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潔,唐繼紅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普陀醫(yī)院呼吸科,上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可引起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明顯影響患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危害患者生命安全。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在臨床上常采用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BiPAP)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病情。低分子肝素是臨床上比較普遍使用的一種抗凝劑,廣泛應用于預防及治療血栓栓塞相關疾病。本文觀察分析了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BiPAP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報道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并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96例。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8例。觀察組患者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齡介于60-90歲,平均年齡為(76.6±3.3)歲;對照組患者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齡介于62-89歲,平均年齡為(75.2±3.4)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納入標準:符合AECOPD診斷標準;動脈血氣分析檢測確診合并呼吸衰竭;排除無創(chuàng)呼吸機使用禁忌癥。排除標準:有低分子肝素使用禁忌癥;合并嚴重肝腎心功能不全;合并嚴重精神疾??;合并肺栓塞及腫瘤;存在相關藥物過敏。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內科治療(包括抗炎、解痙平喘、抗感染、止咳化痰、營養(yǎng)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同時給予BiPAP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觀察組除了給予上述治療,同時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深圳市天道醫(yī)藥有限公司出品,國藥準字H20056848)治療,皮下注射,4000IU/次,1次/天,連續(xù)治療1周。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周后凝血功能指標(DD二聚體、APTT)及動脈血氣指標(PaO2、PaCO2)、C反應蛋白(CRP)變化。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DD二聚體、APTT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DD二聚體低于對照組,APTT高于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PaO2及PaCO2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P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CRP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RP均低于治療前,但觀察組CRP水平治療后改善程度更優(yōu),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指標比較
COPD是一種氣流受限性疾病,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可合并呼吸衰竭,導致患者機體慢性缺氧,使得病死率明顯升高[1]。而COPD患者由于長期處于慢性缺氧狀態(tài),合并脫水、營養(yǎng)不良等,容易誘發(fā)血小板異常聚集、紅細胞代償性增多、血漿纖維蛋白原升高形成高凝狀態(tài)[2,3,4]。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以有效增加通氣量,改善肺泡內氣體分布,減少呼吸做功,有效糾正機體缺氧,而AECOPD患者在住院期間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會明顯延長其臥床時間,使血栓更易形成。臨床上,COPD急性加重期在治療上常予以氧療、抗炎、解痙平喘、抗感染及呼吸機輔助通氣等常規(guī)治療,雖然治療效果尚可,但也往往會忽略患者處于高凝狀態(tài),未能使患者治療效果達到最大化。低分子肝素是通過酶解或化學聚解所產生的一種小分子肝素片段,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皮下給藥生物利用度可達100%,抗栓作用極強,臨床應用廣泛[4]。有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可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同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有較高安全性[6,7]。
本研究中,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治療。結果表明觀察者總體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低分子肝素可提高臨床療效。治療后觀察組DD二聚體較對照組顯著下降,APTT較對照組延長,表明低分子肝素可顯著降低血清中DD二聚體水平,改善高凝狀態(tài),與文獻報道相似[8]。其機理與低分子肝素抑制凝血、減少血小板異常聚集及活化纖溶系統(tǒng)等密切相關。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患者,高齡者居多,臥床時間較長,活動量較少,容易出現(xiàn)紅細胞增多、脫水、血液濃縮等情況,從而血液易處于高凝狀態(tài),故使用低分子肝素可改善凝血功能,預防血栓形成,從而減少AECOPD患者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及肺血栓的風險,臨床意義重大。兩組患者治療前CRP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RP 均低于治療前,但觀察組CRP水平治療后改善程度更優(yōu),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可降低炎性因子表達,從而減輕患者炎性狀態(tài),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兩組患者治療前PaO2及PaCO2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P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可抑制支氣管平滑肌增殖,改善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及通氣功能,增強氧的攝取及利用能力,促進CO2排出,改善CO2潴留情況。因此,本研究中表明低分子肝素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高凝狀態(tài)及炎癥狀態(tài),從而減少呼吸系統(tǒng)炎性滲出,進一步改善機體缺氧狀態(tài),使患者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恢復。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過程中,排除相關禁忌癥后,可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療,且無需監(jiān)測凝血功能,使得臨床治療效果達到最大化。
綜上,低分子肝素在AECOPD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患者中治療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降低炎性因子表達水平,改善肺通氣,值得臨床工作中參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