行嬰幼兒相關的動作訓練時需要托育人員的專門看護。同時,選擇的動作以簡單實用為主,一些日常的爬、走、跑、鉆、踢、跳等就比較符合嬰幼兒實際。除了動作活動,一些簡單的繪畫、拼搭活動對嬰幼兒來說也必不可少,這些活動能夠有效的發(fā)展嬰幼兒的認知和思維,幫助其健康成長。
托育人員還應該對不同的嬰幼兒給予不同的指導方案,一些動作發(fā)育緩慢的嬰幼兒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對一些生病的嬰幼兒及時關注。同時在進行動作活動過程中一些嬰幼兒會由于自己心理害怕而不愿意去參與,此時托育人員應該及時的進行幫助和安撫。例如,筆者之前接觸過一個嬰幼兒,對平衡木有著畏懼心理,在別的嬰幼兒在托育人員的指導下安全通過時,這個幼兒無法進行。于是,筆者利用了幼兒的心理特征,承諾幼兒安全通過以后給予獎勵。同時讓其他幼兒進行演示表示完全安全,繼而筆者首先抱著幼兒走了一遍,再扶著幼兒走,逐步克服幼兒的恐懼心理。
托育機構的出現(xiàn)讓對照顧孩子一竅不通的父母有了學習的場所,《托育機構保育指導大綱(試行)》的制定也給托育機構提供了嚴格的規(guī)范和科學的指導。托育機構應該遵循最新的托育大綱給嬰幼兒提供更科學的照顧,更完善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郭峰濂. 淺談正確實施保障措施[J]. 邵陽學院學報,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