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旺蘭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2-113-02
摘? 要? 農村的體育教學存在教學環(huán)境不足的問題,但是農村有良好的環(huán)境,不會像城市學校一樣體育活動局限于校園內,農村的體育教學場所可以將當?shù)氐馁Y源充分利用起來,做到因地制宜,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體育教師在對農村初中生展開足球教學中,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有所保證,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業(yè)余愛好。本論文提出農村初中趣味足球教學中設計合理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分析有效方法。
關鍵詞? 農村? 體育? 趣味? 足球
農村體育教學會受到場地的局限,加之教學設備不足,導致足球教學難以獲得良好的效果。但是,隨著農村初中體育教師教學思想的更新,面對有限的資源,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農村環(huán)境條件展開教學。特別是初中的足球教學的終極目標并不是培養(yǎng)專業(yè)的足球運動員,而且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學中往往從興趣出發(fā),提高學生運動能力和綜合素質[1]。
一、農村初中趣味足球教學要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
足球是很多中學生喜愛的運動,在體育教學中開展課程能夠促進學生的體能,使學生們健康成長,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智力水平也相應地提高。在農村,由于學校缺少足球場地,加之基礎條件有限,使得足球教學中,學生沒有足夠的足球訓練機會。所以,對農村初中學生設計合理的足球教學目標是非常必要的,對于足球教師而言這是不小的挑戰(zhàn)。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首先分析當?shù)爻踔猩淖闱蛩仞B(yǎng)發(fā)展情況,從學校所具備的足球教學環(huán)境出發(fā)將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制定出來。當教學目標明確之后,發(fā)揮目標內容的指導作用將足球教學計劃制定出來,其中的一個要素是讓學生學習足球運動的時候體會到足球的快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足球運動中充滿樂趣,機會與教師積極互動,對教師的教學方案予以配合,教師才能完成教學目標。足球運動是團隊運動,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要強調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合作意識,基于此提升學生的足球能力,學生認識到要在足球運動中獲勝,學會踢球的技巧是不夠的,團隊合作更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目標更加合理。比如,教師在制定足球課程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對于剛剛接觸足球的學生,要將教學目標設定在足球興趣上。教學中以組織學生學習足球的基本規(guī)則為主,按照再訓練學生掌握基本的足球技巧。當學生具備一定基礎知識之后,教師組織學生玩游戲,主要的內容是學生之間傳球或者原地排球,看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拍得多。學生掌握了足球基本規(guī)則,具備了足球基本功,加之充滿趣味的訓練,才能將其對足球的興趣激發(fā)起來。農村的校園條件雖然不足,教師可以在校園外找到一個具備足球場地的環(huán)境,對學生進行傳球訓練和近距離射門訓練,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團隊意識,而且學生在樂趣中產生成就感,對足球運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2]。
二、農村初中趣味足球體育教學的有效方法
農村的教學條件有限,體育教師會因地制宜地挖掘當?shù)刭Y源展開足球教學,讓學生掌握學習能力,即便是在課余時間也能展開足球運動,并逐漸喜歡上這項運動。
(一)用幽默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
初中學生普遍喜歡各種娛樂活動,他們在課余時間都會充分利用起來參與到各種活動中,讓自己充分放松。農村初中體育與城市初中不同,教學資源有限,教學方法單一化,加之初中學生要為升學考慮,體育不被看作是重點科目,所以,很多學生對于體育不是很重視。特別是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學生聽教師講解理論知識,之后按照教師的示范動作操作,每堂體育課堂都是如此,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對于體育課堂缺乏積極意識。初中生學生普遍好奇心比較強,如此模式化的教學必然會導致學生的情緒壓抑,沒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逐漸對體育知識失去興趣,甚至對體育課堂產生心理排斥感。初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都需要在這個階段塑造,農村初中體育教師在足球教學中摒棄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采用充滿趣味性的方法,使得體育課堂活躍起來。當學生感到上體育課讓自己快樂的時候,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都會積極參與足球運動。比如,足球屬于競爭性的運動,教師在教學中不局限于教材,而是對學生講一些足球比賽內容,對于比賽的精彩部分要以身試法,用生活的語言描繪,用充滿幽默色彩的動作展示,學生的興奮點被激發(fā)起來。這個時候教師講解足球知識,學生更容易集中精力,與體育教師積極配合。學生運動并快樂著,在足球運動中感到放松,對于這項運動產生的矛盾心理也會消失。可見,采用趣味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身心素質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4]。
(二)利用農村資源開展足球游戲活動
農村初中體育足球教學中采用趣味化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上不會感到緊張,特別是女同學,多數(shù)對足球不是很感興趣,在運動中害怕足球碰到自己,所以,即便是參加足球運動,也是躲得遠遠的。學生帶著壓力學習,就會對這樣運動產生情緒,必然影響學習質量。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法,帶領學生進行足球游戲。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六七個人,教師讓學生展開足球接力比賽。這個比賽不需要在操場上進行,在農村選擇幾條小路,起始點處于一個位置,終點處于一個位置,長度200米左右。讓每個小組選擇不同的小路,每組學生站在小路的路途中準備接球。教師一聲令下,學生都用腳踢球,到下一個學生所在位置停下來,站在這里的學生接著向前踢球,如此進行,看看哪個組的學生先到終點。這個游戲的有趣之處在于,每一條道路狀況有所不同,有的崎嶇不平,有的平臺好走,有的轉彎抹角,有的筆直。雖然是比賽,學生不需要在意誰先到終點,而是在踢球的過程中感到不亦樂乎。這樣的活動對學生更有吸引力,還能夠將學生的足球潛能激發(fā)起來。初中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進行足球游戲,調整心態(tài),情緒良好,讓自己充分放松,還掌握了一項游戲活動。充分放松的學生更容易集中精力學習,因此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都有所提高。
(三)塑造足球運動體驗環(huán)境
初中生對于足球運動并不陌生,但是往往局限于看足球上,接觸足球的就會并不是很多,特別是女生,幾乎不會碰足球,農村的男生則會利用的各種物品當作足球踢,比如,用草編個球或者用易拉罐當球踢,雖然物品看起來簡陋,卻能夠讓參與其中的學生充滿樂趣。初中體育教師抓住學生的這一個特點,在課堂展開游戲活動,而且由學生自行組織,教師作為指導人員存在,讓初中生有獨立學習足球的空間,對于學生操作不正確之處,教師予以必要的指導,讓初中生體驗塑造足球環(huán)境和參與足球游戲的樂趣,潛移默化中獲得足球知識。
三、結束語
通過對上面內容的總結可以明確,目前初中學校對于體育課程越來越重視,因為體育教學不止于讓學生參與體育運動,而是從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掌握一門運動,有業(yè)余愛好,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讓學生受到體育文化的熏陶,對運動充滿熱愛,讓自己更加健康,而且做到了腦體結合,學生的綜合能力也相應的提高。但是,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存在很大的差距,就是農村學校條件有限,體育設施不夠完備,導致體育教學受到制約。特別是足球對于場地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足球教學中采用趣味教學法,可以讓學生面對足球運動的時候不會有壓力,而且充分放松自我,不僅足球學習能力提高了,體育教學質量也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志銘.基于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下的足球課程開展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9(02):69-70.
[2]郭健.初中體育足球教學中趣味性的提升策略[J].體育風尚,2018(10):125-126.
[3]甘建軍.足球進校園背景下生足球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體育風尚,2019(01):207.
[4]安昆.河南省焦作市區(qū)中學小型足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11):25-26.
作者單位:桂林市臨桂區(qū)西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