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停課不停學”,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在和學生的作業(yè)較勁。強化練習,是常規(guī)教學一部分,無論線上、線下,都繞不開。家長和教師的雙重身份,讓我雙倍被“虐”,雙倍“酸爽”,從而對特殊時期作業(yè)處理有了新的認識。
一、對學生不完成作業(yè)這一現象尋因定位:
(一)學生不喜歡作業(yè)內容
內容太難,跳一跳也夠不到,挫傷自尊心;內容太簡單,已經會了,沒有挑戰(zhàn)性,不能滿足成就感;作業(yè)面狹窄,不能滿足學生差異化需求。
(二)學生不喜歡作業(yè)形式
單調枯燥,乏味無聊;強勢命令,缺乏自主;外界刺激太頻繁,形成依賴性,有激勵批評就努力一下,沒有就癱瘓。
(三)學生養(yǎng)成習慣差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有好習慣的別人家父母培養(yǎng)出的別人家的孩子不在討論范圍內。
(四)外界約束少
父母缺位,家庭噪雜,無陪伴,無引導,無監(jiān)管。孩子終究是孩子,是需要教化引導的神獸。
二、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制定具體策略:
(一)家長篇:
1.了解孩子學業(yè)水平,了解作業(yè)難度,因地制宜
把難題變異:如果老師布置的內容對自己的孩子來說太難,就分解分化。如老師要求背誦一篇,讓孩子分時間段進行,每一時間段進行一小部分,最后匯總。難任務,激勵為主。
把易題變難:如果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自己的孩子來說相對較容易,為避免孩子輕視應付。把同類題型舉一反三,探究該類知識點本質和規(guī)律。易任務,趣味激將為主。
2.投其所好
我采訪自己孩子,為啥不喜歡背古詩。他說我和他爸爸光說他,他不喜歡被說。投其所好,我們首先要克制指責的沖動。
孩子喜歡新鮮有趣,耐性定力差,討厭枯燥單調的訓練。投其所好,變換作業(yè)形式。
例如古詩背誦,可以嘗試手指舞、故事串、唱歌謠、抖音直播等形式。
當然,這期間我暴走過無數次。父母都是平常人,焦慮暴躁時強制自己和孩子隔離一會兒,先冷靜,再處理,父母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比什么都重要。
3.嚴守底線
作業(yè)本來就有強制性。孩子是一定要完成的,如果暫時完不成,也要有分解規(guī)劃。特殊原因,讓孩子自己主動和老師溝通協商。今天是作業(yè),明天可能就是工作中的任務,必須完成。
4.保留娛樂項目
一定要給孩子保留自由活動的時間,讓孩子有他和自己待著的時間;一定要有高品質的親子活動時間,孩子和你關系越好,你的言語在他心里越有份量。
5.以身作則
這段時間,家長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前所未有的長。一定要注意自身言行舉止,做好時間管理,你的習慣就是孩子的習慣。
先成為別人家父母,再要求擁有別人家孩子。
(二)教師篇
1.精備課,精提煉,量少質高;
2.勤抽查,多反饋,激勵批評兩手抓;
3.分層布置,小組社區(qū)建立,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的氛圍;
4.給策略,重引導,有路徑,簡潔簡化;
5.趕潮流,孩子們目光在哪里,我們的目光就應該在哪里。新瓶裝舊酒,酒不換,形式要變。
最后,祝一提作業(yè)雞飛狗跳的家庭,母慈子孝;祝被作業(yè)相互傷害的師生,相親相愛。
河南省許昌市長葛潁川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