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梅
摘要:初中的力學考察方式很簡單,但卻是和高中物理銜接最多的地方。因為指揮棒的問題,所以老師們教得也簡單,學生只會記得一些常考力的大小關(guān)系,比如壓力等于重力,這個關(guān)系???,因為多數(shù)的物體都自由的在水平地面上,但實際的情況是重力和壓力并沒有必然的大小關(guān)系,只是偶然的相等而已。為了了解學生是否真的理解平衡關(guān)系,可以設(shè)置一些陷阱,逼著學生通過受力分析來得出力的大小關(guān)系。這樣的學習既不是死記硬背,也能提升孩子的分析能力。
關(guān)鍵詞:受力分析;和高中物理銜接;分析能力
1 受力分析突破重力與壓力的關(guān)系
從這三個關(guān)系不難看出壓力有等于重力,有小于重力,若乙圖F的方向反過來,也有大于重力的時候,甚至還有和重力無關(guān)的情況。所以,要找壓力,一定去找的是它的相互作用力支持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一定是相等的。
2 典例剖析突破重力與壓力的關(guān)系
例1.一體重為600N,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5m2的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800N的物體勻速提高了0.5m,此時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不計繩重及摩擦)。求:(1)在勻速提升物體的過程中,工人對繩子的拉力為多大;500N
(2)在勻速提升物體的過程中,工人對地面的壓強為多大;
(3)使用該滑輪組,這個工人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體。
這道題除了第一問套公式以外,(2)(3)兩問都始終貫徹的就是受力分析。這是14年遵義市倒數(shù)第二題,其中第二問錯的人就非常多 ,原因是學生想當然的認為對地面的壓力就等于人的重力,因為人豎直向下拉繩子,所以繩子對人有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導致壓力應(yīng)該等于人的重力再減去繩子的拉力F壓=F支=G人—F=600N—500N=100N,再代入公式。(3)不計繩重及摩擦,由于動滑輪隨物體一起勻速向上運動,所以可以將物體和動滑輪當成一個整體受力分析,找最大物重就找最大拉力,最大拉力根據(jù)第二問可以知道支持力為0N時,最大拉力就等于人的重力Fmax=G人=600N。動滑輪的重力由于不變,同樣對物體和動滑輪整體受力分析可得G動=2F—G物=2×500N—800N=200N,即根據(jù)平衡關(guān)系可得G物max=2Fmax—G動=2×600N-200N=1000N。若是學生習慣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關(guān)系來找力的大小關(guān)系。這道題就沒有難點了。
例2.一體重為600N,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5m2的工人,用如圖所示滑輪組提升物體。在工人豎直拉力F作用下,提升重570N物體,物體以0.2m/s的速度勻速向上運動了10s,忽略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力及繩子所受重力,動滑輪的重力為30N,求:
(1)拉力F的大小;(2)工人對地面的壓強。
這里的第一問求拉力的方法仍然是對物體和動滑輪整體受力分析(因為忽略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力及繩子所受重力)得出。第二問仍然是對人受力分析,這次人是豎直向上拉繩子,那繩子對人的拉力就豎直線下了,即F壓=F支=G人+F=600N+200N=800N,,再代入公式。
總之,要找壓力,就先別想當然的等于重力,而是去找它的相互作用力支持,通過對物體受力分析得出支持力的大小就等于壓力的大小。不光是找支持力,只要是力學問題,要么是直接代公式,要么就是通過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關(guān)系得出要求力的大小,即便是非平衡關(guān)系,受力分析以后,也能得出力的大小關(guān)系。所以面對力學問題,注意受力分析。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第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