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論文是基于童話劇《妙乎回春》改編基礎上的作品闡述。在這里主要介紹學生親身參與的戲劇行為游戲,因為它是一種學生參與的游戲,所以重點在于參與的過程,而非以表演呈現(xiàn)為其終極目的。學生戲劇活動的主要精神就在于游戲的過程中如何玩的投入、玩的愉快,學生透過自身肢體及身心思考的參與,從這個過程中得到收獲與滿足,在潛默移化中培養(yǎng)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中職語文;實訓課;實踐;教學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提倡“快樂閱讀”幼兒文學作品,本著“一切為了兒童”的宗旨,鼓勵同學們在閱讀中外兒童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努力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把所學的說、學、唱、跳、手工制作等幼兒教師所必備的專業(yè)技能融入到改編的故事中,并以生動活潑的語言和肢體語言展現(xiàn)故事主題。劇本改編最重要的是邏輯性的發(fā)展,為能有效地完成作品的改編,需要依照劇本架構、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劇本改變的要求和舞臺演出需要來進行改編。
一、角色
幼兒戲劇中的角色安排最重要的是個性化,這種個性化是獨一無二的。主要體現(xiàn)在音色的處理、標志性的肢體語言、外貌特征、體表裝飾、鮮明的個性等。例如:童話劇《妙乎回春》中的開頭場景:“動物醫(yī)療站”。一間芭蕉葉改的屋子。墻上掛著寫有“妙手回春”的橫幅,貓醫(yī)生的椅子像只倒放的燈籠辣椒,病員坐的是扁豆莢形的長凳,床、桌等各有特色。無論是小貓妙乎,還是小兔、小牛、小鵝都有非常鮮明的個性特色。
二、故事
童話劇改編時既可以忠于原作的故事,也可以將故事中的人物、情節(jié)和結局稍作變化或延伸,但必須透過劇情緊緊攥住觀眾的注意力。
改編者如何處理故事的發(fā)展脈絡,讓角色置身于故事中進行情節(jié)的拓展;主角如何達到劇本的主題;如何安排好劇中的人物關系;故事發(fā)展中的伏筆和矛盾沖突如何處理等。如:小貓“妙乎”信口開河地說小兔、小牛、小鵝這個病了、那個病了,它編造的那些病癥與學生知道的動物生理特征形成矛盾,暴露出“妙乎”不懂裝懂,自以為是的缺點。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戲劇沖突的中心,圍繞人物個性特點來展開劇情,是創(chuàng)作成功的根本原因。劇本中“小鵝”說“妙乎”得了“未老先衰病”,要拔掉胡須才能治好。用游戲的方式來解決戲劇沖突,極富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結構
結構即故事的雛形,將故事從開始到結束的發(fā)展順序一一列出?!睹詈趸卮骸肥菍W生十分喜愛的童話劇。它以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故事中而獲得了成功,作者巧妙的利用小貓、小兔、小牛、小鵝等動物的特性與學生所掌握的常識矛盾,進行合理的想象和精心的構思,使全劇充滿喜劇色彩。劇本內容講述的是一個愛吹牛的小貓妙乎,自以為懂得醫(yī)道,按照小貓“妙乎”醫(yī)生的診斷,小兔要喝紅藥水,小牛需要動手術,這時,小鵝來了。雖然小鵝也被錯診長了“腫瘤”,但小鵝機智地抓住“妙乎”把“妙手回春”當成“妙乎回春”的錯誤,化被動為主動,反而給“妙乎”治起病來。通過有趣的診察,終于查出妙乎“不老老實實學習”的大毛病。聰明的小鵝巧使妙計,才使“妙乎”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并下決心改正。前半場結束前留下的伏筆,在后半場的戲劇沖突中得到解決,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故事之中是《妙乎回春》劇本的成功之處。
四、語言和動作
在背誦臺詞的基礎上,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讓學生成為戲劇的中心。把注意的焦點放在動作的表達上。在排練時,可以讓學生對作品進一步的感受、模仿、體會,在模仿中把握角色(小貓、小兔、小牛、小鵝)的情感、動作、語言。例如:動物角色的語言要模擬動物聲音的典型特征,說話方式要緊扣角色性格特征呈現(xiàn)多元化,或粗聲粗氣(小鵝)、或油腔滑調(小貓)、或溫文爾雅(小兔)、或結結巴巴(小牛)。改編時應盡量提煉、概括原作的敘述內容。這一過程中,學生會互相幫助設計語言和動作,甚至對語言和動作的設計還會有爭議,這時教師要進行很好的引導。在劇本創(chuàng)編時設計好有特征、典型的、個性化的戲劇動作,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以增強感染力,達到良好的表演效果。舞臺上的動作設計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讓舞臺保持流動性,并找到驚奇點。在進行對話和動作時,教師要讓學生成為戲劇表演的真正主人,讓學生在排演中娛樂自身,點燃學生的想象力。
五、劇場元素
劇場元素就是劇場技術的運用。改編時應考慮到燈光、音效、布景、服裝等元素。布景和道具制作時要注意幾個原則:一是要創(chuàng)設適應幼兒的特點,富有想象,形式活潑、動作夸張。二是整體設計要與表現(xiàn)主題一致。三是設計中的各個元素搭配要和諧統(tǒng)一。四是設計要有時代性和地方區(qū)域特點。與此同時,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一起商量一起做,這樣的布景和道具肯定深受學生歡迎。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教育中開展童話劇的排演,既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師資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如何更好的排演兒童劇。從劇本的選擇、合理的改編、關鍵的技巧指導、適時的創(chuàng)新鼓勵等方面入手,是童話劇表演的關鍵,它構成童話劇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具有積極教育意義的內容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觀和價值觀。通過童話劇的編排,教師負責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戲劇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選擇投入戲劇活動并學習試著為一部童話劇的完成承擔責任。與此,教師也要為學生提供各種服務,提供必要的場所、材料、工具等??傊?,在進行戲劇排演過程中學生應該是整個排演過程中的主角,讓他們在合作中自由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和愿望,這才是戲劇真正的魅力。
參考文獻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教師發(fā)展高中分委會推薦教材《幼兒文學》主編李倩敏林敬華.第八章幼兒戲劇與幼兒影視文學.
云南省文山州民族職業(yè)技術學校 何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