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立夏
【適用話題】成長 青春 輸贏 信任 自制
我曾將過去某些難忘的時光比喻成琥珀,但我喜歡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有更好的比喻:它們太燙,所以就給它們澆上紀念的湯汁——最好的膠質(zhì),把它們變成肉凍。是的,青春歲月就是這么一個肉凍般的存在,摸在指尖尚有余溫,雖然真相已被封存,但外觀依舊會因觸碰而改變形狀。
當然永遠不會改變的真相也有:當我的語文和英語屢獲高分時,數(shù)學朝著無法預計的深淵滑去,所有得分全在于概率——“總能猜對幾道選擇題的”。
數(shù)學考試帶來的煎熬像燒紅的烙鐵,直到班上的搗蛋王發(fā)現(xiàn)試卷印刷前老師都會將原件放在辦公室抽屜中,于是他從倒垃圾的管道爬上樓,再從窗戶爬進辦公室,將試卷偷出來復印然后歸還。
出于對我人格的信任,他將語文和英語試卷交給我負責,另有個我不知道身份的天才負責數(shù)學。我們連夜做好試題,交還給這位偷試卷的同學,作為回報,我可以免費得到數(shù)學答案。
要對得起你受到的信任,是我從作弊中學到的第一件事。
中考前最后一次模擬考試,東窗事發(fā)——偷考卷的同學最后被學校勸退,但他始終沒有說出我的名字。那位提供數(shù)學答案的同學也至今身份成謎。我一直懷疑是同班那個得過奧數(shù)大獎的男生,我們關系不錯,但也沒有向他求證過。最后一次知道他的消息是他結束巴黎第六大學的留學前往香港定居,供職于某家著名投資銀行。
這是我學到的第二件事:限制自己的好奇心。
作弊曾是我反抗沉悶初中生活和升學壓力的唯一手段。但我漸漸發(fā)現(xiàn)反抗的方式有很多種,而證明自己的方式則更多。你學著接受沒有答案也是一種結局,到后來你甚至不再想要證明自己。對我來說,青春期到來的標志就是這樣的一種釋然。
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明白一種叫孤獨的情緒。我把精力發(fā)泄在做英語選擇題上:一節(jié)課不到的時間可以完成二百道選擇題,錯誤從不超過三道題。因此英語老師為我報名參加了全國中學生英語競賽,通過層層選拔賽后,我得了全國一等獎。多年后我翻譯了一本叫《夜航西飛》的英文書。
年輕沒有什么好,來路有很多錯等你去犯,那意味著很多彷徨、很多懊悔、很多擔憂;年輕也沒有什么不好,你還有時間去學習、去改正、去擺脫。青春大概是最無用的籌碼,靠它贏來的那些都不長久,但因它而輸?shù)舻哪切?,會真正在記憶里長久留存,成為催促你前進的動力。
(清荷夕夢摘自《生活的比喻》湖南文藝出版社)
【素材分析】人生沒有固定的軌跡,輸贏沒有既定的模式。每個人在成長歷程中總會有一些磕磕碰碰,只要正確面對,如文中的“我”,坦然接受以前的種種,本以為輸?shù)舻那啻?,卻也能綻放異彩。
【速用名言】
1.青年時的失敗要比壯年時的勝利、老年時的成功更令人滿意?!渭?迪斯雷里
2.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袊骷?劉同
(特約教師 蔣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