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高中語文課程以“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綱,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設計了十八個學習任務群,有序分布在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中。在教學中,教師要以任務為導向,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語文知識,提升語文能力。下面,筆者就談談開展任務群教學的意義和方法。
一、開展任務群教學的意義
1.開展任務群教學是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有力保障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越來越尊重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已成為教學的目標之一。教師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榛顒拥慕M織者和引導者。開展任務群教學,能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加自主地交流、溝通和協(xié)作,有效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2.開展任務群教學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方法
我們想要更好地組織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學到知識,就必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轉變角色定位,變成任務的設定者、材料的整合者、活動的引導者。我們要整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積極進行教學實踐。這對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很大幫助。
二、開展任務群教學的方法
1.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
語文的外延是寬廣的,教師想要開展任務群教學,就需要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接觸更多、更有趣的語文知識,掌握更多的學習技巧,而不是只學習教材。教師要變成活動的設計者,采用各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
例如,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三的“文明的對話”專題,是由“碰撞與溝通”“認知與交融”兩個欄目組成的,包括《拿來主義》《東方和西方的科學》《美美與共》《麥當勞的中國文化表達》等課文。這些課文立足文化、縱觀中西,具有很強的思辨性,如果處理得不好,很容易使語文課變得枯燥無趣。因此,筆者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課文精講,并設計了“與文明對話”的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西方外來文化等角度人手,集中選擇幾個文化現(xiàn)象,仔細研究,采用問卷調查、上網、翻閱圖書資料等方式搜集資料,最終以小組為單位撰寫小論文。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搜集到的資料,確定了“中西文化的差異研究”“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研究”“中庸思想在中國植根的原因”“西方個人英雄主義和中國集體英雄主義的形成土壤”“靖江民俗文化研究”等課題,在認真研究后寫成了小論文。雖然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但這一活動確實讓他們深入了解了東西方文化的特點和差異,提升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掌握了問卷調查、查找資料、撰寫論文等技能。
2.布置恰當的學習任務
任務是任務群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想讓學生學有所得,就需要布置恰當的學習任務。教師設計的任務要集中、明確,與教材主線一致,適合學生的學情,以讓他們的學習活動更有針對性。當然,在設置任務時,教師也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探討、研究。
《紅樓夢》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與文明對話、與傳統(tǒng)對話,了解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等方方面面的情況,筆者布置了以下任務:
(1)整體感知,梳理主要情節(jié)及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
(2)局部細讀,選取自己感興趣的章節(jié),如《林黛玉進賈府》《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等,精讀文本,并說說這些章節(jié)為什么能吸引你;
(3)細細品味,鑒賞書中的人物形象,探究《紅樓夢》的主旨;
(4)歸納總結,分別從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建筑、飲食、服飾、禮儀、詩詞等角度了解當時的社會情況。
四個任務由淺入深,并且最后一個任務的綜合性、專業(yè)性更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任務。
總之,教師要眼于學生,開展任務群教學,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讓他們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