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婷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計算機從開始的為少部分人使用到現(xiàn)在已走進了萬家燈火。人類歷史已從最初的原始階段發(fā)展到如今的信息時代,社會再不斷的發(fā)展進步,信息技術的與時俱進為教育帶來了古今未有的發(fā)展機會和挑戰(zhàn),在習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思想的背景下,如何去運用信息技術去培養(yǎng)和發(fā)展復合型人才,如何運用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來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是擺在廣大教育戰(zhàn)線上的教師們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幫助課堂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這種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擺脫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始終讓學生保持興奮,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它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可以讓教學的效果達到事半功倍。因此我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1.學會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情境,增強朗讀的意境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都非常重視朗讀。然而,部分老師的以讀為本卻始終沒有收到很好的成效,學生一遍遍的讀,卻讀不出感情來,更談不上在朗讀中有所感悟,在朗讀中培養(yǎng)語感。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指導方法還不到位,只是采用紙上談兵的方式來強調(diào)“同學們要用高興的贊美的憤怒的......”的語氣去讀,而沒有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和文章產(chǎn)生的共鳴,學生最終還是不知道該如何讀,該怎么讀。如果我們利用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造情景指導朗讀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例如在教學《抗日英雄楊靖宇》一文中:敵人嚇得不敢上前,縮在遠處猛叫著:"楊靖宇,你跑不了啦,快投降吧.你過來就讓你當東邊道司令."楊靖宇回答敵人的是一梭子仇恨的子彈。文段中對于楊靖宇仇恨敵人的情感,放在和平年代的學生里,他們是很難通過教師的朗讀來體會那個崢嶸歲月里的革命情感。為了可以讀好這段語句,我在備課前將事先準備好的影視材料及相關圖片做成PPT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畫面上:楊將軍帶領著警衛(wèi)隊與日本侵略者周旋于是深山老林,那時東北的深山里都是皚皚白雪,楊將軍和官兵們沒有糧食,彈藥也不充足,最后僅僅剩自己仍舊與日本侵略者在大山中周旋了五天五夜,最后在壞人的報信和巨大的差距下,楊將軍就義。很多同學都表示傷心不已,此時此刻,我引導同學們,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值得我們?nèi)セ貞洠ゼo念,是他們用鮮血染紅了國旗,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和平幸福的生活,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讓我們一起來重讀這句話??戳藙偛诺漠嬅?,同學們的情感都非常投入,一字一詞無不恰到好處,超出了預計的效果。
2.運用信息技術模擬情境再現(xiàn),充分發(fā)揮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
在日常教學中,信息技術作為學生認知的工具,將學生的思維過程與動畫演示有機結合,運用求同存異的思維,培樣觀察力和想象力,使學生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帶有自己獨特的答案。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問大家:烏鴉看來很聰明,想出了方法,順利的喝到了水。這里同學們可以開動自己的小腦筋,我們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來讓烏鴉喝到水?話音剛落,我演示的PPT熒幕上出現(xiàn)了一只口渴難耐的烏鴉,它的頭上出現(xiàn)了一連串的問號。烏鴉說:我該怎么才能喝到水呢?讓人有趣的畫面,頓時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開始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中,過了幾分鐘,一雙雙小手接二連三的舉起來。一個學生說道:用石子一個一個往里面扔太麻煩了,還可以把瓶子放平。烏鴉的力量和能力足夠把瓶子翻倒在地?;蛘呖梢杂米ψ又苯影幔部梢栽谄孔酉屡賯€小坑讓瓶子傾斜倒下來。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想法一個接一個,課堂氣氛活躍,教學目標超額完成。
3.借助信息技術優(yōu)勢,有助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觀察,是寫作和認識事物的基礎。對于小學作文教學,首先教師本人要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激情,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在日常教學中,要學會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育手段,讓學生對自己最喜歡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寫出觀察記錄。例如:男學生都喜歡一些武器,我就利用多媒體下載有關的武器的圖片和視頻,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先觀察,再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最后再寫出來。這樣語言也會變得越來越豐富,各方面素質(zhì)也會得以提高。
4.使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教材涉及內(nèi)容多,知識比較廣泛。課文中的許多人物故事,科學知識,自然現(xiàn)象對學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運用信息技術來展開教學。信息技術能為閱讀教學提供詳實的背景資料,將一個閱讀對象還原到當時具體的自然社會情境中,幫助學生深入而準確地理解閱讀對象。為此,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精心設計相關課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我們在教授小學四年級《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對于里面出現(xiàn)的專有名詞如幾內(nèi)亞灣、古生物化石、太古時代等這些詞語都是學生從沒有見過或接觸過的,這不利用學生的閱讀,如何使學生清楚地了解這些事物特點、作用。我們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輔助。在教課中,我通過做好的圖片輔之以音效,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遇到的困難迎刃而解,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
信息技術在人類的生活、學習中已經(jīng)承擔了越來重要的角色,同時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與影響越來越突出。未來的教育肯定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紐帶的新型教育模式。所以各科教師都要做到與時俱進,為此我們只有不斷的去探索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才能使我們做到真正的以不變應萬變,來真正應對新時代的教育洪流,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為社會為國家培育出優(yōu)秀的國家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