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女婷
鹽和化肥是中考的重點內(nèi)容,是同學們易丟分的部分。讓我們和壯壯同學一起跟隨陳老師厘清鹽和化肥的易錯題吧!
壯壯的錯題1
壯壯:陳老師,下面這道題正確答案是D,可我選了A。我們學過Na2CO3的俗名叫純堿,它的水溶液也顯堿性,A選項為什么卻是錯誤的?
【題1】下列選項中物質(zhì)的俗稱、化學式、類別、用途對應正確的是( )。
A. 純堿 Na2CO3 堿 制玻璃
B. 生石灰 CaO 化合物 補鈣劑
C. 食鹽 NaCl 鹽 除鐵銹
D. 小蘇打 NaHCO3 鹽 制作糕點
陳老師:判斷物質(zhì)類別不能僅僅看名稱,而應根據(jù)其組成特點來判斷,鹽的組成特點是由金屬(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因此碳酸鈉的物質(zhì)類別是鹽而不是堿。
【檢測1】分類是化學學習、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關分類正確的是( )。
A. 海水、黃銅、潔凈的空氣是混合物
B. 氯化鈉、苛性鈉、純堿是鹽
C. 磁鐵礦、二氧化錳、二氧化碳是氧化物
D. 鈣、鐵、鋅、硒是人體中的微量元素
答案:A
壯壯的錯題2
壯壯:陳老師,下面這道題正確答案是A,可我選了C。每個選項對應的現(xiàn)象我都不是很清晰,請老師幫我梳理下。
【題2】下列試劑分別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種溶液中,會出現(xiàn)三種不同現(xiàn)象的是( )。
A. Na2CO3溶液 B. MgCl2溶液
C. Ba(OH)2溶液 D. 酚酞溶液
陳老師:本題主要考查判斷復分解發(fā)應是否發(fā)生及復分解反應的現(xiàn)象。選項A中,向Na2CO3溶液中分別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種溶液,現(xiàn)象分別為:產(chǎn)生白色沉淀、產(chǎn)生氣泡、無明顯現(xiàn)象(不反應)。B選項中,向MgCl2溶液中分別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種溶液,現(xiàn)象分別為:產(chǎn)生白色沉淀、無明顯現(xiàn)象(不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不反應)。C選項中,向Ba(OH)2溶液中分別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種溶液,現(xiàn)象分別為:無明顯現(xiàn)象(不反應)、產(chǎn)生白色沉淀、產(chǎn)生白色沉淀。D選項中,向酚酞溶液中分別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種溶液,現(xiàn)象分別為:溶液變紅、無明顯現(xiàn)象、無明顯現(xiàn)象。所以,只有A選項符合題意。
【檢測2】將下列各組物質(zhì)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攪拌后,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
A. HNO3和FeCl3 B. NaOH和HCl
C. BaCl2和Na2SO4 D. KOH和CuSO4
答案:B
壯壯的錯題3
壯壯:陳老師,下面這道題正確答案是D,可我選了A。如何判斷物質(zhì)或離子能否大量共存?
【題3】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H+、Cl-、OH- B. Ag+、K+、Cl-、NO3-
C. Na+、H+、NO3- 、CO32- D. H+、Mg2+、SO42- 、Cl-
陳老師:判斷物質(zhì)或離子能否大量共存的方法是看物質(zhì)或離子能否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如果相互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則物質(zhì)或離子間就不能大量共存。A選項中,H+與OH-相互結合生成水,因此不能大量共存;B選項中,Ag+與Cl-相互結合生成AgCl沉淀,因此不能大量共存;C選項中,H+與CO32-相互結合生成H2O與CO2氣體,因此不能大量共存;D選項中,各離子間不能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因此選擇D選項。
【檢測3】下列各組離子能夠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組是( )。
A. 在氯化鈉溶液中:Zn2+、SO42- B. 在稀鹽酸中:Ag+、NO3-
C. 在硫酸鉀溶液中:Ba2+、Cl- D. 在硝酸銨溶液中:K+、OH-
答案:A
壯壯的錯題4
壯壯:陳老師,下面這道題正確答案是A,可我選了C。我認為含有多種元素的化肥就是復合肥,哪里錯了呢?
【題4】雷電能自然固氮并最終形成氮肥,下列屬于含氮復合肥料的是( ) 。
A. KNO3 B. Ca(NO3)2 C. NH4NO3 D. NaNO3
陳老師:解決本題應注意審題,明確含氮復合肥料的概念。N、P、K三種植物的營養(yǎng)元素中,只含有N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只含有P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只含有K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同時含有N、P、K三種營養(yǎng)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稱為復合肥。NH4NO3、Ca(NO3)2、NaNO3只含有N元素,屬于氮肥。KNO3同時含有K、N兩種營養(yǎng)元素,因此屬于含氮復合肥料。
【檢測4】農(nóng)作物種植過程中常常需要施用化肥。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 )。
A. NH4NO3 B. K2SO4 C. Ca(H2PO4)2 D. KNO3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