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的問題,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困境是教育方法傳統(tǒng)、教育內容老套、思想政治意識不強。進而提出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路徑:輔導員增強思想政治意識、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內容。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
引言:
基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會議精神,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國內高校具體發(fā)展方向,也有效解決了高校人才培育的核心問題,更指明了輔導員隊伍思政工作的重大使命與初心,即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培育接班人與建設者。思政工作是輔導員工作體系的主要構成內容,承擔著學生群體思政教育的重大職責,而新時代為輔導員思政工作賦予了全新使命。立足于新時代,身為高校輔導員,探索創(chuàng)新思政工作的路徑,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著現(xiàn)實 意義。大學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困境
(一)教育方法傳統(tǒng)
思想政治教育是當代大學生教育非常重要的內容,尤其是在國際競爭日益加強的今天,更加應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來提高同學們的政治意識和政治站位,防止被西方各種各種理念所侵蝕。目前高校的輔導員高,因為各種日常事務的繁雜,朱坤代補等各項工作一擁而上,輔導員難以抽出時間去精心設計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的思想,兼職工作當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的主陣地依然停留在班會上面,面對00后的大學生,面對00后的大學生,他們個性鮮明,思維活躍,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經(jīng)無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二)教育內容老套
在當前高的高校的輔導員當中,依然存在著教育方教育內容老套的現(xiàn)象,在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沒有反映出政治教育,只停留在思想教育階段。學生在接受完思想政治教育之后,沒有太強的觀念,對民族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思想沒有太強的意識,面對國際化的沖擊,傳統(tǒng)的教育內容已經(jīng)是無法滿足當前學生的胃口。無法做到與時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整合當代的教育可利用的教育內容進行思想政治教教育。
(三)思想政治工作意識不強
前面提到了教育方法傳統(tǒng)和教育內容老套,這究其重要根本原因,是思想政治工作意識不強,輔導員的工作必須要加強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意識,不斷的強化自己的意識,加強學習。輔導員們常常會感覺自己工作繁雜,而忽略了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政治意識,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往往缺乏感染力,沒有說服力,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就導致了教育方法,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對同學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用老套的內容來進行。思想政治輔導員的本職工作,便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意識,便是失職。
二、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路徑
(一)提高政治意識
輔導員首先應該提高政治意識和政治站位,思想政治工程絕不是一項可有可無的事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乎到學生的前途,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希望。輔導員要高度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斷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yǎng)和政治覺悟。
(二)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
面對00后的大學生,傳統(tǒng)的填鴨式說教式的方法,不能達到好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難以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輔導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要會利用新媒體,有要有開展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線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夠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日常開班會的過程當中,盡量減少說教的方式,利用形式互動,或者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方式方法來達到教育教學效果。而開展線上思想政治教育,只要利用好網(wǎng)絡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豐富的圖片視頻等等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引發(fā)同學們的思考。
(三)加強學習更新教育內容
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很難取得效果,還在于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無法進行創(chuàng)新。在當代有很多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比如在抗議中引用線的英雄事跡等等,都可以作為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傳統(tǒng)的教育內容無法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力,也無法激發(fā)同學們的思考,不能對同學們形成一種,不能幫助同學們形成強烈的意識。所以輔導員要加強學習,不斷的更新教育教學內容,要學會從當代能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當中提煉出核心素養(yǎng),對同學們進行教育。
參考文獻:
[1]徐世平,李元義.習近平青年價值觀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心理育人路徑探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8(06):34~37.
[2]樊穩(wěn),張瑾,安翔.挑戰(zhàn)與回應: 新時 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路徑 探究[ 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04):112~119.
[3]何照清,李風嘯.高校輔導員素質能 力提升的內生動力研究——基于浙江省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獲獎者的調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09) :29 ~33.
作者簡介:
王歡(1991-),女,漢族,四川省南充人,重慶工商職業(yè)學院老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