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志榮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以往的篇章教學逐步轉向了整本書閱讀教學,突出了整本書閱讀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同時,語文新課程標準在關于閱讀方面也提到學生要“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建議,肯定了整本書閱讀的教育價值?;诖耍恼聦πW語文整本書閱讀策略進行了研究,旨在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 小學 語文 核心素養(yǎng)
自語文教學改革以來,整本書閱讀的教育價值被不斷放大,成為教育界的熱點話題。雖然在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有談及,其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以及閱讀習慣等方面具有推動作用,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和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但并未給出詳細的實施建議。因此,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從閱讀習慣、閱讀興趣以及閱讀方法三個維度著手,研究策略,以期促進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發(fā)展。
一、整本書閱讀的基本內涵
整本書閱讀通過多種教學策略來實現(xiàn),如粗讀、精度、討論交流、讀寫結合等,旨在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期間需要肩負起指導者應盡的責任,以學生發(fā)展為前提,不斷強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自身教學價值。整本書閱讀過程應是開放、動態(tài)的,這樣學生才能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自主閱讀,并通過交流、寫作以及辯論等方式加深對整本書閱讀的印象,提高自身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二、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價值
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第一,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整本書閱讀期間,學生可擺脫語文課文閱讀的桎梏,陶醉于海量文學作品之中。在眾多文學作品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進行閱讀,學習文中有趣的語言,并在習作和周記中模仿運用,這是習得的過程,也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這種無意識的途徑更能推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第二,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整本書閱讀期間,教師可發(fā)揮引導的作用,使學生養(yǎng)成作品比對的習慣,即對相同作者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比較、對不同作者同一時期的作品進行比較、對相同作品中的人物、事物進行比較等??偠灾?,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比較,會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整合、對比,從而完成作品的閱讀與評價。如此,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提高其閱讀水平。第三,豐富學生體驗。在整本書閱讀期間,學生不但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接受豐富的文化信息,還能體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感受主人公生活的點點滴滴。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會不由自主地進行思辨,久而久之,其審美也會得以提高,對生活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刻。
三、整本書閱讀的實施策略
就目前閱讀趨勢來看,學生的課外閱讀仍未走向系統(tǒng)化、健全化,處于無序、雜亂的狀態(tài)??梢?,對學生課外整本書閱讀的引導是必要的,是提高學生語文整體素養(yǎng)的重要渠道。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談談指導小學整本書閱讀的幾點心得。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學生在閱讀篇幅較大的書籍時,會耗費較多的時間,經(jīng)歷較長的閱讀過程。由于閱讀時間過長的困擾、學生興趣的不穩(wěn)定,導致整本書閱讀很難落實。因此,為將整本書閱讀落到實處,教師可讓學生結合自身狀況,制訂科學合理的整本書閱讀計劃,并附上可靠的執(zhí)行方案,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到整本書閱讀當中,與學生共讀一本書,并進行讀后交流與分享,收獲閱讀的成果與樂趣。
2.調動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欲望
著名現(xiàn)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當學生對某件事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全身心投入其中,可見‘學’與‘樂’是捆綁在一起的。所以,學習最要緊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薄叭糇寣W生主動學習,得到的效果將會比強迫學習好得多?!遍喿x亦是如此,只要學生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一股腦地進行下去。為讓學生愛上讀書、堅持讀書,教師應極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欲望。教師在講述課文時,首先應把課文的作者、寫作背景等交代清楚,使學生在結束課文學習后有意猶未盡的感覺,產(chǎn)生課后閱讀的欲望。讓閱讀從課內延伸至課外,此時教師可推薦好書供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例如,在學習統(tǒng)編版小學五年級《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后,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季羨林的《我的童年》供其課后閱讀整本書,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有機融合。學生閱讀課文的量大于課外閱讀的量,部分課文的出處有可能是名著名篇。例如,在學習統(tǒng)編版小學五年級《將相和》時,向學生推薦《史記》,使學生了解長平之戰(zhàn)與課文的聯(lián)系,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及始末。這樣的引導學習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強化學生的知識認知,提高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除了要激發(fā)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之外,還應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3.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
教師在閱讀教學期間,要向學生傳授整本書閱讀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整本書閱讀的技巧。具體如下:其一,整本書閱讀,首先讓學生獲悉這本書的相關信息,如作者、書名、前言、目錄等;其次讓學生通讀前言,了解這本書的整體結構;最后讓學生品讀目錄,了解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其二,可借助粗讀與精讀結合、默讀與朗讀結合的方式實現(xiàn)整本書閱讀,即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采用粗讀的方式來完成,對書中精彩部分采用精讀的方式來實現(xiàn),使之通過不同讀書方法讀懂書中內容,感受讀書的樂趣。若遇到讓自己有感觸的地方,可通過誦讀的方式來品鑒,體會其中內涵。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做標記,并在查閱資料無果后,向教師請教,解決問題的同時,深化了自身的理解與記憶。其三,無論通過什么渠道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都需要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和魅力,學生只有產(chǎn)生了興趣后才能有堅持下去的可能。在整本書閱讀時,教師可讓每位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習慣,記錄閱讀起始時間、書名、作者、好詞好句、大致內容、閱讀結束時間等。在閱讀結束后,還可增加寫“讀后感”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鍛煉學生的總結能力,加深學生的印象。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分享其最喜歡書的看點、懸念布置、閱讀心得等。通過讀與寫的巧妙融合,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間接提高了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整本書閱讀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和教學價值,不僅能推動語文課程改革的深入,而且能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寫作水平,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但具體的實施也是困難重重,包含教學、課程以及教材等方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投身于整本書閱讀中,尋找有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途徑,讓整本書閱讀真正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譚梅,楊葉.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32(11):21-27,124.
[2]唐禧,肖翠云.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整本書閱讀策略——閱讀導學單的設計與運用[ 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08):59-61.
[3]馮躍幫.最是書香能致遠——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整本書閱讀[ J ].華夏教師,2018(17):20-21.
[4]劉愷昕.在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閾下看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 J ].江西教育,2018(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