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王繼艷
[摘 要]為進一步提升我國100 m項目的科學訓練水平,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柏林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m決賽前八名的分段技術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世界優(yōu)秀男子100m運動員的后半程速度保持能力和20m分段成績特征呈顯著性相關,最快速度、平均最大步長和最快步頻分別出現(xiàn)在不同分段,60-80m分段步長和步頻達到最佳組合。建議高水平100米運動員根據(jù)個人身體形態(tài)和技術特點調(diào)整步長和步頻,訓練中注重提高途中跑階段速度的保持能力。
[關鍵詞]100m;世界優(yōu)秀運動員;分段技術
[基金項目]2018年度云南省教育廳教師類研究項目“體育運動成績綜合評價理論與實踐研究”(2018JS444)
[作者簡介]王 鵬(1983—),男,山東臨沂人,博士,曲靖師范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體育教育學、競技能力分析與診斷研究。
[中圖分類號] G8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33-0127-02[收稿日期] 2020-03-23
一、前言
100m對運動員能力和技術都有極高要求,當比賽系統(tǒng)充分發(fā)揮優(yōu)勝劣汰的選擇機制之后,世界大賽選手鮮明的個人天賦,通過后期訓練繼續(xù)保持,但進一步提高和改善的可能性不大,而技術要素和戰(zhàn)術策略仍具有繼續(xù)提高、完善的訓練價值。因此,分析世界優(yōu)秀100m運動員的分段技術表現(xiàn)以及特點,探討合理的速度分配和技術節(jié)奏具有重要的意義。
100m技術通常采用分段分析的方法,依不同段落的技術特點和運動效果做出技術評價。由于電子測量技術在體育中的普及應用,國際大賽能夠提供100m分段技術指標,數(shù)據(jù)以10m或20m為一段,為更細微地分析全程技術和節(jié)奏提供了基礎。本文以第12屆柏林世錦賽男子前八名的數(shù)據(jù)為基礎,通過數(shù)據(jù)挖掘,以期獲得分段技術表現(xiàn)和特征,為100m項目的訓練實踐提供理論基礎。
二、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第12屆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00m前八名[1]。
(二)研究方法
運用Spss13.0對國際田聯(lián)官網(wǎng)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結(jié)合文獻和專業(yè)知識進行邏輯分析。
三、結(jié)果與分析
(一)分段速度特征分析
分段速度可以直觀地反映運動員的技術特點,涉及平均速度、最快速度和速度保持能力等特征[2(P340),3,4]。在V0—10m,博爾特和鮑威爾比蓋伊稍快,但在下一個10m,博爾特已領先另兩位選手(表1)。在30到40m,蓋伊一度稍微領先博爾特,剩下距離博爾特則處于優(yōu)勢地位。蓋伊和鮑威爾的最大速度出現(xiàn)在50—60m,博爾特在下一分段達到最快速度,平均速度超過12m/s的有5個分段,蓋伊為3個,鮑威爾沒有,尤其在70到90m還能保持不減速。博爾特全程平均速度超過11m/s,最后60m,保持了50m 12m/s以上的速度,強大的速度保持能力是其獲勝的主要因素。前三名達到最快速度99%的位置位于52m左右(表2),博爾特稍早一些,而最快速度出現(xiàn)的位置則不同,博爾特間最晚,其最快速度達到了12.34m/s,說明博爾特具備強大的持續(xù)加速能力。
(二)分段步長特征分析
短跑成績?nèi)Q于步長×步頻,需要達到最佳組合。從平均成績來看,研究對象全程五個分段步長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表3),平均步長達到2.31m。最大步長分段處于最后20m,平均值達到2.594m,只有蓋伊一個人出現(xiàn)了步長減小。相較廣州亞運會前八名的2.144m,世界級選手步長遠大于亞洲選手[5]。步長最大的是博爾特(身高1.96m),在第二個分段就達到了2.5m,最大分段出現(xiàn)在最后20m,平均值為2.85m。絕對步長受身高限制,一般用步長指數(shù)(步長/身高)評價更客觀,蓋伊的絕對值最?。ū?),但是步長指數(shù)最大,博爾特小于蓋伊,說明身材較高的運動員由于絕對步長較大,更注重步頻,身高低的選手則相反。
(三)分段步頻特征分析
從整體上看,研究對象平均步頻為4.5l/s,全程平均需要44.46步,五個分段的趨勢是非線性的,前40m直線增加,一般最快步頻出現(xiàn)在第2分段,第3個分段進入途中跑后出現(xiàn)步頻下降,第4個分段又出現(xiàn)上升,在最后1個分段下降,只有蓋伊增加了步頻。從個體特征看,博爾特平均步頻相對較慢,排在倒數(shù)第二位,只用40.92步就完成了比賽(表5)。蓋伊的平均步頻最快,其步頻指數(shù)(身高×步頻)最大(表6),加上最大的步長指數(shù),說明蓋伊的個人效率值是最強的。從步頻×步長來看,最大值出現(xiàn)在60-80m分段。
四、結(jié)論與啟示
1.世界級選手99%最快速度出現(xiàn)在52m左右,水平越高最快速度出現(xiàn)越晚,在70—90m能夠保持不減速。
2.分段步長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平均步長達到2.313m,最大步長處于80—100m,均值達到2.594m。
3.分段步頻的趨勢并非直線增加,最快步頻出現(xiàn)在20—40m,前40m步頻逐漸增加,然后下降—上升—下降,個別選手在最后20m增加步頻,在60—80m步長和步頻達到最佳組合。
世界級選手的技術是依據(jù)自身特點而設計的,步長和步頻的優(yōu)化已達到極限。本文結(jié)論對其他級別的運動員有一定啟示,訓練中應根據(jù)身體形態(tài)及技術特點進行優(yōu)化組合,注重提高50米后的速度保持能力。
參考文獻
[1]國際田聯(lián)官方網(wǎng)站,Biomechanical research project on men's 100m of the Berlin World Athletics Championships[EB/OL].http:/www.iaaf.org/about-iaaf/documents/research#biomechanical-research-projects,2017-04-05.
[2]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修訂版)[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340.
[3]Rolf Graubner,Eberhard Nixdorf.Biomechanical Analysis the Sprint and Hurdles Events at the 2009 IAAF World Championships in Athletics[J].New Studies in Athletics,2011,26(01):19-30.
[4]卓磊.美國和牙買加男子100m頂級運動員速度特征與成績的關系比較和研究[J].中國校外體育,2011,(22):150.
[5]安晶晶,詹曉梅.2010年廣州亞運會勞義100m決賽技術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1(2):64-66.
Segmented Technique Analysis of the World Elite 100m Sprinters
WANG Peng, WANG Ji-yan
(Sports Institute,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Yunnan 65501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level of China's 100m event, the technique of the top eight men's 100m final at the world track and field championships in Berlin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cond half speed maintaining ability of the world's top 100m male athlete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20m section, the fastest speed, average maximum stride length and the fastest step frequency appeared in different sections, and the 60-80m section step length and step frequency reached the best combin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igh level 100-meter athletes should adjust the step length and step frequency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body shape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100m; world elite athletes; segmented techn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