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水龍
【摘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對中學歷史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中知識傳授是基礎,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重點以及最終的價值目標。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循序漸進的教學,把握好兩大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層次聯系,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其中新課改的逐步推行使得歷史教學所面臨的外部環(huán)境改變極為明顯,教師需要明確不同知識傳授的相關要求,關注教學質量的提升策略,主動傳授不同的知識。通過進一步的分析來更好地探索出一條全新的教學思路和路徑,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學;知識傳授;歷史素養(yǎng)培養(yǎng)
引言
對于中學歷史學習來說,學生需要主動實現知識內化以及知識吸收,進而形成良好的歷史素養(yǎng)。教師需要關注對歷史學習根本目標的分析及研究,了解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相關要求。鼓勵學生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實現進一步的突破及成長,其中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工作是中學教育階段中的重點以及核心研究方向。教師需要進一步體現這一教育教學原則以及具體要求,豐富教學活動的形式,確保中學歷史教學能夠大放異彩。
一、中學歷史教學的知識傳授與歷史素養(yǎng)培養(yǎng)現狀
結合目前的教學現狀分析可以看出,中學歷史教學已經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重視。教師結合知識傳授的全過程,將整個階段的歷史教學過程劃分為三個板塊,具體包含歷史知識學習、歷史串聯分析以及歷史氛圍的打造。教師需要加強對不同階段歷史史料的分析以及研究,了解史實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圍繞不同的教學題材來進行深入的判斷,理順整個教育教學的思路。其中知識點教學與相關事件之間的聯系最為重要,這一點有助于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增強學生的記憶力,讓學生產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
在系統(tǒng)知識講解以及展示歷史史實的過程中給予學生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關注歷史氛圍的有效營造。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知識學習的特殊性比較明顯,其中具體教學環(huán)境時間以及場景的分析最為重要。教師需要注重對歷史作用的有效展現,了解真實發(fā)生的歷史事件。在講授歷史史實的過程中,鼓勵和引導學生主動感受不同的歷史氣息。通過簡單的歸納總結來實現不同意識元素之間的有效聯系,幫助學生清楚了解與此相關的所有事件。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深化學生的知識涵養(yǎng)。
學著在對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知識傳授與歷史素養(yǎng)培養(yǎng)現狀進行分析時提出,目前的教育教學質量不夠理想。教師沒有意識到歷史素養(yǎng)的重要性,將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歷史知識的傳授上。忽略了兩者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這一點導致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形成過程比較漫長,學生無法對基本史實有一個深刻且宏觀的認知。另外,現階段的歷史教學產生了全新的含義,學生需要以知識消化和分解為重點。真正實現進一步的體驗以及轉化,進而提升個人活學活用的能力。如果教師無視兩者之間的關系,直接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就會導致學生無法獲得更多的收獲,同時也難以逐步發(fā)展個人的歷史素養(yǎng)。
二、中學歷史教學的知識傳授與歷史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一)提升知識傳授的涵蓋面
知識傳授和歷史素養(yǎng)培養(yǎng)之間存在互相促進的關系,前者是基礎,后者是核心。知識傳授工作的有效落實能夠為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培養(yǎng)打下扎實的基礎,良好的歷史素養(yǎng)則有助于知識傳授工作的順利落實。深化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做好前期的鋪墊工作,抓住知識傳授的重點,積極提升知識傳授的涵蓋面。通過對歷史內容講解、史料串聯形成知識系統(tǒng)以及歷史氛圍的分析及研究,確保學生能夠對史實進行簡單的串聯,了解其中的關聯性。教師需要以不同的題材分析為依據,注重時間順序的剖析以及理順。了解不同事件之間的串聯要求,方便學生進行自主記憶,很多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需要注意的是,知識系統(tǒng)的講解與史實的分析是核心,教師需要設定特定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歷史學習氛圍,關注不同知識點的學習情況。以打造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為依據,通過對不同場景環(huán)境以及時間的分析及研究,積極展示歷史的縮影以及真實產生的歷史事件。很多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感知歷史氣息,個人的知識吸收能力和積累能力得到了明顯的鍛煉和培養(yǎng)。
(二)精心設計知識傳授環(huán)境
有的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比較被動,這一問題的出現主要在于教師所傳授的歷史知識比較抽象。對此,教師需要注重抽象知識的具體化展現,通過教學內容的精心篩選,明確不同的教學步驟以及教學原理。比如在講解人教版九年級歷史《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時,確保不同教學內容的有效落實,真正實現教學方案的精心設計。其中歷史知識的有效傳授以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向引導最為關鍵,教師需要精心設計知識傳授環(huán)節(jié)。抓住不同知識點之間的串聯關系,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歷史知識來發(fā)展個人的歷史素養(yǎng)。案例分析取得的效果比較顯著,教師需要著眼于本節(jié)課程中的學習目標,講解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通過深入淺出的判斷以及循序漸進的引導來落實本節(jié)課程的教育教學任務,學生也能夠結合個人應用的知識經驗進行簡單的串聯。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及框架,進而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機。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教學情境
良好的教育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變得更加積極,其中前期的課程導入是基礎,同時也是高效課堂得以構建的前提,這一點能夠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了全面調動學生的聯想力以及自主想象的熱情,教師需要以學生自主理解歷史知識為依據,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比如在講解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一國兩制與統(tǒng)一大業(yè)》時,針對知識點的講解要求,結合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知識吸收情況調動學生的記憶力。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實踐,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歷史知識。通過對以往知識的有效引入來深化本節(jié)課程的知識,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在新舊對比以及綜合分析的基礎上,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及步伐。踴躍回答教師的提問題,這一點有助于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歷史素養(yǎng),確保學生終身受益。
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知識傳授與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重點。教師需要注重這兩大教學板塊的創(chuàng)新以及改革要求,積極渲染歷史課堂氛圍,提升學生歷史素養(yǎng)。確保知識傳授工作的順暢性以及有效性,掌握培養(yǎng)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實現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穩(wěn)定提升,讓整個歷史課堂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 程福艷.中學歷史教學的知識傳授與歷史素養(yǎng)培養(yǎng)[J].孩子天地,2020,000(002):P.159-159,161.
[2] 韓亞莉.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當代家庭教育,2020,000(001):P.95-95.
泉州現代中學 ?福建省 ?泉州市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