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曉燕
【摘? ? 要】群文閱讀是一種閱讀者根據(jù)事先設置好的閱讀議題并將其作為一組結構性文本選取的標準,圍繞閱讀者設置的議題篩選出適合的文本,在閱讀文本時注意結合文本組成結構和事先設置的閱讀議題對文本進行整體理解的閱讀實踐方式。本文結合實際情況,簡要分析在新的教學形勢下,高中語文教師如何有效地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活動,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 群文閱讀? 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065
我國的本土文化在經(jīng)濟騰飛的支撐下實現(xiàn)了迅猛發(fā)展,文化自信、文化強國等理念的提出也讓越來越多的國人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語文作為一門和中國文化密切相關的學科,也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再加上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漸應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學也出現(xiàn)了新局面,其中群文閱讀作為一種近年來新出現(xiàn)的閱讀實踐模式,既可以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師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成為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和培育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閱讀實踐訓練方法之一。
一、幫助學生樹立有關群文閱讀的正確認識
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明確群文閱讀的具體含義,然后要和學生一起探索群文閱讀開展的具體過程,在應用這種閱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注意規(guī)避一些現(xiàn)實環(huán)境造成的問題,不斷改進這種教學模式。從而最終可以和學生一起構建完善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探索模式。教師不僅自己要理解群文閱讀的具體含義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時需要注意的關鍵事項,更要讓學生深刻的、全面的理解群文閱讀的具體內涵和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運作流程。新課程改革后,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顯著提升,生本課堂的教學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如果教師想要真正的建立生本課堂,僅僅就是努力是不夠的。學生也要理解生本課堂的具體含義,并覺醒學習的主人翁意識,從而和教師一起構建和諧的生本課堂。在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過程時也不例外,僅僅教師要求學生開展好群文閱讀的實踐活動是不夠的,如果學生不理解群文閱讀,不重視群文閱讀,最終學生的閱讀效果可能不會跟教師的預期設想完全一致。
因此,教師需要將以下有關群文閱讀的信息和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傳遞給學生。群文閱讀這種通過閱讀進行探究的教學模式之所以稱為群文閱讀,其內涵的關鍵因素早已體現(xiàn)在了它的名字之中。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選取方面往往并沒有一個預先設置好的議題,也不會強調一組文本的閱讀,可能只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或者相關的需求來閱讀指定的文本,閱讀的材料比較片面和單一,所以閱讀量相對來說也比較小。群文閱讀的閱讀方式和普通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存在著許多差異。群文閱讀則有一個預先設置好的議題,這個議題是學生開展群文閱讀過程中的核心,也是學生閱讀文本的大主題的總統(tǒng)領。學生在單位時間內開展群文閱讀過程中閱讀的文本都和這個議題密切相關,甚至這些文本都是根據(jù)這些議題通過結構化的排列方式組合到一起的。也就是說這些閱讀材料是通過一個具體的議題而整合聚集在一起的,所以都包含某一議題元素和屬性,可能是從不同角度來解釋議題,通過不同的方面來理解議題,最終形成一個龐大的認知體系。
總之,群文閱讀是一種結構化的閱讀方式。群文閱讀因為有著“群文”的特質,學生單位時間內要閱讀指定的文章,這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信息整合和信息篩選的能力,多文本閱讀為學生帶來思維能力的進階,結構化的閱讀模式促使學生培養(yǎng)系統(tǒng)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等更高品質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實踐探索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培育學生群文閱讀的習慣和方法,不僅僅要鼓勵學生參與閱讀,還要爭取讓學生通過開展廣泛的群文閱讀而愛上閱讀,培養(yǎng)閱讀多元化文本的興趣,讓學生掌握各方面的知識,最終提升語文學科綜合素養(yǎng)。
二、積極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活動
高中語文教師要想切實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實效性,就需要注意根據(jù)群文閱讀的特質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偟膩碚f,目前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選擇的群文閱讀文本選擇途徑有以下三種:教材內選文、教材內外選文、教材外選文。教材內選文往往為以單元為基礎實行單元整合或者單元一篇帶多篇的閱讀模式,教材內外選文是從教材內部選擇合適文本帶出教材外的閱讀材料的閱讀模式,教材外選文則是直接在教材外選擇結構性的閱讀文本的閱讀模式。
一篇帶多篇、主題閱讀、單元整組、班級讀書會等等都是群文閱讀模式的典型案例,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積極開展對應的群文閱讀活動。比如說在學習完魯迅先生的《祝?!愤@篇課文之后,教師就以魯迅先生筆下的典型悲劇性人物為班級閱讀課的主題,根據(jù)這一議題搜集相關的文本,相關資料并不局限于魯迅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文章,還可以收集一些有關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的趣聞軼事,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這些人物的背景資料以及其他作家對魯迅先生作品中典型悲劇性人物的分析評論等等。教師還要注意在群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鍛煉學生多種多樣的閱讀方法,比如說細讀、精讀以及粗讀這三種可以在不同閱讀文本環(huán)境中應用的閱讀方法。因為群文閱讀要求的閱讀量比較大,在很多情況下學生是無法將選擇的文本全部仔細閱讀完畢的,勢必有些資料需要粗略地閱讀,教師指導學生泛讀即可。對于那些和議題密切相關的,對學生能夠起到一定指導作用的重要文本,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精讀。
三、結束語
目前,這種群文閱讀的閱讀方式應用的范圍并不是特別廣泛,群文閱讀這種教學模式還處在發(fā)展和變化之中,但其在改良學生閱讀習慣和培育學生閱讀等能力方面所起的顯著作用已經(jīng)得到了越來越多語文教學工作者的認可,群文閱讀具有的現(xiàn)實意義也促使著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學工作者參與群文閱讀教學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本文所論述的有關高中語文群文閱讀實踐方面的內容僅僅是教師在開展這種先進的閱讀模式中可能會出現(xiàn)情況的一部分,教師要注意結合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甄別學生,甄別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對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形成的阻礙因素,努力提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潘源禎.基于高中語文群文閱讀下的異篇同構法初探[J].語文月刊,2019(05):40-42.
[2]魯金會.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索——以“戰(zhàn)爭”主題群文閱讀教學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18(1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