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文 但翔
摘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大力創(chuàng)新現代職業(yè)教育體系。中職教育是我國職業(yè)教育的主體,定位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yǎng)大量在社會一線工作的素質高、技術好的應用型人才,以滿足企業(yè)和人的發(fā)展需要,而教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有直接的關系,教學的技巧不能像往常填鴨式教育,如果有一些教學技巧,讓學生對學習充滿興趣,便會事半功倍,因此筆者以中職學生‘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技巧為研究方向,研究有哪些方法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職學生;教學技巧
一、中職學生學習現狀
中職院校生源比較特殊,因為中職門檻相對較低,初高中畢業(yè)基本都可以入學,一般都是成績較差的學生選擇中職,現狀一是這些學生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但是他們動手能力強,也就是對專業(yè)課要比文化課更感興趣;現狀二來自農村的學生相對較多,他們的知識面不夠廣泛,創(chuàng)新思維稍微弱一些;現狀三這些學生的年齡還比較小,大多還不滿十八歲,思維體系還不夠成熟,加上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對學生的溺愛,學生的性格不夠堅強,遇到事情容易沖動;現狀四學生的成績不好,導致不受關注而受氣,使得他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便自暴自棄或者破罐子破摔以“混”換取關注度;現狀五是這些學生喜歡友誼,好交際、重義氣,也喜歡參加互動性活動。
二、中職學生教學技巧以‘設計基礎課程’為例
中職學生有不足也有他們的優(yōu)點,設計基礎課程要結合他們的優(yōu)缺點,揚長避短。針對現狀一,就應該在學生喜歡的專業(yè)課上面做些文章,專業(yè)比語數外更有趣,但是每天對著石膏靜物素描速寫,時間長了同樣枯燥乏味,其實提升課堂興趣可以改變時間,更換場地,讓時間、空間與學生互動,如每周五學生就盼望著放假,自然無心學習,若某周五直接放假(不是每周),或者戶外寫生,這不就是給了學生一個驚喜,戶外寫生還是畫那些東西,換了一個場景,學生有了新鮮感,會覺得這個課堂很有趣,其實對于老師來說也是占據一個主動靈活的狀態(tài)而不是被教學計劃牽著走。
針對現狀二學生知識面和創(chuàng)造力的問題,一個好的設計作品,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精力投入,知識面、創(chuàng)造力都是應該滿足,這些都是建立在大量實踐基礎之上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們應該去現場看好的設計,去施工場地,看好的施工,這些學習都有別于書本理論知識,以落地的項目反哺設計。
針對現狀三,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這些學生心理相對更加敏感脆弱,表現為沖動、叛逆、任性、柔弱等,導致有些學生不合群、自私等現象發(fā)生,老師在教學中可以對他們多加關注,給他們表現的機會,真心的和他們交朋友,比如畫速寫的時候,老師可以和他一起當模特,讓其他學生來寫生,不僅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也讓學生覺得老師很有趣。
針對現狀四,這部分學生性格比較傲氣,對學習無論是文化還是專業(yè)都可能不太感興趣,喜歡做的事情就是交朋友,講義氣,愛出頭,其實實際上這部分同學頭腦很靈活,做事情認真,要么做就做好,要么就不做,讓他們安安心心的看書寫字是不可能的,但是設計課程是有趣的,他們既然好動,老師可以把準備好的教案,讓他們來給同學們上課,當然老師要提前和學生溝通好,也可以讓班上每個同學輪流講課,既讓講課的同學深入學習,其他同學也會對因為講課提前準備,課堂也變的更加趣味。
現狀五算是學生的一個亮點,學生愛動,喜歡交流,在設計基礎教學中可以讓他們小組完成一個實際的項目,比如拼貼作品,可以讓幾個人分別準備材料然后一起創(chuàng)作,也可以是建模項目,一起動手用木材或者泥土等材料共同做一個手工模型,如果是建筑模型,可以了解結構認識比例關系。
三、總結
聰明的老師方能帶出聰明的學生,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不一樣,課堂趣味性的開發(fā)實際上需要因材施教,需要老師有一定的奉獻精神,打破教育教學綱要,靈活變通,變主動為被動,讓時間、空間與學生互動,方能使課堂更加有趣,學生更加熱愛學習。
作者簡介:
張露文,女,漢族,四川綿陽人,現任教于成都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