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小玲
摘要:“四步一體”教學模式是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目標,以課本材料為基本出發(fā)點,通過緊密聯(lián)系、交叉滲透、相互融通,將課堂內外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四步)訓練整合為一體,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英語;“四步一體”教學模式
由于英語這門學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初中英語在教學的時候,將聽、說、讀、寫分成了四個單獨的內容實施教學,這樣不僅無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并且沒有辦法保證教學的質量。而聽、說、讀、寫“四步一體”的教學模式,剛好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一、實施“四步一體”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直以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國傳統(tǒng)的中學英語教學模式重語言知識(語法、句型、詞匯等)傳授,輕語言交際與實際運用能力訓練。這種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在英語的聽、說方面基本上是“聾子、瞎子”,英文寫作能力也欠佳,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現(xiàn)在,中學英語教學突出向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方向轉軌,這已是中學英語教育界的共識及大趨勢。然而,在現(xiàn)實的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雖然已有了教學意識上的轉變,但教學行為卻未能適應新的教學目標的要求,顯得相對滯后。因此教師教學意識的轉變只是基礎,為適應及達到新的教學目標,還需要有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及教學行為的優(yōu)化作為有力的保證。聽、說、讀、寫“四步一體”的教學模式就是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目標,以課本材料為基本出發(fā)點,通過緊密聯(lián)系、交叉滲透、相互融通,將課堂內外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四步)訓練整合為一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聽、說、讀、寫“四步一體”的教學模式符合學生學習英語的認知心理過程。不管哪一種教學方法,只有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更是如此,學習習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穩(wěn)定的、不易受干擾的心理行為。因此,我們的研究與培養(yǎng)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原則,立足學生原有基礎,不斷鞏固,不斷改進,循序漸進,既提高了課堂教學起點,又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精心設計“四步一體”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效果。
1、課堂:聽、說為主,讀、寫為輔。
學習外語與學習母語不同,學生除了外語課堂,基本上沒有聽說的語言大環(huán)境,加之中學科目眾多,英語課學時數(shù)有限,所以普遍性地要求學生在課下主動練習英語聽、說、讀、寫無疑是得不到保證的,也是不現(xiàn)實的。既然如此,解決的方法就是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強化聽說能力訓練,以聽說為主,讀寫為輔。
2、課外:圍繞教材,延續(xù)課堂,讀、寫擴展。
由于課堂教學以聽說領先,故“四步一體”的教學模式把對學生的讀、寫訓練重點放在課外。課前、課后的讀、寫訓練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并進行適當?shù)淖x寫量、廣度及深度擴展,以此擴大教學的容量,增進教學效果。
3、四步一體:聽、說、讀、寫,相促相長。
一體化的語言教學,要求將聽、說、讀、寫各項能力訓練融為一體,避免人為彼此割離?!八牟揭惑w”教學模式中,要求學生課前對課文、其他相關材料預讀,為以聽、說作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做準備、打基礎;課堂上聽、說為主的訓練,對學生課前通過“讀”獲得的語言信息以另一種形式的運用進行強化、擴展,從中進一步顯示、提出、解決問題;課后的讀寫練習,促使學生對課前、課堂乃至相當時期內所獲語言信息、知識進行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運用,達到持久鞏固、提高的效果。
4、語言知識:以面帶點,點面結合。
“四步一體”教學模式以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中心目標,語言知識點的教學沒有放在突出的地位,但并非說明語言知識點就不重要,只是教學的方式變化了。本教學模式設計將詞匯、語法、句型等語言知識點的教學放在聽、說、讀、寫訓練過程各環(huán)節(jié)中去,在語言運用中實施教學,做到以面帶點、點面結合。
三、注重“四步一體”教學模式的實施程序,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解決完對文章的表層與深層的理解之后,通常教師們都會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四會詞或詞組進行講解,以求讓學生掌握它們的用法,并能學以致用。我嘗試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講與學生記,卻發(fā)現(xiàn)學生可能當時能理解這些詞或詞組的用法和拼寫,但在真正的實際交際——例如口頭交談和作文中,學生卻始終不會用,只會使用一些小學學過的詞匯,這說明,學生對新學的詞匯還是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我認為,語言不應該是“講會”——通過教師的講解而習得,而應該是學生自己“用會”——通過多次的重復再現(xiàn),在“用”中學會。
1、布置學生帶著重點學習詞匯的任務,在課前查閱字典等相關材料。課前,要求全體學生閱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重點詞匯,然后查閱字典,找出與文章所出現(xiàn)詞匯的用法、意思一致的解釋,讓學生在閱讀和動手中學習。
2、課堂教學開始時,先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材料,然后用自己的語言簡單地復述出故事或人物的主要事跡。學生在聽完課文錄音后,按照他們所聽和在課前閱讀所收獲的信息內容,基本能用簡單的英語復述出故事。
3、接著讓學生以分組形式,就預習中查找到的詞匯的用法、在課文中對應的英文解釋、相關的詞和詞組造句等內容進行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推舉代表進行講解,我只是從旁輔助,此時將主要生詞、詞組、句型的一些例句和練習等列于黑板上和投影上,并進行評述。
4、以組詞造句接龍游戲,進一步加深訓練學生的運用能力。將學生分組,要求每組學生用至少4-5個所學的單詞、詞組,每人輪流說一個句子,以小組合作接龍的形式合成一個符合邏輯的、通順的故事。小組中有一位同學是擔任記錄員的角色,活動結束后,記錄員要在全班大聲地把小組的故事讀出來。
5、課程終了前,筆者布置了家庭作業(yè),要求學生用所學的新詞匯把課堂上編的故事寫成文章。這個作業(yè)其實是課堂口頭作文的一個延伸,可讓學生在寫作上得到更有效的訓練。
參考文獻:
[1]吳維新.英語教學如何向素質教育轉化[J].教育探索,2018,(1).
[2]吳欣.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16,(10).
[3]張印平.轉被動為主動——談初中英語“四步一體”教學中有效應用的思考[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