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柏州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3-
從呱呱墜地起,我去過不少地方,但家鄉(xiāng)的庭院最令我懷念,也是常常出現(xiàn)在我夢里的地方。我自認(rèn)為,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見過比他美的景色,也去過更遠(yuǎn)的地方,見過各式各樣的建筑。我不知道這座庭院有什么魅力和魔力,讓他成了我的“牽掛”。當(dāng)然,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對那個古老的庭院如此掛懷?
我自打小就居住在這個庭院中,它有一個悅耳的名字——濟(jì)世屋。當(dāng)然,他也是有歷史追溯的,聽族中老人們說這庭院是兩位姓石的舉人所建,這二人乃是兄弟。這兄弟二人一個是武舉人,一個是文舉人。他們本是修建用于族內(nèi)人士所居,但有一年,四川爆發(fā)了一場大饑荒,外地人迫不得已,一路求生來到此地,兩位舉人于心不忍便收留了他們,后人為紀(jì)念此事,便取名為濟(jì)世居。
庭院很大,由青石鋪成,從遠(yuǎn)處望去,便會覺得此處充滿了歷史的沉淀。若是天公不作美,水珠滴落于地上,水花四濺,青石板上水滴匯聚成流,小時候的我爬在地上可以盯上一天,雨落在屋檐上,葉片上,石板上,聲音相聚升華成一首好聽的交響曲,這是大自然的歌聲,如夢似幻!
庭院很小,身處院中,便會覺得庭院的每一處角落都充滿了煙火氣。院中的人大都相識,碰了面會互相問好,若是有閑暇時光,聚在一起說說家中的瑣事,講講在庭院外面的見聞,時光就在那一把瓜子,一捧花生中悄然流逝。小時候的我總是一邊在庭院中玩耍,一邊聽著各種各樣的故事,人間的雞毛蒜皮對于我來說卻是最真實(shí),最美好的東西。
前庭種有桂樹,每至秋季,那茂盛的樹枝之間便出現(xiàn)了無數(shù)金色的眼睛,很小很小,僅米粒大小,密密麻麻。輕風(fēng)拂過,眼睛好似眨呀眨的,像星星一閃一閃的,令人憐愛。那濃濃的香氣好似絕世佳釀,路過的人都好像變成了酒鬼都會駐足狠狠吸上一口,讓香氣狠狠鉆入鼻孔后,才戀戀不舍地離開。院中老人們最愛給我們做些桂花糕,甜甜的味道是童年難以抹去的印記。那時的我愛坐在石板上,看著年長的同伴們搖桂花拿去做餅。桂花一朵朵搖下來似繁星。秋天的陽光照在地上,那桂花發(fā)出奪目的金光。
中院是我最愛的地方,那兒有一個巨大的池塘,據(jù)說是我出生前不久才建好的。每個夏天的晚上院子里的小朋友都會坐在池塘中的亭子上,觀賞這美妙的景色。滿池塘的水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在明月的照耀下,如浮光耀金,一池的碧葉隨風(fēng)拂動,似綠色的波浪,一波趕著一波的,月下的荷花最為迷人,明光照在朦朧的水霧上,好似為其穿上了一層紗衣,更為圣潔,更為神秘。池邊的柳樹千絲萬縷,臨風(fēng)起舞,像是為賞景人跳舞助興,柳影搖曳,令人沉醉不已!那時候的我最愛坐在亭上,就這么坐著,任由時光流逝,心中雜念,已隨那微風(fēng),不知去處。
后廳中有一幅字,寫著“助人利己”。這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是先祖給我們的教誨。流傳至今已成為庭院中每個人的行為準(zhǔn)則,也成為了我們的家風(fēng)。他也在無形中教誨著我們。當(dāng)然,幫助他人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了我們的一種習(xí)慣,甚至可以說是樂趣,很好的在詮釋助人利己、助人為樂的含義。于是,在庭院中總是一方有難,八方相助,著實(shí)令人稱贊,民風(fēng)淳樸,令人感嘆。
庭院里人們之間的關(guān)系好得令人感到驚訝,大家都很少鎖門,這是鄰居之間真誠而深厚感情,這是鄰居之間的相互信任。若是閑時散步偶爾看見有人在別人家菜園子里摘菜,你不必驚訝,這是淳樸的農(nóng)家人之間的獨(dú)特情義。在這里,我送你一顆瓜,你送我一枚果是庭院中最常見的場景。在這里,我們過著“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的生活。
隨著時間的流逝,爺爺奶奶年齡大了,我們就很少再回老家,但是我時時想起那個庭院!是什么令我如此懷念家鄉(xiāng)的庭院?相較于城市更高的生活品質(zhì),我更懷戀的,是那童年的印記,是那庭院里荷塘的寧靜,是那難得的淳樸民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