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珊
【摘 要】 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難點所在。本文先闡述了小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在明確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的基礎上,最后從適當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等四個方面,探討了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朗讀能力;閱讀時間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模塊之一。通過朗讀能力培養(yǎng)工作,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水平,減少語病,對于自身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也是非常有效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全方位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已經成為重要教學任務之一。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目前還沒有掌握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有效方法,最終使得教學活動無法達到既定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從這個角度入手,淺析小學語文教學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較為重要的學科意義:一方面,朗讀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也會引導學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語感,對于他們長遠發(fā)展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朗讀能力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深度認知語文文本,認知語文文本中的情感。不僅如此,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可以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對于他們未來的學習和進步有著顯著的幫助。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雖然朗讀能力培養(yǎng)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是結合當前我國各個小學的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針對于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效果還存在比較明顯的不足。這主要是因為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師對于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比較有限,在具體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時候找不到合適的方法與途徑。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策略
1.適當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
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體系中,朗讀能力培養(yǎng)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所以學生往往只有兩三分鐘的時間來進行課文閱讀。但小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有限,兩三分鐘根本不足以讓他們通讀與理解課文。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適當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同時還要在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進行一定的引導,切實提高學生閱讀課文的綜合效果。比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日月潭》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朗讀課文之前,先引領學生標準一些重難點理解詞匯,保證學生朗讀的流暢性與整體深度。這里可以直接選擇課文后面標注出來的“湖、繞、圍、勝、央”等。在朗讀的時候,教師還應該至少留下五分鐘以上的朗讀時間,并讓學生朗讀的時候帶著自己的感情,試著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2.選擇正確的引導介入時機
小學生自身身心發(fā)展層次比較有限,對于情感的把握也比較難。因此如果放任他們自行朗讀課文,那么就很難取得較好的成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把握好引導介入的時機,提高學生朗讀課文的成效。在具體引導介入的時候,教師可以考慮在學生發(fā)音不正確,或者有感情引讀課文時介入到學生朗讀過程中。比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父親、樹林和鳥》教學過程中,課文中有很多對話。因此在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開始朗讀之前進行介入,引導三名學生分為一組,分別扮演父親、兒子和獨白,并各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學生分組朗讀的時候,教師還要實時提醒學生融入感情,并注意音調高低和語速快慢,在疑問句中表達出角色的疑問,在肯定句中體現(xiàn)出樂觀自信。這樣以后,學生就能通過朗讀課文更好地把握課文的情感內涵,對于課文內容的認知程度也能得到顯著提高。
3.激發(fā)學生自主朗讀的興趣
小學生理解新知識的能力比較有限,所以教師應該通過學生的興趣點來激發(fā)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這樣,以后教師就可以讓他們以閱讀興趣為主,切實提高他們在閱讀朗讀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模仿小蝌蚪搖頭擺尾前進的動作,并同時朗讀課文。在這種表演性朗讀活動中,學生對于語文朗讀的興趣也會顯著提升,并將這種興趣轉化到語文學科體系中。
4.引領學生正確感悟課文內容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學任務都要求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這主要是因為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生能真正感悟課文文本蘊含的內涵情感,綜合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科水平。因此在后續(xù)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并全面感悟課文中蘊含的情感。比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灰雀》教學中,教師可以著重引導學生感受列寧對小男孩的愛意,并在學生朗讀中引導他們進入角色狀態(tài),感受小學生的心理情感,實現(xiàn)語文知識的內化,同時也促進他們內心世界的成長。
綜合來看,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能強化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知識的認知程度。作為教師,應注重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來開展朗讀能力培養(yǎng)活動,充分凸顯學生參與朗讀能力培養(yǎng)的主動性,并正確選擇自己介入的時機,全方位激發(fā)學生閱讀朗讀的整體興趣,以促進學生朗讀能力及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黃先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J].中國農村教育,2019(34):62.
[2]梁守燕,王莉,魏風云.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