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 呂忠禮
中圖分類號:G804.8?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9-009-04
摘? 要? 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接受體育干預可對其社會交往、單一刻板的重復性行為、語言理解能力障礙等產生積極影響。其機制可能涉及生理和心理等諸多方面。針對孤獨癥譜系障礙的體育干預包括舞蹈訓練、專項體育活動、水上運動、集體協作游戲、體育游戲等。本文針對體育干預在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臨床癥狀緩解中所發(fā)揮的作用進行綜述,以為通過體育干預提高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質量,以及減輕其家庭的負擔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 體育干預? 孤獨癥譜系障礙? 兒童? 康復
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是一種以社會交往障礙、言語溝通障礙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復性行為為主要特征的廣泛性發(fā)育障礙。近年來,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者數量逐年攀升。在干預手段上有歐美國家經常采用且取得較好療效的應用行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人際關系發(fā)展干預(Relational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RDI)、離散單元教學法(Discrete Trials Teaching, DTT)、語言交流溝通訓練(Speech Therapy, ST)、結構化教學法(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 TEACCH)、感覺統(tǒng)合訓練(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y, SIT)等,積極合理的體育干預不僅可以增強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的身體素質,還可對其心理產生積極影響,故體育干預也越來越受到研究者和臨床工作人員的關注。
一、孤獨癥譜系障礙
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以社會交往和交流障礙、興趣范圍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動作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精神發(fā)育障礙性疾病[1]。該病癥是目前全球患病人數增長最快的嚴重疾病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2]。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是一種廣泛發(fā)育障礙,其中社會交往障礙、語言障礙和刻板行為是三個主要癥狀,約有2/3的患兒伴有智力缺陷[3]。孤獨癥譜系障礙的發(fā)病率遠比人們想象的高,美國政府提供的數據為2.24%,也就是說每45個兒童就有一個疑似孤獨癥譜系障礙,且男孩與女孩的發(fā)病比例大約為4~5:1。我國北京地區(qū)的孤獨癥譜系障礙的患病率約為1%[4]。
二、體育干預
任小超認為體育干預是測試者通過體育課程對客體心理上的干預[5]。體育干預可以讓個人在體育活動中適當地展現自己并培養(yǎng)恰當的社會角色,有助于個人建立自信,進而強化其社會責任感。
鄭鳴曉認為體育干預是使用特定的體育中的一些活動對孤獨癥兒童在心理彈性、心理能量、人際交往等方面施加有效影響的一種手段或方法[6]。
三、常見體育干預的具體項目及作用效果
任何人離不開體育運動,運動是任何生命活動的基礎,更是直接影響著人類的活動范圍,進而影響每個人的身心發(fā)展。人自出生開始就與運動息息相關,俗話說: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歲走??梢娙藦某錾詠碓谔剿魇澜绾突顒臃秶暇团c運動密不可分,從吸吮吃奶、模仿發(fā)音到主動抓握等精細動作的發(fā)育,都離不開身體各部位的運動??梢哉f兒童的運動能力直接影響到了兒童的精細動作、大運動、語言、認知、本體感覺、社會交往等方方面面的發(fā)展水平。因此,體育干預也越來越受到康復行業(yè)的重視。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體育運動技能的不足和年幼時的孤獨癥兒童癥狀的嚴重程度之間存在著一定聯系。下面就總結了一些可對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有效干預的體育運動項目。
(一)舞蹈訓練
系統(tǒng)的、有針對性且設計良好的舞蹈訓練可提高孤獨癥譜系障礙患者的神經肌肉協調性。Despina等[7]設計的舞蹈訓練計劃針對單人或成對的患者,訓練頻率為每周3次,每次持續(xù)35~45分鐘,如此可使孤獨癥患者在體育干預治療期間的神經肌肉協調性測試的基線成績有所提高。裴晶晶等[8]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3個月的韻律操體育干預對自閉癥兒童的姿勢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對其平衡能力和本體感覺的改善最為明顯。
在心理健康方面,郭劍華[9]用體育舞蹈對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進行輔助治療后發(fā)現,體育舞蹈不僅能夠影響患兒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還可以積極地對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的心理進行應激干預。其主要從患兒的壓力和焦慮、自我控制能力和注意力,提高情緒控制能力等方面論證了體育干預可以改善患兒的心理健康的事實。
(二)球類體育活動
體育運動以人體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的動態(tài)運動性條件反射為基礎,以深刻的“本體性”“內刺激”作用于孤獨癥兒童,是一種內源性教育因素,使孤獨癥兒童易于接受[10]。
通過對球類運動的學習和應用,培養(yǎng)患兒注意到同伴的概念,從而在開展集體活動時為患兒提供了與同伴進行主動溝通交流的情境。在設計活動干預內容時應盡可能達到規(guī)則簡單、形式多變、互動有趣,并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活動,以此激發(fā)患兒的行為動機,進而提高患兒社會交往能力。球類運動的競賽性和趣味性也調節(jié)了患兒的情緒,從而減少自傷等異常行為。球類運動的多種軀體運動形式,需要雙上、下肢的協調配合,能全面有效地促進身體素質和人體機能的全面發(fā)展。球類運動的各種動作還可有效促進兒童本體感知覺、方位覺、運動覺等的發(fā)展。由于專項體育活動的規(guī)則性和挑戰(zhàn)性,患兒在參與過程中需理解并遵守規(guī)則,聽從指揮、謀求團隊合作、克服困難,這對患兒的服從、合作意識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提高了患兒主動與人溝通的能力。
(三)水上運動
水上運動是利用水的特性進行的體育干預活動。參加水上運動可以提高患兒的肌肉力量與耐力,增加動作的活動范圍,提高動作的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及協調能力,改善靈活性[11]。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感覺統(tǒng)合失調主要表現在本體覺統(tǒng)合、觸覺統(tǒng)合、聽覺統(tǒng)合、視覺統(tǒng)合、平衡覺統(tǒng)合等的失調[12]。水上運動對患兒的本體覺、前庭功能、觸覺以及協調能力有改善作用[13]。同時在運動過程中,還可以提高模仿能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體質、減少刻板行為、增加注意力集中時間、改善適應性行為[14-15]。
(四)集體協作游戲
集體協作游戲可以通過患兒對游戲的興趣,調動患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逐漸提高其與同伴的交流能力、協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這能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17]。
(五)體育游戲
通過一些具體、有針對性的運動實踐活動,如視線接觸類游戲、指令理解游戲、互動游戲、主動表達類游戲[18]等體育游戲,提高患兒主動表達溝通和互動能力,鍛煉運動技能及軀體的平衡、協調能力。體育游戲還可提高患兒的多項身體素質[19]。
(六)其他
除以上提到的各項體育干預外,通過查閱文獻發(fā)現還有許多體育干預手段對改善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的癥狀有良好效果。
Casey等[20]發(fā)現溜冰運動可以對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的平衡、運動等功能有所改善。Serge等[21]發(fā)現有氧訓練能改善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的睡眠障礙的嚴重程度,運動技能的提升對其情緒也有積極影響。Neely等[22]對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進行Kata技術訓練,發(fā)現可對刻板重復的異常行為有所減少。Rafie等[23]發(fā)現,球類運動對改善孤獨癥兒童的運動協調性和靈敏性有積極意義。Bahrami等[24]發(fā)現,空手道訓練可以改善社會交往障礙。Steiner等[25]發(fā)現,騎馬運動可提高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的步態(tài)穩(wěn)定性。
四、體育干預治療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策略及注意事項
1.在與患兒進行眼神對視或共同注意的前提下,對患兒發(fā)出簡單、清晰、明確的指令以表達體育干預的教學內容,并盡可能通過示范的方式使患兒更好地理解需要完成的任務。
2.對患兒明確規(guī)則的概念,同時盡量簡化規(guī)則,把較難完成的任務目標進行分解,以實現快樂干預的效果。
3.采用多感官教學方式,綜合運用視、觸、嗅、聽等等多種感官,達到使患兒享受運動樂趣的目的。
4.在干預過程中要不斷尋找可以激發(fā)患兒動機的強化物,進行以活動為導向的干預,維持患兒參與干預活動的動機,并在適當的時間點,結合患兒的具體表現給予其獎勵和強化,從而提升患兒參與干預活動的信心。
5.在患兒需要幫助的時候適當給予輔助,調整任務難度,幫助患兒完成任務。同時,鼓勵、指導患兒家長參與干預活動和評估,讓他們隨時了解患兒在干預后的表現。
6.面對不同年齡段的患兒,要根據當前需要進行有目的地干預,形成醫(yī)院—家庭—社會三方共同合作的康復訓練干預模式,以幫助患兒更好地回歸家庭、社會。
五、結語
孤獨癥譜系障礙患者主要的臨床特征為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交流能力的損害,以及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并且多伴有智力缺陷。與同齡兒童相比,孤獨癥兒童在感知覺、認知、語言、情緒、情感等方面的發(fā)展均存在顯著缺陷[26]。在康復訓練過程中,由于孤獨癥譜系障礙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差異很大,為此應針對患兒的病情采取有針對性的體育干預和康復治療方案。
目前,對于孤獨癥譜系障礙這一病癥尚沒有根治方案,但通過體育干預等手段,還是可以改善患者的身體素質、身體控制能力、運動能力和注意力,提高患者的社會知覺、自我意識、規(guī)則意識和團隊意識,增加患者與他人的目光接觸,并對他人的面部表情做出一定反應,進而改善三大核心障礙當中的社會交往障礙。另外,在體育干預中患者主動表達需求的能力逐漸增加,語言能力較差的患兒會提高對肢體語言的使用率,進而改善三大核心癥狀中的語言交流障礙。再有,在體育干預中患者還能夠改善本體感覺、調節(jié)情緒、消除睡眠障礙,進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進而改善三大核心癥狀中的興趣范圍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
鑒于此,在未來對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的康復治療中不應忽略體育干預這一重要手段,并且應嘗試將其與其他傳統(tǒng)治療方法相結合,以綜合的康復治療方案改善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的癥狀,以期提高其個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ental Disorders, 5th Edition(Dsm-5).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2013:50-59
[2]徐秀.孤獨癥譜系障礙[J].臨床兒科雜志,2013,31(11):1099-1100.
[3]Fombonne E.Epidemiological Surveys of autism and other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An update[J].J Autism Der Disorder,2003,33(04):365-382.
[4]孟凡超.不該被誤解的自閉癥[J]大眾健康,2017,4(283):78-79.
[5]任小超.體育于預對緩解大學生就業(yè)心理壓力的影響研究[D].新鄉(xiāng):河南師范大學,2014.
[6]鄭鳴曉.感覺統(tǒng)合理論下的體育干預對自閉癥兒童影響的實驗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4.
[7]Arzoglou D,Tsimaras V,Kotsikas G,et al. The effect of a traditional dance training program on neuromuscular coordin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autism[J].JPES,2013,13(04):563-569.
[8]裴晶晶,蔣宇樂.韻律操練習干預對自閉癥兒童姿勢控制能力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4,33(04):86-89.
[9]郭劍華.探究體育舞蹈對自閉癥兒童康復治療的輔助作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10):138-139.
[10]余曉輝,九重卓.發(fā)育障礙兒童的運動指導[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12.
[11]張昆龍,徐莉.水中運動技術在康復治療中的新進展[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3,22(07):577-580.
[12]趙亞茹.感覺統(tǒng)合失調及其臨床意義[J].國外醫(yī)學兒科學分冊,1997,24(02):90-92.
[13]McCracken JT, McGough J, Shah B, et al. Risperidone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serious behavioral problems[J].N Engl J Med,2002,347(05):314-321.
[14]Fragala-Pinkham M, Haley SM, O’Neil ME. Group aquatic aerobic exercisefo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J].Dev Med Child Neurol,2008,50(11):822-827.
[15]Bachrach AW. Developmental Therapy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tic Characteristics [M]. University Park Press,1978.
[16]Mortimer R, Privopoulos M, Kumar S. The effectiveness of hydr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J].J Multidiscip Healthe,2014,7(01):93-104.
[17]張丹.體育干預對培養(yǎng)自閉癥兒童社會交往能力的實證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8.
[18]曾衛(wèi)平等.孤獨癥兒童溝通行為及體育游戲干預策略[J].城市學刊,2018(01):22-25.
[19]高巖.結構化教育結合運動游戲對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康復療效觀察[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7.
[20]Casey AF, Quenneville-Himbeault G, Normore A, et al. A therapeuticskating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PediatrPhys Ther,2015,27(02):170-177.
[21]Serge B, Stefanie J, Edith HT, et al. Impact of aerobic exercise on sleep and motor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 pilotstudy[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5,11(04):1911-1920.
[22]Neely L, Rispoli M, Gerow S, et al. Effects of antecedent exercise onacademic engagement and stereotypy during instruction[J].BehavModif, 2015, 39(01):98-116.
[23]Rafie F, Ghasemi A, Zamani JA, et al. Effect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on the perceptual-motor skills in adolescents with autism[J].J SportsMed Phys Fit, 2016, 57(1-2):53-59
[24]Bahrami F, Movahedi A, Marandi SM, et al. The effect of Karate techniques training on communication deficit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J Autism Dev Disord, 2016, 46(03):978-986..
[25]Steiner H, Kertesz Z. Effects of therapeutic horse riding on gait cycle parameters and some aspects of behavior of children with autism[J].Acta Physiol Hung,2015,102(03):324-335.
[26]楊娟,周世杰.孤獨癥和正常兒童心理理論能力比較[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21(06):366-369.
李賀? 首都體育學院
呂忠禮? 北京兒童醫(yī)院康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