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錨
摘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德育是推進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所在,而中職生正處于性格塑造及品行發(fā)展的關鍵期,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不僅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英語能力的過程,亦是傳遞信息和交流情感的過程。中職英語教師有責任努力挖掘教材內外的德育因素,結合教學知識點,有效地寓德于教,將德育貫穿于英語教學中。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德育
一、中職英語教學,德育智育并舉
在推進國民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時代,“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德育為先。德育是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滲透到學生的各個方面。英語作為中職生一門重要的文化基礎課程,是信息獲取和情感交流的載體。英語的德育滲透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
《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中職英語課程的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完成義務教育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進一步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強化關鍵能力?!苯處煵粌H要有效地向學生傳授基礎的英語知識和技能,還承擔著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品行的道德任務,需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引導,力爭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公民。德育入課堂,潤物細無聲,教師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必須更加重視教書育人,寓德于教,德智并舉。
二、立足中職當下,發(fā)現存在問題
由于近幾年中職生的生源質量下降,大部分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缺乏明顯的學習目標,主動學習能力不強,英語基礎薄弱,很多是由于中考失利,成績比較差才會選擇進入中職學校就讀。
(一)德育缺失現狀分析
學生在進入中職學校之前,基本上處于應試教育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偏向于“功利化”的高分教育,老師家長注重成績的壓力讓學生難以喘氣,感覺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考試,這必然導致學生成為英語知識的奴隸,讓英語教學失去了生機活力,也使英語和德育嚴重脫節(jié),造成了英語教學中德育的缺失。中職階段,英語考試量明顯減少,學生學習壓力較中學階段降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英語教學機會,重新調動學生興趣與動機,主動去學習英語,并且從英語教學中受益。
(二)中職英語學情分析
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學生個體存在差異,自我個性較為突出。學生性格或叛逆任性,或敏感脆弱,或性格孤僻,或玻璃心的,就如同外人口中所說的“問題學生”。中職學生正處于性格塑造及品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并且大多數是選擇住宿生活,在學校時間相對較多,中職學生的素質教育,特別是道德品質方面,尤其需要教師有意義地從課堂及課外等進行正向引導。
面對中職英語教學中德育缺失的現狀及學生情況存在的問題,作為教育一線的教師,該如何想方設法去彌補這些不足,也迫在眉睫。因此,教師有效地結合中職教材內容,努力挖掘德育因素,注重德育滲透,把德育當成教學任務貫穿于英語教學中,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行,推進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三、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靈巧寓德于教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巧妙地利用各種資源,抓住時機,有意識挖掘教學內容,通過言傳身教,把德育因素滲透于教學過程始終,正確引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發(fā)展,幫助他們培養(yǎng)高尚的人格。那么,究竟應該怎樣巧妙有效地統(tǒng)帥中職英語教學之魂,科學靈巧地寓德于教呢?本節(jié)就如何具體地將德育貫穿于中職英語教學始終,幫助中職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塑造良好的品行,做了如下簡要探析。
(一)提升教師自身職業(yè)素質,發(fā)揮身正為范作用。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提升職業(yè)素質,發(fā)揮自身示范表率作用十分重要。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如同一面鏡子,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產生著一定的影響,對受教育者有著無形的感召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或日常生活中,教師恰當運用文明禮貌用語,也在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比如,當與學生在教室走廊或學校操場碰面時,主動微笑示意:“Hello!”“Good morning!”;讓學生回答問題時,說聲:“Could you please have a try?”;解答完畢或者要求學生幫忙收作業(yè)等時候,說句:“Good job”,“Thank you.”等等......教師的這些習慣性用語及做法都在不知不覺中滲透了德育因素,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及心靈感化有著特殊神奇的力量。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了教師良好品行的熏陶,慢慢地也會塑造更完善的自我。
(二)優(yōu)化中職英語教學資源,營造濃厚德育氛圍。
1、巧妙提問,正確引導。
提問是一門藝術,引導是一門學問,巧妙提問能夠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正確引導能夠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中職學生正值自我個性凸顯的青春期,教師要充分利用機會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合理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例如,在教授以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職英語教材《英語1 基礎模塊》Unit 1 Nice to meet you時,可以提問學生:“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your future?”,通過提問學生自己未來想做的職業(yè),自制名片,展示自我,并與同班同學或者教師互相交換名片。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力爭制作一個與眾不同的名片,這樣他們不僅運用課本上所學的知識,還會想辦法從別的地方選用一些閃光之處去完成他的制作。再創(chuàng)設機會,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并且,為他們?yōu)樽约涸O想的職業(yè)打氣,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就業(yè)觀,鼓勵他們朝著自身的夢想努力。
2、利用教材,寓德于教。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找到教學內容與德育滲透的結合點,使英語教學和德育相得益彰。在課堂上充滿著各種隱性的教育機會,比如小組活動要求學生注重團隊合作,互相幫助等。以中職英語教材《英語1 基礎模塊》nit-3 How much is it?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雜貨店店主與消費者,模擬購物場景,真正提高語言運用與交際能力。通過開展這種小組合作進行情景模擬的實踐性教學活動充滿了知識性與趣味性,一方面寓教于樂,另一方面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主動探究能力也在豐富多彩的課堂小組活動中得到了培養(yǎng)與鍛煉,既使學生學以致用,也使學生在過程中體驗了一番別趣,真正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也促進了他們全方位的綜合發(fā)展。
3、抓住時機,就地取材。
當今社會信息及新聞每天以驚人速度充斥著各個角落,英語教學不應局限于課堂書本中,更應該向課外延伸拓展。教師要善于把握機會,就地取材,這樣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才更有意義,更具實效性。比如,在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fā)于全世界的特殊階段,可以利用此時機,讓每位學生做一個英文演講,表達自己對醫(yī)生護士沒日沒夜抗擊疫情的無私壯舉這一行為的看法,亦或各個國家在此時期對中國不同評價的看法等等。通過這樣的課外拓展延伸,學生不僅真正應用了英語語言,更發(fā)揮了教材內容無法發(fā)揮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射了對事件看法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深度思考,使德育因素滲透得更加徹底。
(三)創(chuàng)新中職英語教學模式,科學靈巧寓德于教。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牢固樹立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踴躍投身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從業(yè)人員,要響應號召,與時俱進,保有創(chuàng)意,敢于突破,才能實現從知識技能型教師向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教師的轉變。當今社會是互聯網時代,教師要善用高科技信息化,在學科中滲透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求索,探究創(chuàng)新。中職學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良好的資源布置信息化作業(yè),達到德育并舉。比如,在教授中職英語教材《英語1 基礎模塊》Unit 6 Can I take your order?時,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西餐文化,身臨其境地感受并且應用英語,可通過讓學生自由分組,并充分利用手機網絡,教室電腦平臺搜索更多西餐菜式地道的英文表達,自行創(chuàng)編并進行口語對話,從而真正地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感受中西文化的差異。
學習一技之長是大多數學生選擇進入職校的目標,教師應當結合中職生專業(yè)特點,通過任務驅動法,活動教學法,創(chuàng)設具體的任務情境,有目的地開發(fā)德育載體,提高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創(chuàng)新改革傳統(tǒng)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科學靈巧寓德于教。
四、結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德育滲透不可能一蹴而就。中職教師要踏踏實實地傳授給學生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在提升他們智力發(fā)展的同時,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正向的發(fā)展,則需要中職教師持之以恒地提升自身職業(yè)素質,言傳身教,結合教材,優(yōu)化資源,改革教學,寓德于教,將德育因素貫穿于英語教學始終,才能達到卓有成效的令人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武天生.探討中職英語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的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0(20).
[2]張雯.中職德育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性探析[J].英語廣場,2020(03).
[3]陳朝暉.德育之花、綻放中職英語課堂[J].校園英語,2019(29).
(汕頭市潮南區(qū)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