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森
摘要:我國無論處在發(fā)展的任何階段都十分重視教育,通過高效的教育能夠培養(yǎng)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人才可以推動社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這一良性循環(huán)能夠使得我國得到長效可持續(xù)性的發(fā)展。高中階段是十分重要的教育階段,在這一階段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理論,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英語;思維品質;教學策略
在新課標提出以后,英語教學的方向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在傳統(tǒng)的發(fā)展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將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高分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能力以及思想品質的培養(yǎng),導致許多英語人才都嚴重缺乏實際交際能力,無法應用所學的英語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需要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不斷的培養(yǎng),并且以此為基礎來開展高效的英語教學工作。
一、對高中生進行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積極意義
之所以一直強調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主要是因為通過去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對問題進行解決,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以一種更加理性的態(tài)度來面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一直在強調要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也要以此為基礎來對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進行改革,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不斷提高,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去判斷事物的對錯,然后在深入分析以后作出正確的決定。除此之外,當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思維品質后,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
二、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思維品質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教師嚴重缺乏思維培養(yǎng)意識
雖然目前部分高中教師已經意識到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性,但是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學生的思維品質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高。在眾多的問題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嚴重缺乏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意識,由于長時間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絕大部分英語教師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對學生進行詞匯和語法知識的教學,這就直接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以灌輸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注定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會非常不集中,即使教師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教學活動,也很少會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在內,學生會變得越來越不愛思考,這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
(二)學生缺乏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想要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yǎng),首先要激發(fā)出學生對于英語這門學科的興趣。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絕大部分高中生對于學習英語都沒有興趣,學生大多都是以配合和應付的方式來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這就直接導致學生沒有從心里認同英語這門學科,教師想要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yǎng)則會顯得更加困難。
面對上述的問題,教師必須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只有根據問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與此同時,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也能得到極大的提高。
三、高中英語新課標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
(一)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
想要在高中英語新課標背景下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更好的培養(yǎng),則必須要從多方面入手。教師應該對思維品質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且能夠意識到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只有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思維品質以后才能更加透徹的學習英語知識。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融入在內。高中英語課程中的知識點不僅僅是一些簡單的知識內容,其中包含了許多國家特有的文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對這些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以文化的方式來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在教學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一些課前活動,通過課前活動來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目的性的去學習英語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達到趣味教學的目的。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流行歌曲,然后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自然而然的進行引入。教師可以在課上為學生播放周杰倫的青花瓷,在播放完以后教師可以說出兩個句型,分別是:1.The song is sung by jay Chou .2.Jay Chou is a famous singer,然后讓學生以另外一種表達方式來轉化這兩句話的意思,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很好的引出定語從句的概念,這樣的教學模式既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對學生的邏輯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
(二)增強教學活動的探究性
任何問題和事物都具備兩面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一定要具備探究性,可以多增加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深入的對問題進行探索,通過這一過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當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而得到的學習成果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和探索,掌握文章中的各個細節(jié),通過對文本進行深入的分析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學生也能掌握文本所應用的一些寫作技巧,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同時還能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拓展。
(三)教學活動要具有應用性
雖然英語課堂教學顯得十分重要,但是課后的復習和鞏固也十分關鍵,教師應該在課后對學生布置一些合理的教學任務,讓學生進一步對所學知識點進行鞏固。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全面考慮學生的思維維度,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可以通過訪問等方式來讓學生去探究文本的深層含義,然后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通過思考來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這樣能夠更好的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點,同時也能將知識點運用在現(xiàn)實生活中。例如當教師在講授 The Band That Wasn’t這一閱讀材料是在課后教師就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ve achance to from your own band?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引發(fā)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同時不同的學生也能得到不同的思考答案。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基礎,同時還要對思維進行全面的發(fā)散,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樣才能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錢小丹.英語新課標背景下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J].文理導航(上旬),2020(07):42-43.
[2]李艷梅.高中英語新課標背景下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體會[J].才智,2019(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