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芬
【摘要】2020年,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fā)。疫情期間,學生“宅”家學習,需要教師和家長攜起手來,有效提升他們的家庭閱讀效率。教師和家長要互為助力: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有層次地進行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家長要配合教師的節(jié)奏,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充實家中藏書,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這樣,學生才會主動投入到閱讀中,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快樂閱讀。對此,本文對疫情下的低年級學生家庭閱讀指導作了探討。
【關(guān)鍵詞】疫情;家庭閱讀;指導
2020年,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fā),全球多地采取隔離措施保持社交距離。疫情爆發(fā)以來,對于我國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很少有這么長一個假期陪伴學生,特別是“停課不停學”“網(wǎng)上教學”轉(zhuǎn)入家庭后,學生只能“宅”家學習。學生居家學習,給家長們提出了一系列的難題、新題,如何在工作中兼顧學生的學習,陪伴學生度過一段有意義的親子時光呢?這時需要家長積極主動適應這種反常的生活,之前學生是按照學校的節(jié)奏走,現(xiàn)在要按照家庭的節(jié)奏走,除了上網(wǎng)課、玩電子產(chǎn)品、體育鍛煉,開展家庭閱讀應該是可以大小通吃的宅家秘籍。疫情迫使很多人短暫回歸到最基礎(chǔ)、最原生、最悠久的家庭閱讀教育環(huán)境中,讓人們意識到“抗疫”階段,除了擁有健康的體魄外,更需要健康的家庭閱讀來洗滌心靈?!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有著明確的要求,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應在145萬字。要完成這些閱讀任務就有賴于家庭的協(xié)助、家長的幫助。因此,疫情期間,更需要教師和家長攜起手來,有效提升學生的家庭閱讀效率。
一、鞏固語文基礎(chǔ),培養(yǎng)課外閱讀興趣
小學時期是學生深入分析語言的關(guān)鍵階段,學生處在黃金記憶時期,所以對于學生來講大量閱讀十分有益。比如,在教學《開滿鮮花的小路》這篇童話時,我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通過騰訊直播的形式講授新課。在我的指導下,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感悟到“只有懂得分享快樂,傳遞快樂,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幸福,更快樂”的道理。課后,我布置親子分角色朗讀課文。受疫情影響留在家中的家長們都很給力,他們?nèi)铱倓訂T進行親子朗讀。朗讀后他們都及時分享,有的把親子朗讀視頻分享到班級微信群,有的把朗讀錄音上傳到QQ群,班群迅速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學習氛圍。
我在二年級小學生實際知識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 為學生制訂閱讀計劃,讓他們閱讀同類型的童話故事。教完《開滿鮮花的小路》這課后,我讓學生閱讀《小鹿的玫瑰花》和《耳朵上的綠星星》,讓學生深入體會“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主題思想;學完《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就推薦閱讀《當世界還不存在的時候》;學完《太空生活趣事多》,就推薦《宇航員的太空生活》……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對同類文章產(chǎn)生興趣,自覺地找到相關(guān)內(nèi)容來學習,不僅達到了教學目的,更奠定了他們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
二、充實家中藏書,豐富課外閱讀資源
家中藏書是學生課外資源獲取的主要途徑,家中藏書的數(shù)量以及類型對于學生的閱讀選擇,以及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家中藏書不僅需要數(shù)量充足,更關(guān)鍵的是要有質(zhì)量保證,即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年齡段購置不同類型的書籍,并保持書籍的多元化。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由于識字量的增加,其對于書籍的渴求就更加強烈;同時教材中也會出現(xiàn)童謠、兒歌、童話、散文、詩詞等體裁,其內(nèi)容簡單易懂,且通常具有配圖,如《找春天》《彩色的夢》《村居》《神州謠》等等。因此,書籍挑選的前提是對學生興趣的有效擴展。我建議家長在二年級下學期開學初先為學生網(wǎng)購一些生動有趣的繪本,如:《大衛(wèi),不可以》《我爸爸》《神奇雨傘店》等,讓學生在圖文并茂的閱讀素材中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率。到了2020年3月,我在微信群給家長發(fā)了一張書單,書單里列出了《神筆馬良》《七色花》《一起長大的玩具》《愿望的實現(xiàn)》等4本適合二年級學生閱讀的兒童故事。家長們立刻行動,很快就把書籍網(wǎng)購到家,學生也是如獲珍寶,一有時間就徜徉在書海中。接著,我利用早上網(wǎng)課的“閱讀與思考”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打卡,并指導學生把課外閱讀中積累的好詞佳句記錄在“閱讀存折”里,讓課外閱讀落到實處。到了4、5月份,學生課外閱讀的特定喜好已經(jīng)初步顯現(xiàn):有的學生喜歡幽默故事,有的學生喜歡奇幻冒險,有的學生喜歡神話故事,有的學生喜歡傳統(tǒng)文學等。這時我建議家長在溝通中了解學生的偏好,并挑選一些經(jīng)典書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家長們精心挑選了《昆蟲記》《中國兒童百科》《丁丁歷險記》《三國演義》《動物世界》《海底兩萬里》《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毛澤東的故事》《西游記》等優(yōu)秀讀物,讓學生接受經(jīng)典文學的熏陶。
三、加強方法指導,提升自主閱讀能力
在小學階段,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對于其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終身閱讀習慣的形成至關(guān)重要。學校是完成小學閱讀教育的主戰(zhàn)場,尤其是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教師更要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方法,讓學生的閱讀效率得到提高。
比如,教學《我是一只小蟲子》時還沒復學,我們還是線上交流階段。我結(jié)合閱讀、討論、思考和再閱讀的方法,為學生化解閱讀中的難題:當一只小蟲子好不好?學生通過學習,自己感悟出當蟲子的苦與樂,提升了閱讀水平。我還設(shè)計閱讀懸念,為學生講解一段有關(guān)蟲子的故事,并停留在精彩位置,引導學生自主分享課文的精彩片段。同時我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代入小蟲子的角色進行表演,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在騰訊課堂進行角色表演,惟妙惟肖,精彩絕倫。家長在課外閱讀指導中,也應配合教師的課內(nèi)閱讀教學,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精讀、泛讀等,針對不同的閱讀素材,引導學生形成不同的閱讀體驗。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生字時,家長可以指導他們用查字典的方式解決,進而幫助他們學會熟練地查字典,提高其自主解決閱讀問題的能力。
總之,要在疫情下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和家長要互為助力。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有層次地進行閱讀教學。家長也要配合教師的節(jié)奏,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這樣,學生才會主動投入到閱讀中,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快樂閱讀。
參考文獻:
[1]馮曉娟.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家庭影響因素分析[J].教育革新,2019(12):44.
[2]吳雯婷.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與家庭親子閱讀[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