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盛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闭f的是滄海桑田,每個人都很不易。而“戲”這個字最早走進(jìn)我的記憶中是在很小的時候,由于媽媽愛唱戲,爸爸媽媽就背著我,在鄉(xiāng)村戲臺前看戲……
站在舊日戲臺的廣場上,天空中照射下來的陽光,擦亮了朦朧的記憶,兒時的一座鄉(xiāng)村戲臺就擱淺在縹緲的白云下,寂寞地向人們訴說曾經(jīng)華麗的過去。戲臺就坐落在村十字街頭最北面的村大隊二層樓的東面。戲臺整體高大,木質(zhì)臺樓建筑,木質(zhì)舞臺板,四周彩繪。晚上,只要從戲臺上傳出了敲鑼打鼓和拉板胡、京胡的聲音,唱戲就拉開了序幕。
那些唱戲的藝人們,在戲臺上,出將入相,粉墨登場,裝扮演繹著古往今來的悲歡離合;戲臺下,吆喝聲,喝彩聲,還有呼兒喚娘的聲音,混雜成看戲特有的鄉(xiāng)村氣氛。年長的人們,凝神聚會,靜靜聽?wèi)颍瑥膽蜓灾衅肺秳e人的悲歡離合。誰都不是戲中的主角、配角,只是隨著劇情跌宕起伏的變化,感受著戲曲中的情懷。戲曲,唱出了人世的滄桑巨變,唱出了人生的世情冷暖。那唱戲人帶著方言的戲腔,唱響了鄉(xiāng)村的角角落落,唱進(jìn)了村民的精神世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一個個體就是從一場戲中揭幕,又從一場戲中落幕。
后來原先的戲臺拆毀了,只留下了一片殘垣斷壁。但在村民的內(nèi)心深處,這個戲臺并沒有拆除,而是隨著歲月的更替,更加傳奇。是啊,這座戲臺,里面滲透著多少歲月的塵埃和村民的歡聲笑語?只有戲臺自己知道。雖然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何曾照古人。但站在古戲臺的遺址前,內(nèi)心深處五味雜陳。曾經(jīng)戲中的主角、配角都已悄然退出了鄉(xiāng)村的歷史舞臺,就連當(dāng)時看戲、聽?wèi)虻拇迕耖L輩們也都走進(jìn)了兒孫的思念中。古戲臺已去,歲月的腳步卻從未在戲臺下停止。
現(xiàn)在還能回想起兒時鄉(xiāng)村的夜晚,天空中的星星都在眨著眼睛,看著年輕漂亮的媽媽精神抖擻地拿著馬扎,手牽著我們走在去往戲臺的村路上。到了戲臺前,媽媽告訴我:“孩子,戲子們在戲臺上正噔噔噔地躍馬揮鞭跑著圈兒,你看,那畫著白臉的是禍國殃民的奸臣,畫著紅臉的是保家衛(wèi)國的忠臣?!笨赐陸蚝螅瑡寢尳朽従訋兔δ弥R扎,后背上背著呼呼入睡的我,吃力地往家走。是媽媽的愛一直支持著我上學(xué)、工作、生活,教育著我做人、做事就要像戲中的忠臣一樣扶危濟(jì)貧,坦坦蕩蕩。
兒時鄉(xiāng)村的戲臺,像一方神奇的古硯,被歲月研磨開,又在水中慢慢浸潤散開,一面是泛黃老舊的兒時,一面是明媚燦爛的現(xiàn)在。里面既有唱戲人的唱白,還有媽媽為兒子打開的五光十色的人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兒時不懂其中意,讀懂已是戲中人。但不管時光怎樣變化,不管時事怎樣變遷,我都要謹(jǐn)記媽媽對我的教育,恪守做人的基本信條:清清白白做人,認(rèn)認(rèn)真真做事!