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鵬
【摘? 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同型輸血與配合型輸血對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的影響。方法:研究對象為2018.10-2019.10月于我院輸注紅細胞的100例患者,根據不同的輸注方式將這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同型輸血,觀察組患者采取ABO和Rh配合型輸血。將兩組患者輸血1個月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情況進行對比,將兩組患者輸血前及輸血后1d血常規(guī)進行對比。記錄輸血后1周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并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意義明顯(P<0.05)。結論:無論是配合型輸血還是同型輸血,均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常規(guī),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配合型輸血對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形成的影響更小。
【關鍵詞】同型輸血;配合型輸血;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影響
【中圖分類號】R4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9-0103-01
對于急危重患者來說,輸血治療是一種十分極其重要的治療方法,基于對患者自身需求的分析和考慮,臨床醫(yī)師需要根據實驗室檢測結果及患者病情,制定科學、合理的輸血治療措施,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輸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通常情況下,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輸血方案為ABO、RhD同型輸血方法,但是如果存在下述情況,如抗體篩查陽性、交叉配血不合或者疑難血型等,如果仍然使用ABO、RhD同型輸血方法,則可能延誤最佳搶救時機。ABO、RhD配合型輸血方法同樣也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輸血方式,但是關于該方法對紅細胞抗體的影響的研究較少。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8.10-2019.10月于我院輸注紅細胞的100例患者,根據不同的輸注方式將這1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對照組男、女例數分別為54例和46例,最低年齡27歲,最高年齡65歲,平均年齡(45.12±10.03)歲,疾病分類:出血型44例、腫瘤患者26例、慢性腎臟病患者20例、白血病患者10例。納入標準:(1)全部均需要接受輸血治療;(2)全部患者及家屬均為知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具有嚴重意識障礙,無法進行有效交流患者;(2)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使用微柱凝膠法、聚凝胺法進行交叉配血,使用全自動血型及配血分析儀對血型進行鑒定,全程按照《臨床輸血技術規(guī)范》操作。對照組采取同型輸血方法,觀察組采取ABO和Rh配合型輸血方法。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情況,對輸血后1個月兩組患者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情況進行記錄。比較兩組患者輸血后1d血常規(guī)各項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輸血后1周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溶血反應、發(fā)熱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22.0對本次研究收集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使用()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進行檢驗,使用%表示計數資料,使用x2進行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情況 輸血后1個月觀察組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別較大,統(tǒng)計學意義明顯(P<0.05)。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血常規(guī)各項指標對比 輸血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差異較?。≒>0.05),輸血后各項指標均明顯提高(P<0.05),但組間對比差別較?。≒>0.05)。如表2所示。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為4.00%,出現兩例過敏反應,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00%,出現2例過敏反應及1例溶血反應,兩組差異較小,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相關研究顯示,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約1/4的患者在進入醫(yī)院接受治療時都存在急性創(chuàng)傷性凝血功能障礙,同低溫、酸中毒等關系密切,患者具有一定的死亡率。早期可以對患者進行紅細胞、新鮮冰凍血漿輸注,這樣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貧血現象,避免病情持續(xù)惡化。在臨床輸血環(huán)節(jié),如果需要進行緊急搶救,ABO及RhD可能會存在庫存不足的情況,無法短時間內得到輸血相容性檢測結果,這便需要探索一種科學有效的輸血方式,為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2]。
通過本次研究研究結果可知,同輸血前進行對比,觀察組輸血后血常規(guī)各項指標(血小板計數、紅細胞比容、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得到了明顯改善(P<0.05),但是兩組輸血后各項指標差異較小,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該結果表明常規(guī)同型輸血與配合型輸血的療效近似。觀察組輸血后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統(tǒng)計學意義明顯(P<0.05)。該結果表明同常規(guī)同型輸血同配合型輸血進行對比,對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來說,配合型輸血的影響更小。最后,本研究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對比,兩組之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也表明配合型輸血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應對多次輸血患者的不規(guī)則抗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以防止輸注紅細胞出現溶血性輸血反應。
綜上所述,無論是配合型輸血還是同型輸血,均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常規(guī),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配合型輸血對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形成的影響更小。
參考文獻
[1]? 林茹,王彥停,王輝亮, 等.緊急搶救血小板ABO血型非同型輸血的臨床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9,32(4):352-354.
[2]? 梅禮軍,陳葳.同型與配合型輸血對紅細胞不規(guī)則抗體產生的對照研究[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8,20(2):15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