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兒童類繪本中色彩應用這一主題的實際研究,我們初步了解了兒童類繪本設計中的傳統(tǒng)色彩元素的表現(xiàn),好的兒童類繪本設計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偏好,好的兒童類繪本可以很容易閱讀。研究傳統(tǒng)文化以及傳統(tǒng)色彩在繪本中的應用可以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色彩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接受特點,不需要任何復雜的配色方案,但必須在兒童需要的簡單應用范圍內將自然和美麗的感覺融入到繪本的設計中。通過以上的研究,也為特殊兒童繪本打開了新的思路,為特殊兒童的童年撐起了一片不一樣的天空。
關鍵詞:兒童繪本;傳統(tǒng)文化;繪本設計;色彩
一、傳統(tǒng)色彩運用的藝術特征及對繪本應用的意義
民間藝術形式反映了形狀和色彩的簡單自然的藝術特征,用主觀和浪漫的情感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夸張的抽象風格,獨特的構圖風格和天空中的想象力,這種簡單、自然和簡單的表現(xiàn)更貼近孩子的心臟,孩子容易感受和表達。
敦煌宗教壁畫的顏色大多為黑色、紅色。其他與之搭配色彩有黃色,綠色和藍色等。由此我可以感受到幼稚的溫柔和無辜的情感品質。如西藏地區(qū)高純度的色彩,五彩繽紛的斑塊隨處可見,它代表著廣闊土地上的生命,舞蹈靈魂,這是西藏地區(qū)的獨特色彩。兒童也喜歡高純度的顏色或簡單的顏色表達,因此兒童類繪本將嘗試迎合他們的顏色偏好。在這一點上,民族藝術的顏色與兒童類繪本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這種相通相同可以創(chuàng)造出屬于中國的原創(chuàng)的優(yōu)秀兒童類繪本。
我們每個人都想成為繪本故事的主角,尤其是對于兒童讀者來說。很多中華文化中具有歷史文脈的東西,是外國原版繪本或者是翻譯過來的繪本做不到的。中國原創(chuàng)的帶有中國歷史氣息的繪本,跟容易帶給兒童更多的認同感也在無形之中弘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如《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節(jié)日禮盒裝》,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而這種文化與兒童類繪本設計相結合,帶給了我們不同的時代美感。
二、傳統(tǒng)文化對兒童類繪本設計的藝術價值與意義
中國傳統(tǒng)民間文化風格自然簡單,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審美吸引力具有無限的藝術價值。民間藝術的表達往往與游戲的民間活動密切相關。例如龍燈和舞獅是為了慶祝主要民間日的表演,它們均屬于游樂性質的藝術形式。兒童的天性是好奇心和游戲。民間藝術注重人們內心情感和欲望的真實表達。
因此,民間藝術元素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內容以及表現(xiàn)形式和技巧,不僅能夠適應兒童的審美需求,還能通過民間藝術元素與兒童類繪本這一形式的結合,培養(yǎng)孩子們的民族責任心。《胖嫂回娘家》繪本中胖大嫂的布老虎、肚兜是賞心悅目又具有中國特色的物品。借助繪本可以傳承民族民間文化,深刻理解中國文化的內在精神。最后,我們將能夠從我們即將失去的國家的傳統(tǒng)藝術和文化的繼承中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
三、繪本色彩對聽障兒童中的意義及作用
殘疾人是人類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我國7歲以下有70000名左右的聽力受損兒童,每年增加2萬名。在繪本的設計中,應以多方面,全面,易懂和實用的方式應用到適合聽障兒童的繪本中。兒童類繪本用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對聽障兒童進行教育,符合了聽障兒童的認知特征。
色彩也是繪本的主要視覺表現(xiàn)形式。色彩是認知世界的直接表現(xiàn)。在物體被光源照射后,它被反射到人眼中,最后由大腦處理以產生色彩感知。這種心理過程使1至6歲患有聽力障礙的兒童能夠區(qū)分和識別色彩。通過合理的色彩設計,繪本將更受聽力障礙兒童的歡迎。兒童類繪本的設計也將在聽力受損兒童的康復和教育中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溫暖的手語》這本繪本是我接觸到一本很特別的繪本,是一本充滿愛的故事。正像繪本尾頁上說的“有的人的耳朵聽不見,但心卻能聽見”。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引導,一顆愛的種子,自帶光芒,也溫暖照亮著身邊的人,就像書中的麗薩和托馬斯一樣,身體的缺陷并不影響心靈的交流。這是特殊孩子的心聲:其實,我和其他的孩子沒什么不一樣。繪本以溫情的畫面告訴我們,引導我們,要關注特殊人群,他們和我們沒有什么不一樣。
結語
在滿足兒童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基礎上,繪本設計可以融合民族歷史文化的精髓。讓孩子們在快樂的心情中享受和認識新事物,不斷提高知識的接受程度,它建立了強烈的民族和社會歷史責任感,從而維護和促進了中國本土文化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特殊兒童可以使用的繪本也以溫情的畫面告訴我們,引導我們,要關注特殊人群,他們和我們沒有什么不一樣。當然,本文的研究只是對基于生理學和心理學的中國兒童類繪本色彩設計的一些討論。例如材質和繪畫技法不同的繪本對兒童的不同影響,還有對數字兒童類繪本色彩應用的研究方面還存在不足,未來將繼續(xù)關注這些方面。
參考文獻:
[1]薄慧鵬.試論兒童類繪本設計中色彩因素的運用[J].美術界,2016(4):71-71.
[2]韓雪.兒童類繪本中的色彩研究[J].文存閱刊,2018(10).
[3]孫曉光.兒童類繪本的藝術特征研究[J].大眾文藝,2017(4).
[4]Hsiao C Y. Enhancing Children's Artistic and Creative Thinking and Drawing Performance through Appreciating Picture Boo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010, 29(2):143-152.
[5]Nodelman P. Words about Pictures: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J]. 1989.
[6]Day K S. The challenge of style in reading picture books[J].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Education, 1996, 27(3):153-166.
作者簡介:何笑潔(1997.2—),女,漢族,籍貫:河北張家口,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教育。
(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沈陽?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