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金
摘 要:文言文教學存在兩難,一是教授難,一是學習難。面對這樣的困境,教師多是采取課上滿堂灌、課下使勁背的教學方式,雖有一定成效,但無疑破壞了文言文教學原本的韻味。采取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文章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小組合作學習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究。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小組合作;文言文;教學方式;教學效果;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8-0076-02
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并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方式。文言文教學也是語文教學最難開展的部分之一,教師應當充分分析文言文教學較難開展的原因,突破思維的限制,進行有效的教學整改,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而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它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開創(chuàng)性以及合作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文言文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其成因
1.文言文教學面臨的困境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文言文教學提出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在實際的教學中,不論對教師還是學生而言,文言文都成為一道難以攻克的難關(guān)。教師把教學重點放在疏通文意上,學生把學習重點放在死記硬背上,文言文教學毫無生機。教師在教授文言文時,一般采取三步走:一是教讀注釋,二是翻譯全文,三是分析文章。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學生文言文學習也分為三步:一是熟記注釋,二是背誦重難點句翻譯,三是理解課文(只看白話文)。因此,一篇意蘊豐富的文言文被肢解成枯燥的詞句翻譯,教師教起來無趣,學生學起來無味。
2.教學困境的成因
文言文教學出現(xiàn)困境的原因有三:一是缺乏語境,以考為綱。王力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后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蔽难晕脑诋斀裆鐣臅娼涣髦袠O少出現(xiàn)。當前,檢驗學生學習文言文成果的唯一方式就是考試,所以教師便把文言文教學窄化為注釋識記、重難點句翻譯、文章分析,削弱了文言文的文學性。二是缺乏技巧,教法重復。部分教師在教授文言文時,多是注重知識的積累,對如何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訓練較少。課堂上,教師為了保證教學的高效性,索性全部自己講,把涉及的知識點一一羅列,只求課堂上講完,不求學生能真正記住多少,把識記背誦的任務(wù)放到課后。三是缺乏興趣,理解不透。在教師重復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加之語境的缺失,學習文言文難度較大。
二、小組合作在誦讀教學中的運用
文言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誦讀”。通過讀,學生可以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深入體會文章內(nèi)涵。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誦讀文言文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內(nèi)容。
1.小組競賽,讀準字音句讀
在布置預習任務(wù)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解決字音和句讀問題。上課時,以小組為單位自由朗讀,遇到不會的,相互幫助。教師指名讀,被點到的學生就代表小組讀,如果能夠流暢地讀完全文,就算獲勝。如果讀音或句讀出現(xiàn)錯誤,其他組學生可以指出,該生就停止朗讀,教師再指名其他組學生朗讀,直至全文朗讀完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代表小組,其表現(xiàn)決定著小組的勝負,必定會認真進行預習,以確保能夠獲勝。同時,教師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了解學生在字音句讀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采取小組競賽的方式,一篇文言文很快就能朗讀完,而且學生全程都會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2.小組合作,讀出情感特色
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如果落在字詞句的識記和翻譯上,就會事倍功半。只有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才能使學生真切感受文章的內(nèi)涵。通過小組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朗讀技巧和信心。朗讀前,組內(nèi)討論挑選出能表現(xiàn)人物思想和情感的語段,并在組內(nèi)進行朗讀。一段時間后,學生代表進行展示,可以是一個人讀,也可以分角色讀。有感情的朗讀,可以幫助學生感受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例如,《孫權(quán)勸學》篇幅短小,寥寥一百多字,且主要以人物對話為主,言簡意豐,富有趣味。在教學中,教師可安排組內(nèi)分工合作,挑選三人分別扮演孫權(quán)、呂蒙和魯肅,就文章情景討論應該如何朗讀,并讀出來給其他組員聽。在各小組準備好后,教師安排小組比賽,選出朗讀最好的一組,并讓他們說明為什么要這樣讀。
三、小組合作在疏通文意教學中的運用
疏通文意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講解,學生記錄,到底學會了多少卻不得而知。而小組合作學習能為學生提供思考和探討的時間和機會,不僅能讓學生輕松記住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還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1.人人參與,合作疏通文意
教師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此時學生可以標記出疏通文意時遇到的問題。自主學習結(jié)束,進行小組討論,組員提出自己的疑惑,其他組員幫助解決。如果仍然存在無法解決的問題,則記錄下來,等所有小組討論結(jié)束后提出來,由其他小組幫助解決。如果還存在無法解決的問題,則由教師進行點撥。在集體思考討論時,學生為了弄懂某個注釋、弄通某個句意,會結(jié)合文本語境、上下文內(nèi)容等進行揣摩推敲,從而得出滿意的答案。
2.隨機抽查,保證全員思考
為了防止優(yōu)生“獨攬發(fā)言權(quán)”或個別學生“渾水摸魚”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教師可以設(shè)置隨機抽查的環(huán)節(jié)。在學生思考討論后,教師從文本中挑選重點詞語,或挑選幾處翻譯有難度的句子,隨機點名學生回答。答對則可以由這名學生指名其他學生繼續(xù)作答,答錯則由本組其他學生幫助回答,直到該名學生回答正確為止。為了本組的榮譽,在思考討論時,各小組會格外關(guān)注能力相對較弱的組員,輔導其識記注釋和翻譯句子。
四、小組合作在思悟主旨教學中的運用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有的教師會直接羅列出已經(jīng)預設(shè)好的問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探討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歸納文章主旨,但是有時候難免會有不完善的地方。此時,不妨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先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這些疑問可能較為松散、重復,教師可將其提煉歸納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再補充預設(shè)好的問題。然后將這些問題由淺入深地進行排列,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思考探討。討論結(jié)束,每個小組派代表回答問題。例如,在教學《桃花源記》一文時,有學生提出“文章結(jié)尾處為何指出其他人都找不到桃花源?桃花源到底存不存在?”。問題一經(jīng)提出,學生們都熱烈討論起來,紛紛回到文本找出支持自己觀點的句子。有的學生回答道:“桃花源是不存在的,因為漁人‘處處志之,后來循著標記也沒找到。”有的學生回答道:“桃花源是存在的,漁人在桃花源中住了數(shù)日,是他親身經(jīng)歷的,不可能是假的?!睘榱私鉀Q這一問題,必須結(jié)合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思考。教師及時補充介紹當時社會的黑暗,對平民百姓的壓迫等現(xiàn)實,引導學生對比文中無壓迫、無剝削的桃花源,從而明確文章主旨: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對現(xiàn)實黑暗的厭惡。
總之,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并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分工合作、小組討論、組內(nèi)助學等諸多形式,調(diào)動每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文言文教學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走出困境,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沈燁,陳國平.初中文言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化策略——基于課堂觀察的案例分析[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9(21).
[2]徐亞香.新課標下初中文言文參與式教學的價值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19.
[3]賴倍雄.走出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困境——以小組合作方式為例[J].語文教學之友,2017(07).
[4]呂慧.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