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亮
【摘 要】研究表明,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并不是與生俱來、自然發(fā)生的,幼兒對閱讀的興趣需要后天的培養(yǎng)與指導。筆者以自身主持的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為抓手,聚焦幼兒園班級圖書館建設,探究班級閱讀環(huán)境的開發(fā)與改造。
【關鍵詞】幼兒園;物型課程;班級圖書館
物型課程是通過探尋“人”與“物”相互適應、調整與融合,使“物象”與“意象”相得益彰的過程,注重“審美要求精神成長”的辦學策略。作為江蘇省“物型課程”基地學校之一,我園在“物型課程”的視野下,立足幼兒視角與審美體驗,以課題研究為抓手,聚焦幼兒園豐富的閱讀資源,著力于班級閱讀環(huán)境的開發(fā)與改造。
一、“看得見”的圖書和圖書館——夯實班級閱讀環(huán)境的“物型”樣態(tài)
(一)“看得見”的圖書,滿足幼兒閱讀圖書的需求
教師為幼兒提供種類多元、內容豐富的圖書,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心智發(fā)展,富含各種元素的圖書,滿足幼兒持續(xù)閱讀、深入閱讀的興趣和需求。
1.班級“主陣地”,多維呈現(xiàn)
各班基于幼兒的需求,根據(jù)班本特色,不斷調整與充實圖書種類:從原來單一的繪本擴充到多元的圖書類別;從原來的正規(guī)圖書到幼兒個人或通過親子合作制作的自制圖書類;從原來固有的文本閱讀擴展到新型電子閱讀。讓班級的圖書種類多維地呈現(xiàn)在幼兒面前,滿足幼兒多元閱讀的需求。
2.園部“資源庫”,互動開放
當班級圖書館出現(xiàn)圖書緊缺時,根據(jù)班本課程研究方向,師幼一起前往園部開放的大廳圖書館或圖書借閱室,甄選閑置圖書。鼓勵各班幼兒自主尋找班級所需圖書,使班級圖書館與園部圖書館的圖書實現(xiàn)有效的流通。
(二)“看得見”的圖書館,支持幼兒隨時隨地閱讀的愿望
各班挖掘班級空間更多的教育價值與閱讀體驗,創(chuàng)設豐富的活動區(qū)域,使班級的閱讀空間有溫度與深度,使其成為可以長大的“圖書館教室”。
1.專屬閱讀區(qū),區(qū)中閱讀
教師為幼兒量身定制閱讀區(qū),依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與《0~8歲幼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將閱讀區(qū)分為聽、說、讀、寫四個小區(qū),使其相互獨立又相互融合。溫馨的小帳篷、地墊、靠枕、適宜的書寫桌、小臺燈、“磨耳朵”的火火兔、演繹的故事沙盤、皮影道具等,豐富適宜的材料滿足幼兒聽、說、讀、寫的需要。
2.班級活動區(qū),互通閱讀
優(yōu)化整班級格局,充分利用午睡室、走廊、墻面等空間,創(chuàng)設“圖書漂流廊”“閱讀表達墻”“班級圖書角”。如“閱讀表達墻”尊重幼兒的愿望,教師通過提供小黑板、小畫架,使幼兒展現(xiàn)“我的閱讀日記”“我的故事書”等,隨時滿足其游戲、創(chuàng)作、展示的愿望。
二、“看不見”的圖書和圖書館——蘊藏班級閱讀活動的“意象”表達
(一)“看不見”的圖書,鏈接幼兒的生活
1.閱讀建構與表達,全景式體驗
鼓勵教師創(chuàng)設全景式、以閱讀為主的學習小社區(qū),融合班級五大區(qū)域,在游戲中教師關注幼兒的閱讀建構與表達,提供材料與策略,幼兒相互合作討論海報的制作、角色的表演、服裝道具的使用等,衍生出有趣的對話、動作及表情。
2.閱讀遷移與運用,螺旋式提升
閱讀知識與經(jīng)驗主要指幼兒的閱讀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在班級圖書館建設中,教師關注幼兒閱讀知識和經(jīng)驗的遷移與運用。如中班的繪本劇展演主題活動,有的幼兒對“導演”“策劃”等角色產(chǎn)生疑問,這時幼兒可以自主選擇圖書館資源,通過閱讀了解相關角色,并將自己的認知通過繪畫或影像形式記錄下來,投放到班級圖書館,從而成為了新的資源。積極的互動可以幫助幼兒解決困惑,有效提升了幼兒對信息的收集、識別和反饋能力。
(二)“看不見”的圖書館,勾連教師的支持
1.觀察幼兒,定制觀察量表
“看不見”的圖書館隱藏著教師研究意識,教師通過園本教科研修,梳理出幼兒閱讀觀察記錄表。游戲時教師可有針對性追蹤觀察1~2名幼兒的閱讀行為,親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螺旋上升的研究過程。教師通過觀察、注意、識別,隨時調整,尋找適宜的支持策略,優(yōu)化幼兒閱讀行為。
2.支持幼兒,提升閱讀素養(yǎng)
教師充分挖掘各種有意義、有價值的閱讀資源,并將其有效融入班級圖書館研究中,賦予各種資源新的內涵與價值取向,成為班級圖書館的生動表達。如今,每個班級圖書館都成了幼兒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媒介,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助推成長。教師努力做支持幼兒發(fā)展的“專屬圖書館員”,探究閱讀的方法、策略,成為對幼兒發(fā)展“有協(xié)助能力的大人”。
三、“看得見”與“看不見”的交融——追求班級閱讀品質的“人物”和融
班級圖書館是幼兒、家長、教師駐足、互動、交往的場所。不同的閱讀主題、多樣的閱讀體驗,幼兒通過不同的形式,多感官、多通道享受閱讀的快樂。班級圖書館建設以多維的閱讀空間、多元的閱讀形式、豐富的閱讀體驗,喚起幼兒主動閱讀的興趣與愿望,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品質,成為提升幼兒閱讀素養(yǎng)的另一扇窗。
如今,班級圖書館如同一張“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縱橫交織網(wǎng),把圖書、閱讀館、幼兒、教師緊緊的交織在一起,與幼兒的游戲與生活疊合交融。班級圖書館的建設不僅為了單向閱讀,還應是把它作為幼兒活動和課程實施的載體,可以說,這樣的閱讀已高于閱讀本身。課題研究幫助幼兒成為獨立思考、善于表達、積極創(chuàng)造的富有個性的幼兒;成為提升幼兒能力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