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
摘要: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對于班級的管理一直都是一個重大的難題,因為俗話說得好,要想成才必先成人,而德育教育更是保障小學生心靈健康成長的關鍵,所以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無疑是重中之重。而且,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導人,大事小事都經班主任之手,所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有著深遠影響。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滲透
在新時代的教育中,國家非常重視小學生的德育滲透教育,這就對小學班主任提出了較高的育人要求,班主任不僅需要自身有著高尚的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得學會將德育教育滲透在課堂和課外活動中去。其實班主任將多元化的德育教育帶進課堂中,學生不僅能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了解有關德育的思想,還可以在現實生活中運用這些思想去幫助他人。
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現狀
雖然大部分學校都在宣傳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想結合,可是并沒有幾個學校真正能做到。在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情況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這幾個是主要問題:德育教育開展得不夠廣泛、管理班級的方式過于單一且效率低、基本上都是班主任為主導,導致學生參與度太低等。在調查中發(fā)現,很多班級實施制定班規(guī)的方法,這確是一個好方法,但畢竟對象是小學生,又有多少同學能夠真正理解并且做到呢?因此,班主任并沒有將德育教育真正滲透到平常的教育中去,而只是浮于表面,反倒讓學生懵懵懂懂,既無法理解也不能實踐。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一直都是禮儀大國,尊老愛幼、待人禮貌、德才兼?zhèn)涞榷际侵腥A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因此,德育教育在小學教育中占主導地位是必然的。班主任承載著全班同學、所有家長以及各任課老師的希望,可謂是壓力山大,所以沒有理由不做一個好榜樣。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是為了幫助學生從思想上徹底改變,將愛國主義情懷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扎根在他們的思想深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為其他教學任務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更是要幫助學生在各個方面和各個能力上平衡地發(fā)展,為以后的人生做鋪墊。
三、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1.以身作則,擔當大任
俗話說,身教大于言傳。是的,任何一個小孩出身時的思想、行為、能力等都是一張白紙,正是靠家長和老師以身作則,做他們的榜樣來教育他們,才能將那張空白的紙?zhí)顫M。眾所周知,小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是不足的,而好奇心和好勝心很強烈,在課堂上為了表現自己總是硬著頭皮往前沖,可能連自己犯了錯都不知道,沒有教師的正確引導是絕對不行的。在上學階段,除了家長,教師可能是每天出現在學生面前時間最多、接觸最頻繁的人了,因此,教師的一舉一動學生都看在眼里,他們無形之中就會學教師對待人和事的做法,若學的是些壞習慣,怎么辦呢?因此,班主任不僅要嚴格要求自己,還要告知全體任課教師注意自己的行為。例如,班主任想要普及節(jié)約用電和用水的知識時,首先自己就要做出榜樣的角色,每天放學來教室關掉一切用電的設備、在廁所洗手時水龍頭開小一點并且及時關、盡量做到一水多用等。當學生看到所有教師都這么做,他們的心里一定會有所觸動,便會學著教師的做法,然后班主任可以挑選幾名做得好的學生作為代表,帶領其他學生一起開展各種節(jié)約用水電的活動。學生在榜樣的帶領下,不斷努力,一定可以形成好的習慣。
2.創(chuàng)設社會小角色,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精神
學生學習各種知識為的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去應用和實踐,而知識的來源也是靠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的。很多家長怕學生受到傷害,小學生經歷的事情少是一個普遍的情況,當遇到與他們想象中不一樣的事情時,會變得束手無策,還可能做出一些不得當的舉動。班主任可以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創(chuàng)設一些新的情景,讓其他教師配合扮演一些社會中的各種角色,然后讓他們去了解和體驗,這不僅能增加學生的熱情,同時也能增加課堂的活躍度。在街上經常會遇到一些身體有缺陷、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有很多不懂事的小學生不僅沒有憐憫之心,還去學他們走路和一些其他動作,這種現象是不應該出現的,因此,班主任可以就這一現象開展一個實踐活動。班主任可以找?guī)讉€老師配合做一些不同的行動不便的動作,如用腳趾頭寫字、在輪椅上活動、走路一跛一瘸、失明的人等,學生可能開頭會覺得很搞笑,但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達到學生打心底尊敬和同情他們的效果。班主任開展這個表演活動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殘疾人的諸多不便,教會學生理解和關愛殘疾人,并且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
3.以人為本,嚴格和寬容并存
對于小學生來說犯錯是經常的事,可能大部分教師為了照顧學生的自尊心,然后一味縱容他們,但是有句話叫做“嚴師出高徒”,所以老師應該適當地嚴格要求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否則只會讓他們一錯再錯,并不利學生的健康成長。想要把“德育教育”真正灌輸到學生的思想深處,免不了班主任在日常的談話中刻意強調。例如,班主任可以在課后分批次地安排同學去操場一起談談心,不僅談學習,還可以談生活,用此方法來建立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那么班主任的威望也自然而然地能在學生的心中建立起來。但是每個班級難免會有一些調皮、成績不好的學生,面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一定要講究教育方法,首先要找到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研究一套方法進行嚴厲地教育和正確地引導,讓他們盡早走上正道,不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四、結語
不難看出,德育教育在小學階段確實很重要,而班主任作為一個班集體的領導者,該如何結合班級實際情況來實施德育教育的滲透絕對是班主任的一大難點。班主任一定要重視它,抓住每一個好的時機,幫助同學們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和人生觀,讓他們在贏在思想啟蒙的起點,今后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
參考文獻:
[1]劉文琴.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20(08):191.
[2]劉觀蘭.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91-92.
[3]鄧煥清.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4):37.
[4]黃少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193-194.
[5]金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